面对人道灾难,奥巴马为什么说“我们都是同谋”?
“哈马斯所做的是可怕的,同样真实的情况是,发生在巴勒斯坦人身上的事情也是无法忍受的”。
“没有谁的手是干净的,我们所有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同谋”……
对本轮巴以冲突,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近日在多个场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相比当下拜登政府种种言行,这番话听上去倒是清醒不少。

本轮巴以冲突发展到当下境地,全世界都痛心不已。从历史上看,巴勒斯坦问题根源在于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夙愿迟迟未能实现,在于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历史不公一直未能得到纠正。要想根本解决问题,还是要回到“两国方案”的框架中去。就眼下来说,停火止战,避免人道主义悲剧持续加剧,是最为紧迫的事务。
这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奥巴马所言,某种程度上也算与这种国际共识和人道主义呼吁相契合。可问题恰恰就在于,这样“人间清醒”的声音,在今天的美西方似乎相当“另类”。如有网友所言:“这话怕是只有他下台了才敢讲吧。”
“美国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呼唤战争。”在巴勒斯坦问题中,美国的态度与行动一直与缓解矛盾、谋求和平背道而驰。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不仅向中东地区增派军事力量,向以方提供大量军事援助,还两度阻挠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巴以局势的决议草案,一系列言行令国际社会大跌眼镜。眼下加沙地带人道系统全面崩溃,美国总统拜登虽公开表示“巴以冲突应该出现人道主义‘暂停’”,可在轰隆的“战争机器”面前,这种微妙的态度偏移,又能有多大意义?
犹记得,就巴勒斯坦问题,拜登上台前做出过多项承诺。如今回头来看,包括推动巴以和平、重开负责巴勒斯坦事务的驻耶路撒冷总领事馆、阻止以方扩建定居点等,俨然又成了“空头支票”。面对以色列在犹太人定居点、耶路撒冷等问题上奉行的强硬立场,拜登政府选择的是在多个场合鼓吹美以牢固的盟友关系,并继续承诺给予以方安全保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尽管拜登政府声称支持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但他们几乎没有为此目标采取什么行动,看上去也未做出积极努力。
身处美国政坛,台上、台下者为何态度迥异?或许他们不是下台了才“清醒”,而是不在其位一身轻,所以“敢说了”。
一来,为维护美国霸权无所不用其极,正愈发成为美国政客唯一的“政治正确”。地处三大洲交界地带的中东,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深耕于此一直是美国维护经济乃至军事霸权的重要一招。美以两国维持着数十年盟友关系,以色列被视为美国在中东“不沉的航空母舰”,拜登政府对以不遗余力支持显然是一种“战略惯性”。
二来,政治恶斗滋生的政治压力,让理性决策变得很难。近年来,有关以色列的议题在美国党派政治中热度上升,共和党屡屡攻击民主党“支持以色列力度不够”。布林肯发一条“支持停火倡议”的推文,都会招致共和党政客的猛烈抨击,最后不得不删除了事。而民主党党内,则并不完全支持拜登政府的“亲以”立场,多位进步派议员批评“以色列空袭所造成的平民伤亡”。
三来,资本、文化、宗教等也是理性难寻的重要因素。恰如有国际问题专家所言,“美国正被犹太资本衍生出来的政治势力和其他势力,严重绑架。”
“帮助盟友以色列是‘一项明智的投资,将为美国几代人的安全带来红利’”。这是拜登对自己决定的辩解,可这样的冰冷算计能得偿所愿吗?眼下,无视人道执意“拉偏架”已使美国面临“一场糟糕的外交危机”,让美国在国际上更加孤立。比如,日前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演了这样一幕:当美国驻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大使代表发表演讲时,众多与会者转过身,背对讲台,抗议美国在巴以问题上“一边倒”支持以色列、无视巴勒斯坦民众的人权。此外,巴以冲突愈加失控,不仅会让地区持续动荡、民不聊生,乃至拖累国际石油市场,也可能让美国在中东拉满仇恨,影响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布局与影响力。如此种种,又符合谁的利益呢?
国际政治的博弈背后,自然有很多政客的反复斟酌与妥协,可那些被枪声炮火掩盖的,是理性的呐喊,是平民的呼救。如今加沙地带的平民正在遭遇空前的人道主义灾难,正如白宫墙上近日出现的那些红色“血手印”一样,作为“灯塔”的美国政府,手何止是“不干净的”,而是“沾满了血淋淋的罪恶”!

撰文:何若
责任编辑:刘鹏林
美国防部:目前没有从伊拉克撤军的计划
当地时间1月8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帕特里克·莱德(PatrickRyder)表示,目前美国没有从伊拉克撤出大约2500名士兵的计划,也不知道伊拉克向国防部发出了有关撤军决定的任何通知。(央视记者刘旭)责任编辑:张迪0000伊拉克国家安全顾问:美军袭击伊拉克无助于平缓当地紧张局势
当地时间1月24日,伊拉克国家安全顾问卡西姆·阿拉吉发表声明称,美军23日深夜对伊拉克朱尔夫塞赫尔镇附近地区和安巴尔省靠近叙利亚边境的加伊姆镇的“人民动员组织”机构发动袭击是对伊拉克国家主权的公然侵犯,无助于平缓当地紧张局势。阿拉吉敦促美方遏止对加沙地带的侵略行径,而非将伊拉克境内国家机构作为空袭目标。(总台记者米春泽)责任编辑:崔理斯0000印度人民党“惨胜”的背后
0000法国驻斯里兰卡大使在其官邸死亡
当地时间5月26日,总台记者获悉,斯里兰卡警方确认,法国驻斯里兰卡大使弗朗索瓦(Jean-FrançoisPactet)被发现在其位于拉贾吉里亚的官邸死亡。53岁的弗朗索瓦自2022年10月以来一直担任法国驻斯里兰卡和驻马尔代夫大使。斯里兰卡外交部对弗朗索瓦的突然离世表示悲痛。(总台记者魏可枫)央视2024-05-27 11:21:500000室温超导:一个反复上演 “狼来了” 的研究领域
就算室温超导复现不成功,多些期待总是好的文|贺乾明编辑|程曼祺龚方毅一队韩国学者发布两篇论文,宣布物理学领域重大突破,世界震动之余又将信将疑。一些同行试图通过重复实验或计算验证可行性,也有一些学者提醒公众别激动得太早。如今复现实验有了新进展——整体不乐观,不过出现了积极的证据——学界还在疑惑,资本市场已被点燃。这就是过去十多天围绕室温超导突破的所发生的一系列事。《财经》杂志2023-08-02 21:57: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