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撤离中国?中国社科院专家:命题不成立
来源: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表示,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的优势和潜力并没有降低。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至9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14家,同比增长32.4%。所以在宏观角度上,外资撤离中国的命题不成立。
相关报道:外资究竟有没有大规模撤离中国?(国是直通车)
文/李晓喻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199.7亿元人民币。
外资究竟有没有、会不会大规模撤离中国?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明确三个基本常识。
第一,外资是怎么来的。
外企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考量的因素很多。除了东道国的市场规模、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劳动力成本等长期因素外,还有不少中短期因素,比如税负、利率、通胀、资本项目开放等。这些中短期因素变化较快,外企的选择可能随之调整。简单来说,就是哪成本低去哪,哪赚钱去哪。
而且,直接投资项目规模差异大,单个或数个大项目会影响当期的投资数量,也会导致实践中外资流入波动较大。
一句话总结,就是外商投资是市场行为。既然是市场行为,那就不可能始终四平八稳、波澜不惊。
最近一年多以来,美联储持续加息,利率已经从接近于零提升到5.25%—5.5%,为22年来最高水平。这么高的利率引诱下,外企投资行为丝毫不受影响,对华新增投资没有一点波动,那是不可能的。一有风吹草动就喊“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非蠢即坏。
第二,引资形势要综合评判。
中国吸引外资表现究竟如何?有对比才有真相。去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突破了1万亿元,达到10037.6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在基数如此之高的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实际使用外资额比去年同期下降8.4%,但仍有9199.7亿元之多,从绝对值来看仍然相当庞大,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发达国家企业减少对华投资了吗?并没有。前三季度,法国、英国、加拿大实际对华投资额都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有余。这些国家可都是G7成员,是美国的“铁杆盟友”。
高技术领域对外资失去吸引力了吗?也没有。前三季度,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2.8%,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37.1%、21.5%。
第三,外资的去留是什么决定的。
既然外商投资是市场行为,那么一些外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败而被迫退出中国,或因要素成本上涨而选择其他成本更低的地方,或出于供应链原因在其他国家增资设厂,再正常不过。
但外企“大规模撤离中国”不合经济规律,也不符合实情。
企业看重的是收益成本相抵之后的回报。对外企而言,中国人口数量多、消费力强,意味着对华投资能享受市场红利,收益率高;同时,中国在基建、资源、产业链方面的综合优势则意味着成本可控。综合来看,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拥有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
今年以来,众多跨国公司高管一再掀起“来华热”,或与商业伙伴洽谈,或拜会中国财经高官。就在两天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还会见了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
外企“用脚投票”,足见中国对全球投资者仍有强烈吸引力,离开中国绝非选项。
前三季度,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14家,同比增长32.4%,这也表明今后中国吸引外资还有不小增长潜力。
责任编辑:张玉
教育部:全面加强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和管理
教育部官网消息,日前,教育部在京召开2024年度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经验,分析形势,部署推进2024年教材工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出席会议并讲话。0000国台办:强烈谴责台方驱离福建渔船致两人遇难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14日下午,福建一艘渔船在金门海域被台方驱离,导致船上4人全部落海,其中2人死亡。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我们对遇难同胞及其家属表示深切哀悼与诚挚慰问,对春节期间发生这样一起严重伤害两岸同胞感情的恶性事件向台方表达强烈谴责。新华社2024-02-15 13:31:220000【央视快评】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央视网2023-09-14 21:44:000000需要中国,韩国供应链政策力求“务实”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丁玲】韩联社3日报道称,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方文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供应链合作方面韩国将采取务实的政策。未来,韩国一方面将加强与美国和日本的供应链关系,另一方面必须与韩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合作。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刚刚公布的月度数据显示,11月韩国出口摆脱低迷状态,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对中国的出口复苏。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