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究竟有没有大规模撤离中国?
来源:国是直通车
文/李晓喻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199.7亿元人民币。
外资究竟有没有、会不会大规模撤离中国?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明确三个基本常识。
第一,外资是怎么来的。
外企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考量的因素很多。除了东道国的市场规模、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劳动力成本等长期因素外,还有不少中短期因素,比如税负、利率、通胀、资本项目开放等。这些中短期因素变化较快,外企的选择可能随之调整。简单来说,就是哪成本低去哪,哪赚钱去哪。
而且,直接投资项目规模差异大,单个或数个大项目会影响当期的投资数量,也会导致实践中外资流入波动较大。
一句话总结,就是外商投资是市场行为。既然是市场行为,那就不可能始终四平八稳、波澜不惊。
最近一年多以来,美联储持续加息,利率已经从接近于零提升到5.25%—5.5%,为22年来最高水平。这么高的利率引诱下,外企投资行为丝毫不受影响,对华新增投资没有一点波动,那是不可能的。一有风吹草动就喊“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非蠢即坏。
第二,引资形势要综合评判。
中国吸引外资表现究竟如何?有对比才有真相。去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突破了1万亿元,达到10037.6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在基数如此之高的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实际使用外资额比去年同期下降8.4%,但仍有9199.7亿元之多,从绝对值来看仍然相当庞大,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发达国家企业减少对华投资了吗?并没有。前三季度,法国、英国、加拿大实际对华投资额都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有余。这些国家可都是G7成员,是美国的“铁杆盟友”。
高技术领域对外资失去吸引力了吗?也没有。前三季度,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2.8%,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37.1%、21.5%。
第三,外资的去留是什么决定的。
既然外商投资是市场行为,那么一些外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败而被迫退出中国,或因要素成本上涨而选择其他成本更低的地方,或出于供应链原因在其他国家增资设厂,再正常不过。
但外企“大规模撤离中国”不合经济规律,也不符合实情。
企业看重的是收益成本相抵之后的回报。对外企而言,中国人口数量多、消费力强,意味着对华投资能享受市场红利,收益率高;同时,中国在基建、资源、产业链方面的综合优势则意味着成本可控。综合来看,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拥有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
今年以来,众多跨国公司高管一再掀起“来华热”,或与商业伙伴洽谈,或拜会中国财经高官。就在两天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还会见了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
外企“用脚投票”,足见中国对全球投资者仍有强烈吸引力,离开中国绝非选项。
前三季度,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14家,同比增长32.4%,这也表明今后中国吸引外资还有不小增长潜力。
责任编辑:刘光博
外交部:敦促有关国家停止盗用联合国之名
11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有报道称,14日,美韩等多国在首尔首次召开了一次“联合国军司令部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这次会议重申了“联合国军司令部”遏制半岛战争威胁和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的作用,并宣称“如果半岛发生威胁韩国的武力攻击或者敌对行为,联合国军司令部成员国将共同应对”。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11-14 16:04:210000呼北高速重大交通事故致14死37伤,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通知书安委督〔2024〕3号山西省人民政府:2024年3月19日,呼北高速公路山西临汾境内发生一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已造成14人死亡、37人受伤。北京日报2024-03-23 22:36:390000国内油价2024年首涨?机构预计汽油涨0.18元/升
[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近期国际油价整体走高,预计下一轮油价调整或迎新年第一涨。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毕明欣分析称,截至12月27日第六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76.81美元/桶,变化率为5.00%,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上调250元/吨,折算后预计柴油将上调0.2元/升,汽油上调0.18元/升。0000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正副局长已亮相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今天(25日)上午,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部署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此前,国家数据局已有两位领导正式亮相,分别为局长刘烈宏、副局长沈竹林。长安街知事2023-10-25 12:34:310000女部长亮相全国两会记者会
来源:北京青年报撰文丨董鑫高语阳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出席记者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共举办3场记者会,分别是经济主题、外交主题、民生主题记者会。王晓萍是记者会上唯一一位女部长。新浪新闻2024-03-09 22:56: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