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50万“经络重构”,如此“治疗”自闭症丢了良心
这种打着中医幌子的招摇撞骗,不仅骗取患者救命钱,还耽误了疾病救治。

文 | 唐传艳
近日,“家长花50万为自闭症儿子经络重构”的新闻登上了热搜。
据上观新闻报道,常熟市民王先生拨打新闻热线,求助称自己可能遭遇了骗局。王先生透露,两年前,他3岁的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今年上半年,经人介绍,王先生被拉入了一个群聊。此后,王先生一共花费50万余元,为儿子实施“经络重构”治疗,几乎掏干了全家的积蓄,却毫无效果且陷入退款困境。
从王先生为儿子寻求“经络重构”治疗的过程可以看出,他完全陷入了名为“洽圩”的机构精心设计的欺诈陷阱当中。
先是熟人介绍入群,再通过晒治疗效果吸引王先生参与;先以公益治疗打消费用顾虑,再以“公益治疗要排队、着急可以走商业”等说辞来一步步套牢,其间稍微质疑就会被踢出群、付款后不久群聊被解散……种种做法,无不充满了套路。
至于“经络重构”这种治疗方法,恐怕连中医针灸师都不敢相信会有其宣传的神奇效果。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可以打通,但重构之说就太过夸张,将“经络重构”用于治疗自闭症,则更是属于“门外汉”的生搬硬套、凭空想象。
而且,涉事的“上海洽圩健康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其为健康咨询服务机构,不具备诊疗资质,再加之“甲方签订本协议即表示认可乙方的技术服务”等霸王条款,更是让此种治疗的欺诈本质一览无余。
其实,这种骗术并不算高明,但王先生等人何以容易上当?这是因为很多疾病极难治疗,对疾病的焦虑,很容易让人病急乱投医,有时甚至明知可能有诈,也愿意冒险尝试。这就是医疗骗子专挑难治性疾病下手的重要原因。
这种打着中医幌子的招摇撞骗,不仅骗取患者救命钱,还耽误了疾病救治。类似事件警示,由于容易出现“当事者迷”的现象,患者家属在作出重大诊疗决定时,最好到正规医院,请专业医生把关判断。
近几年,假冒“老中医”、夸大药效、制造陌生名词等手段骗取患者信任,通过套路卖药、套路营销大肆敛财的现象已非个案。
2021年,江苏南通警方通报一起特大网络诈骗案,犯罪团伙虚构所谓医学专家的良方偏方,夸大、虚构药品疗效,欺骗群众,涉案成员720多名,涉案金额达3亿多元。更有甚者,在今年2月份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团伙化身“中医”,将网上购买的廉价的保健品,冒充成“特效药”,出售给被害人。
上述案件中,涉案人员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王先生的遭遇再次警示人们,相关治理工作仍需加把劲。
除了严惩,对医疗欺诈行为的过程监管也要有所侧重。一些拙劣的医疗骗术可以大行其道,已然说明,在疾病与生死面前,很多人不仅难以做到坦然相对,而且判断力也会明显降低。多关注那些容易病急乱投医的难治性疾病患者,将他们置于更好的保护之下,方能避免更多患者及家属陷入类似的困境当中。
撰稿 / 唐传艳(医务工作者)
责任编辑:刘德宾
千万人口城市,又增加一个?
又一个地方在冲刺千万人口城市。近日,合肥市政府新闻办账号“合肥发布”官宣,截至2023年7月底,合肥实有人口1234.4万,其中户籍人口805.3万,流动人口429.1万。根据合肥市统计局在今年2月发布的《合肥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00.16万,比上年增加7.49万。常住人口963.4万,增加16.9万。新京报2023-08-31 19:27:270000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被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另据长安街知事报道:靴子落地!唐双宁退休5年后被查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唐双宁已经退休5年多,期间他经常参加一些书法、文艺方面的社会活动。7月13日,其被带走调查的消息开始流传,今日获得证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3-07-15 09:38:000000国防部刚刚回应!信息量很大
4月19日晚上,国防部举行专题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吴谦:2024年4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成立大会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我愿就会议有关内容回答记者提问。记者:这次大会宣布成立信息支援部队,这支部队是一支什么样的力量?0000广东明确去盲人医疗按摩所可以刷医保
来源:广州日报[最新!广东明确#去盲人医疗按摩所可以刷医保#]近日,省医保局发文明确,根据相关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康复医疗中心和盲人医疗按摩所申请医疗保障定点,各地市医保部门评估后,符合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条件的可纳入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南方)责任编辑:张迪0000A股21家银行谁最高薪?这10家“反向讨薪”近亿元
截至2024年3月底,已有37家上市银行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近期,银行从业人员的平均薪酬及随年报公布的“追索扣回绩效”情况引发广泛关注。在37家上市银行中,10家公布“追索扣回绩效”数额,总追索数额近亿元。新京报2024-04-04 12:10: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