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德日印巴“入常”,这一次拜登怕是又要失败了

据《环球时报》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报》18日报道,在联合国大会召开之际,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透露,美国总统拜登将要求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审视安理会架构”。
据悉,拜登正在推动让“五至六个”国家成为新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些国家中包括德国、日本、印度和巴西。
自1990年代以来,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就是热门议题。其中的关键,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模和“五常”的一票否决权问题。2005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了两个“安改”版本,没能通过。2009年,联合国又启动了安理会改革政府间谈判,但谈了一轮又一轮,也一直没有取得进展。
有趣的是,一直是联合国欠费大户的美国,从去年第77届联大开始,突然开始积极推动安理会改革。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多次吹风安理会要扩容到11席,并对“五常”一票否决权进行限制。而今,随着78届联大进入一般性辩论阶段,拜登亲自上阵了。这不禁让人想探究美国为何要积极推动安理会改革?又能否实现其目标?
不是为了让安理会更具代表性
首先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之所以积极推动安理会改革,不是为了让安理会更有代表性、更能体现地区平衡。
比方说美国表态支持“入常”的德日印巴四国,早在2005年就组成了“四国联盟”(G4),想相互扶持一起“入常”,还向联合国提交了他们所拟定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框架草案。根据其方案,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由5席增加到11席,非常任理事国由10席增加到14席,新晋常任理事国可以在15年内没有一票否决权,15年后由联合国大会全体成员国表决,决定是否给予其否决权。
过去十多年里,也没见美国对G4表示支持。
此外,想“入常”的除了G4,还有以意大利、阿根廷、韩国、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国为首组成的“团结谋共识”联盟(也称咖啡俱乐部),非盟都曾提出过安理会改革方案,也没见美国应和。
美国表态支持G4“入常”,说到底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
这一点,可以从去年9月77届联大美国突然提出限制“五常”一票否决权看得出来。美国提出该提议的背景,是俄乌战事升级,美国希望在联合国层面对俄施压。最终,77届联大通过了83个共同提案国提出的一项决议草案,规定如果“五常”中任何一个或多个在安理会使用了否决权,联大将在10日内自动开会,所有成员国可以对行使否决权的行动进行审查和评论。当然这个决议的实质影响也很有限。
而此次美国表态支持的G4,日印是所谓印太战略的两极,德国是应对俄罗斯的欧洲中枢,可以说,这是针对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部署。

G4“入常”的条件远没有成熟
那么,这次拜登亲自上阵,能否成功推动G4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答案是不可能。一方面,是程序上过不了关。根据程序,安理会改革首先得形成一个决议框架,这个决议框架在193个联合国成员中须得到超过2/3的支持票(129票)才能通过。
很难想象,“团结谋共识”联盟中的巴基斯坦会乐见印度顺利“入常”,韩国尹锡悦政府虽与日本的关系有所修复,但过去一直是最坚决反对日本“入常”的国家。在历史恩怨、现实地缘冲突等都理不顺的情况下,拜登再支持G4,也未必能获得多数联合国成员的认可。
还有更关键的安理会内部表决制度。根据相关制度,安理会改革这样的大事,需15个安理会成员中至少9国支持,且“五常”均不表示反对。其实并没有“五常”一票否决权的明确规定,这只是重大议题上“五常”均不表示反对才能通过的形象表述。而在美国推动的安理会改革一事上,俄罗斯此前已明确表示反对。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7月就曾表示,作为二战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寻求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完全没有依据。这就预示了,俄罗斯有可能行使一票否决权。
可以说,无论从非G4国家的立场还是从安理会改革相关程序看, G4“入常”的条件还远没有成熟。

安理会改革不是单边主义式的行动
照目前形势看,拜登再鼓与呼,美国的安理会扩容计划也过不了关。如果照此发展,美国下一步就可能把焦点对准限制“五常”的一票否决权上。去年77届联大通过的成员国可以开会讨论“五常”否决权使用情况的决议,已在预示美国的下一步动作。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扩容还是“五常”否决权问题会成为下一个争论的焦点,都不能成为单边主义式的行动。
比如,美国有什么资格提出自己的安理会新常任理事国名单?之前美国对G4国家作了支持“入常”的许诺,这种做法算不算是用安理会席位示恩卖好,以图达到有利于美国的目的?
之所以质疑这一点,是因为目前安理会“五常”中,本就是西方国家占多数,已经失衡了。如果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按美国意志扩容,有可能进一步失衡,这是需要警惕的。
不过,在安理会改革一事上,中国的处境相对比较从容,并不被动。一方面,中国对安理会改革的主张一直很明确,即必须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必须应确保中、小国家能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安理会参与决策,安理会扩大必须坚持地域平衡原则,兼顾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代表性,等等。中国的立场众所周知,也得到了联合国多数成员国的赞赏。
另一方面,在一票否决权问题上,中国也比较主动。
联合国的相关统计表明,“五常”中,苏联和俄罗斯是使用否决权最多的国家,共使用了111次,美国是81次,而我们中国只使用了16次,其中10次用在了叙利亚问题上。中国的否决权,都是出于国际公义或代表占联合国2/3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使用的,而目前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家,也可能暂时搁置否决权问题。
因此,拜登推动德日印巴“入常”这件事,虽然可能在联合国成员国引发新一轮的剧烈博弈、合纵连横,但中国的立场大概是最透明和可预期的,因此也最容易被联合国多数成员国认同和理解。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张玉
博雷利:如必要,可将巴勒斯坦国“强加”给以色列
来源:参考消息参考消息网1月20日报道据德新社1月19日报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19日表示,如有必要,国际社会可能需要从外部将巴勒斯坦国“强加”给以色列。据报道,博雷利在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否则,“仇恨的螺旋将继续一代又一代地旋转”。博雷利在那里被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新浪新闻综合2024-01-20 13:50:000000外媒:加沙医院遇袭前,以色列曾发射警告炮弹,要求人员撤离
海外网10月18日电加沙城一家医院10月17日遇袭,造成数百人死伤。据半岛电视台18日报道,加沙地带一名高级卫生官员表示,袭击发生前几天,以色列曾向该医院发射警告炮弹。报道称,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官员尤瑟夫·阿布·里什表示,医院于14日晚首次遇袭。一天后,以色列军方打电话给医院院长,称昨天用两枚炮弹警告过,并要求其撤离医院。海外网2023-10-18 14:46:020000“美国正在尽全力阻止中国获得算力”
来源:参考消息据路透社1月26日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26日表示,拜登政府将提议要求美国云计算公司确定外国实体是否正在访问美国数据中心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雷蒙多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我们不能允许非国家行为者、中国或我们不希望访问我们云计算系统的人来训练他们的模型。我们对芯片实施了出口管制。美国云计算数据中心也大量使用芯片,我们也必须考虑关闭这条可能涉及恶意活动的路径。”0000俄乌冲突后首次访问北约成员国!外媒:普京预计将于2月12日访问土耳其
据法新社2月4日报道,土耳其外长哈坎·菲丹证实,俄罗斯总统普京即将访问土耳其,但他没有宣布普京访问的具体日期。“这次访问将为我们提供讨论众多问题的机会,”菲丹在接受土耳其官方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前,有土耳其媒体报道称,普京预计将于2月12日访问土耳其并会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这将是俄罗斯领导人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首次访问北约成员国。环球网2024-02-05 23:28:590000美国掩盖了100年的惨案,幸存者只剩3人
来源:环球人物塔尔萨大屠杀发生后的几十年里,美国社会集体沉默。作者:于冰“种族歧视”犹如美国社会的一块遮羞布,自美国建国以来,针对此事引发的社会事件屡见不鲜。近日,3名年过百岁的塔尔萨种族大屠杀幸存者再次受到令人失望且不公正的遭遇。美国俄克拉何马州法官驳回了他们的索赔诉讼请求。新浪新闻综合2023-07-13 20:45: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