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吕仲涛:以数字化转型赋能人民美好生活与实体经济丨金融新未来
刊首语:2022,信念如磐,奋楫前行。新浪财经推出《金融新未来》年度专题,专题包含“财富未来”、“普惠前行”、“数字新局”、“发展之路”四大篇章,回顾奋进路,展望新征途。
随着数字化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金融科技领域布局方向也正走向纵深。新浪财经联合《银行家》杂志社共同推出《数字新局》,聚焦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
吕仲涛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
当前,如何通过自身数字化转型创新,更加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课题。工商银行以数字化转型创新服务人民生活、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创新数字金融服务模式,
以践行“金融为民”初心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工商银行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成果,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温度。
一是保障业务连续性,让金融服务更加安全可靠。工商银行通过自研的VPN、视频会议系统等保障了全集团、境内外40多万员工在线,保证全行业务7×24小时不间断。同时,在数据中心上海双园区封闭的情况下,通过大规模远程协同,运用“VPN 云桌面”等技术手段,确保疫情期间多个系统版本正常研发与投产,连续多次完成大规模远程“云投产”,没有因为疫情影响业务的更迭或中断金融服务。
二是广阔延伸服务场景,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得。工商银行不断强化与数字政务、医疗、养老、教育等高频民生服务场景对接,将金融服务触角向社会全面延伸,通过产品输出、平台对接、场景互嵌,将金融产品嵌入民生消费和企业生产场景,与社会各行各业合作共建场景,形成无所不在的触达体系,提供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同时,充分运用金融科技优势,在业内率先构建并推出“云工行”非接触服务品牌,让客户“随时随地”办理业务。
三是弥合“数字鸿沟”,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工商银行进一步提升适老化和无障碍服务水平,加强面向老年等弱势群体的特色功能服务供给,根据老年客户行为习惯,在手机银行创新推出银发专属服务版本,并不断提升专属版本操作体验便捷性;运用区块链、人脸识别等数字技术,不断丰富个贷数字化产品供给,疫情期间快速推出个贷全线上延期还贷服务,并打造个贷创新产品,为民纾困,助力个体工商户等客群渡过疫情难关。
增强数字金融创新供给,
以灌溉金融“活水”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构建数字产业“新生态”,深度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工商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努力实现对企业客户的服务模式向“能力输出、共建生态”的价值创造升级,与相关产业共谋发展,打造相应的服务和产品,紧密对接产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能力;与龙头企业紧密合作,积极规划设计客户场景综合服务方案,结合大型企业供应链场景,打造一系列数字供应链平台,服务上下游企业。另一方面,加快国际国内单证业务创新和贸易金融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贸金生态体系建设,助力企业跨境金融需求,畅通贸易循环。例如,推出“单一窗口”金融服务,集跨境汇款、电子关税保函、进出口信用证等多项服务于一体,为外贸企业提供涵盖贸易全流程、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便利。
二是打造数字普惠“新模式”,精准服务小微企业发展。工商银行精准切入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场景,结合不同场景小微企业融资痛点,精准服务普惠客群,拓展数字普惠的服务触角和客户覆盖面。通过获取企业结算、资产、交易和行为等多维度数据,运用“数据 模型”的方式,打造数字普惠拳头产品,全方位满足小微客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同时,灵活采用续贷、展期、设置宽限期等方式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接续服务,共克疫情难关。
三是打造数字乡村“新平台”,让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工商银行全新推出“工银兴农通”App,以此为抓手赋能数字乡村建设,打造全新乡村服务线上渠道,为客户搭建享受便捷式金融服务的一站式平台,并逐步完善乡村金融触达体系,县域网点拓展覆盖已达97%;积极应用卫星遥感等前沿技术,构建卫星遥感影像智能分析系统,动态跟踪农作物、林木等生长情况,完善信用评价模型和风险监控机制,通过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宋源珺
涉履行反诈主体责任不到位,光大银行厦门分行被罚35万元、相关人员被禁业两年
5月24日消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日前发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光大银行厦门分行因履行反诈主体责任不到位,被处以罚款三十五万元;此外,王译平被处以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两年的处罚。责任编辑:宋源珺诺哈网2023-05-25 16:37:070000上海银保监局消保处牛学成:多措并举探索金融消保“上海模式”丨金融消保零距离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高速发展,银行保险消费者总量不断增加,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多样,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已成为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新浪财经年度策划《金融新使命》重磅推出《金融消保零距离》,深度对话各大金融机构高管,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添砖加瓦。0000人太平份额高达65%,新增3家破百亿|83家财险业务收入大排行
来源:慧保天下昨日文章《保费增速越高越危险?73家寿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大排行,这些险企仍在“狂飙”》,我们回顾了寿险公司2022年保险业务收入,今天则将目光对准财产险公司。相较于寿险市场的复杂变化,“马太效应”明显的财产险市场格局变化往往较小,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以及其他险企,长时间秩序井然,只有很少的破局者能顺利向上突破,例如依靠国寿集团的国寿财险,依靠互联网渠道的众安在线。诺哈网2023-05-25 21:26:280000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频繁被罚背后:信用卡业务增长放缓 产品创新效果待考
近日,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沈阳分中心因存在夸大保险责任、保险责任表述不清晰等销售误导行为被原辽宁银保监局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448545.62元,处罚款人民币30万元。作为上述违法行为责任人员,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沈阳分中心副总经理徐尊善被原辽宁银保监局警告,并处罚款人民币1万元。多位高管遭遇行政处罚或人事变更诺哈网2023-05-25 17:03:110000复星联合健康蓄势“新三年”:增资计划、掌门人选“已现”!
受偿二代(||)实施、开拓业务、转型发展等综合因素影响,近年来保险机构对增资的需求愈发强烈,但在资本支持“补给”方面,有的险企仍在“嗷嗷待哺”,但也有险企成为那为数不多的“幸运儿”。成立于2017年的复星联合健康险,就有望成为后者。诺哈网2023-05-25 21:42: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