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 严管不是把干部管死
“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
最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文,强调以严管厚爱结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明确提出对干部“严管而不管死”,打消干事者“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文章引发广泛共鸣。
我们采访了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和专家学者,请他们对此谈谈看法。
一
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严”已成常态。但对“从严”的理解,个别党员干部仍存误解,一些地方问责泛化、简单化现象时有发生。
一位基层干部告诉岛妹,某地整顿违规吃喝,结果盯上私人聚餐。“三人以上吃饭就算搞‘小圈子’,某部门同事自掏腰包聚餐,领导硬说有风险不让搞,底下人就很纳闷:难道党员干部就不能讲感情?哪条纪律规定不许自费吃饭?”
某机关整顿工作作风,停办学术会议,讲课费一律限期上缴廉政账户。有干部直言:“严管是管‘害群之马’,不是整个‘群’!违规所得要上缴,但不能连合法收入都上缴吧?这么一搞,正常学术交流都停了。”
之所以问责泛化、简单化,就是因为害怕出事,干脆层层加码。要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还得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不过,容错纠错机制仍面临落地难的困境。
几年前,某乡镇急需建设一批污水处理设备,但报批材料兜兜转转,一直下不来。为了不误工期,当地只能未批先建,事后干部却挨了处分。“从此,干部们都学乖了,要是有风险,宁愿不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都不愿撞枪口,可事业不也被耽误了吗?”一位基层干部无奈地说。
多名基层干部表示,目前基层各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压力山大”。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粗略统计,自己一年要参加市级以上会议500多个,收到各类文件近6000份,有时一天得看上百份文件。
有干部说,越是吃劲的岗位,事务越繁杂,也越容易被问责:“各专项工作都有相应问责措施。因为非主责事务没做好,基层骨干就会受到严厉处罚。但出台处罚措施的部门根本不关心干部本职工作情况,一棍子打死,谁还敢干事?”
二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要求,要准确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内在统一关系,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充分调动保护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换句话说,就是要敢管敢严、当宽则宽,为真正干实事的干部兜底。
有基层干部讲,严管是为了治病救人,严管是手段,解决问题是目的。管得对不对,要看能不能让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职尽责。
有基层干部直言,问责要精准,但不能离谱。什么是“谱”?就是党章、党纪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各级党组织要真正担起主体责任,把准问责重点,若是拍脑袋问责,损害的还是党组织公信力。也有干部指出,对“昏庸懒散拖”等不尽责行为也要追责,挤压“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躺平式干部生存空间。
追责问责是“反向激励”,容错纠错则是“包容赋能”。
一位纪检监察干部讲了个案例:某村低保户有儿有女,只是生活不能自理,原则上不符合特困供养条件,但儿女均因疾病等原因无法履行赡养义务,镇党委最终将其纳入特困供养人员。就为这事,镇里的干部被举报了。“这种事算不算错?如果是错,容还是不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敢于作出公正判定,为做事的干部担责。”
容错纠错也怕有原则没细则。一位研究基层问题的学者表示,基层干部渴望看到一张“明白纸”,即一套可操作、可量化的机制。比如湖南某地推行改革创新风险备案制度,当事干部可提前报告相关风险,有关部门预设处置预案,相当于是给勇于创新的干部壮胆提气。对改革出现的新情况,容错纠错机制也不能“一条线到底”,还得因事制宜、一事一议。
法条必须严苛,但工作要有温度。让基层干部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严管之下,不能少了厚爱。
责任编辑:张玉
国防科技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声明
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感谢广大网友对国防科技大学招生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感谢考生与家长对我校的关注与青睐,欢迎有志从军报国的优秀青年报考国防科技大学。近日,网络出现众多有关我校本科生源的帖文与短视频,对此,我办声明如下:一、网络涌现的涉及到所谓“状元”放弃XX学校报考我校的帖文或短视频,绝大多数内容不真实。新浪新闻综合2023-07-02 10:36:570000长期在重庆任职、年近70岁的“老虎”被公诉,这一细节是首次披露
据最高检1月25日消息,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重庆市总工会原主席郑洪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已向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郑洪,1955年5月出生,今年69岁,重庆江津人,先后在江津、大足、合川、九龙坡等区县任职,2018年1月卸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北京青年报2024-01-25 17:03:020000中央批准:姜澜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据北京理工大学官网4月30日消息,日前,中央批准:姜澜同志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4月30日,北京理工大学召开教师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彭金辉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王江平同志,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游钧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同志主持会议。0000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获聘临清市招商大使,称将支持困难大学生
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再添新身份。据“临清政务”微信公众号9月18日晚消息,9月16日-17日,山东聊城市副市长、临清市委书记刘培国带队赴无锡市、苏州市开展招商活动。市领导李存忠、王宏、于繁昌陪同活动。澎湃新闻2023-09-19 14:53:070000耶伦的“加长版”北京行: 两天四场十小时双边会谈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来到北京并不吝重复表达: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离开之前,耶伦主动在9日的记者会上对自己的四天之行做了盘点:除了没提自己抵达当天先去吃了云南菜,她将北京之行中同中方的会见和讨论内容悉数道来,称“此行的目的是建立和深化与北京新经济领导团队的关系。我们的讨论是稳定关系、减少误解风险和讨论合作领域的更广泛协同努力的一部分”。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