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开放银行模式有助 转型“活力银行”
原标题:开放银行模式有助 转型“活力银行”
未来的银行会成为什么样?埃森哲近期发布的《开放银行迎来缤纷新世界》报告显示,如何更贴近客户需求场景已成为银行未来生存发展关键;开放银行正推动着银行进一步打造面向未来的业务模式,建立与客户的高度相关性,转型成为新一代的“活力银行”。
根据埃森哲的调查,65%的受访银行家将开放银行视为机遇,而非威胁。几乎所有的受访者计划在2020年前大力投资开放银行项目。在中国,各家银行也在积极布局开放银行,但与新兴的数字银行相比,步伐较为迟缓。
“虽然目前全球仍尚未形成一个成熟、明晰的开放银行商业模式,均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总体而言,传统银行的步伐较为迟缓,新兴的数字银行走在前列。”埃森哲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报告举例称,德国的新晋银行SolarisBank本身并不经营传统银行的业务,而是定位成一家平台企业,专注于提供纯粹的开放API服务,服务商业生态圈内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公司;中国的百信银行主要金融能力均已实现对外输出,开放业务支撑了全行70%以上的业务。“而传统银行显得有些拖沓。”报告认为,其主要存在的问题仍在于旧有业务惯性和思维方式,没有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再加上出于成本考虑等原因。
调查还显示,众多行业高管和评论人士认为,开放银行发展是大势所趋,会加速发展。然而,关于开放银行对现有银行的影响以及如何将这种趋势转化为自身优势,各方分歧较大。报告根据经济规律和其他行业经验,做出了一些预测:
未来,企业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自身行动。然而,由于新价值增长点的涌现速度快于原有价值来源的消失速度,银行业的总体经济价值有望大幅增长。银行要想制胜未来,必须拥抱开放银行趋势,变革业务模式,与第三方共享,并承认银行享有经济特权的“围墙花园”时代已成为过去式。积极拥抱“外拓”和“引进”机遇的银行将获得先发优势,现有银行和新晋银行都不例外。现有银行必须采取果断行动,确保在新价值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而专注于攫取当前业务特权的现有银行将面临特权日益萎缩的困境。
责任编辑:贾振飞 2031864307
建行行长刘桂平:数据资产是银行的关键生产要素(全文)
9月23日消息,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20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今日正式启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未来银行之路:变局与使命”,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出席活动并致辞。刘桂平表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及5G网络的规模化应用,数据、算力在爆炸式增长,人工智能算法得到深度应用,人类社会与互联网相伴相生、线上线下持续融合,驱动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诺哈网2023-05-25 18:17:260000李庚南:如何看待超额储蓄背后的降息焦虑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李庚南面对去年以来居民储蓄存款的高歌猛进,市场表现出明显的困惑:超额储蓄究竟从哪里来?超额储蓄将往哪里去?与之相伴而生的一另一种焦虑,——弥漫于存款人之间的降息焦虑。0000崔勇:把握好金融数字化竞争升级的大趋势
9月23日消息,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20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今日正式启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未来银行之路:变局与使命”,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崔勇出席活动并致辞。崔勇表示,放眼世界,全球银行业已步入Bank4.0的数字化时代,银行竞争的焦点不再限于单纯的金融服务竞争,还包括金融科技、组织、制度、文化等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竞争。0000银保监会:拟从六大维度透视人身险公司综合风险水平
◎记者韩宋辉○编辑黄蕾全面跟踪、评估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才能实现金融机构同质同类可比较和差异化监管。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获悉,银保监会已就《人身保险公司法人机构风险监测和非现场监管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向各人身险公司征求意见,拟通过六大维度、数十个要点,全方位透视人身保险法人机构综合风险水平。0000广发银行陈若鹏:银行零售业务做得好不好 主要看“三个转型”丨金融新未来
刊首语:信念如磐,奋楫前行。新浪财经推出《金融新未来》年度策划,包含“财富未来”、“普惠前行”、“数字新局”、“发展之路”四大篇章,回顾奋进路,展望新征途。诺哈网2023-05-25 20:09: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