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首现2亿年前尾巴最长肿肋龙类化石
距今2.44亿年!全球尾巴最长的肿肋龙科化石首现云南
【距今2.44亿年!#全球尾巴最长的肿肋龙科化石首现云南#】我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一个距今约2.44亿年的海生爬行动物新属种——#长尾红河龙#。它发现于我国云南红河,全长47厘米,体形像水生蜥蜴,超长的尾巴尤其引入注目。专家介绍,长尾红河龙是我国肿肋龙科最古老的化石证据,是世界上尾巴最长、脊椎骨总数最多的肿肋龙类。#科学新发现# (科技日报 陆成宽)近日,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光辉为主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报道了距今约2.44亿年前一个海生爬行动物新属种,长尾红河龙。它发现于我国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三叠世早期海相地层,全长47厘米,体形像水生蜥蜴,超长的尾巴尤其特别。长尾红河龙是我国肿肋龙科最早的确切证据,代表了世界上尾巴相对最长(由69块脊椎骨组成)、脊椎骨总数最多(121块)的肿肋龙类。
研究团队对我国云贵地区的三叠纪海相地层进行了十余年的持续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徐光辉说,“当第一次看到红河龙化石的时候,我向有关专家请教,但被告之这是一种乌蒙龙化石。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乌蒙龙发现于贵州盘县生物群,时代可能比罗平生物群略晚,这两个生物群的面貌并不相同。考虑到化石潜在的生物地理演化意义,我决定自己研究来解决它的归属问题”。
研究发现,红河龙代表了乌蒙龙和黔西龙之间的过渡类型,为解决肿肋龙科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生物地理演化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从它长长的躯干和较纤细的前、后肢可以判断,红河龙在浅海环境中主要采用侧向波动前进,而它超长的尾部可以进一步提高侧向波动的效率。
早在1854年,肿肋龙类化石就发现于欧洲阿尔卑斯中三叠世海相地层。这些欧洲肿肋龙类共分为五属,都归入肿肋龙科。中国最早命名的海生爬行动物是一种名为胡氏贵州龙的肿肋龙类。它由原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先生1957年在贵州兴义顶效绿荫村发现,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杨钟健院士1958年研究命名。
论文的合作者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员赵丽君说,“胡氏贵州龙最初归入肿肋龙科,但后来考虑到和欧洲同类化石的差异,将它归入肿肋龙超科贵州龙科。新发现的红河龙比贵州龙还要早400万年,与欧洲的肿肋龙类更为接近,代表了我国肿肋龙科最古老的化石证据。”
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之后,海洋生态系统在三叠纪发生了重大变革,爬行动物在海洋环境中辐射演化,形成以鱼龙类、海龙类和鳍龙类(包括楯齿龙类,肿肋龙类、幻龙类和蛇颈龙类)等为代表的海生爬行动物支系。华南三叠系海相地层分布广泛,保存有数量多、门类丰富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为研究当时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食物网和营养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论文的合作者贵州大学博士生廖浚伶说,“红河龙与此前发现的乌蒙龙和黔西龙相似,但是它的牙齿外表面比较光滑、齿冠没有明显的膨大,与后两者显著不同,这可能反映了它们之间的食性差异”。
研究项目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2-11309-2
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研究确凿!空气污染可迅速诱发心血管事件
缺血性心脏病(IHD)是全球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估计,2019年全球约有910万人死于IHD。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作为IHD的重要临床综合征,是一种致命的心血管急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诺哈网2023-05-25 21:45:490000系外行星有二氧化碳证据首现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8月28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当地时间25日报告,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首次捕捉到太阳系外行星大气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明确证据。这一发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它表明未来韦布空间望远镜或能够探测和测量较小岩石行星较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0000四文齐发!迄今最全人类细胞图谱登上《科学》封面,书写人体百科全书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四篇重磅论文同时上线,报告了构建综合性人类细胞图谱(HumanCellAtlas)取得的里程碑结果。多国科学家通力合作,创建出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泛组织人体单细胞图谱:涉及33种人体组织、超过100万个细胞,涵盖500多种细胞类型。▲这一成果登上了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的封面诺哈网2023-05-25 22:01:130000为何深海中有这么多庞然巨兽?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海洋中最幽深、寒冷的区域中,生活着一些体积无比庞大的海洋生物,其中大多为无脊椎动物。与乌贼、海蜘蛛、蠕虫等动物相比,世界上其它物种的大小都显得相形见绌。这种现象名叫“巨大化”。诺哈网2023-05-25 19:37: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