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妖魔化缅甸,柏拉图可能不答应
对一个陌生的地方,应该以更多元的视角审视,下一个武断的定义、贴一个简单的标签,对彼此都不是好事
缅甸最近太火了,从多次被曝的电信诈骗新闻到电影《孤注一掷》的热映,似乎都在向我们传递同一个意思:缅甸很危险。
说实话,此时此刻坐在家里,吹着空调,看着新闻,虽然没有身处其间,却也会冒出一种恐慌感,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骗到缅甸,从事某种非法工作,甚至被“噶腰子”。这就是新闻和电影的某种警示作用,也可以说是它们之于社会的意义。
面对一个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给予适当的提醒当然是好的,但过度渲染并非好事。
近日,有网友就发布了一条短视频,称自己被“广西外国语学院缅甸语(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并配图录取通知书,引起网友热议。评论区不少人调侃“答应我毕了业之后不要给我打电话哦”,质疑其将从事电信诈骗。很快,广西外国语学院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该帖子是将该校的录取通知书中的学生姓名和录取专业P图替换,所述内容均为捏造。学校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或许P图的人别有用心,看图的人也不安好心,他们大有一种要在“缅甸诈骗”这个高热话题下,寻求一种存在感或是蹭几分流量的架势,所以冒着违法的风险也要去污名化一个专业。如今,算是把自己给玩坏了。
一名在缅中资企业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大家不要妖魔化缅甸。原本是一句比较理性的呼吁,也是以自身经历告诉大家,其所看到的缅甸的另一面,但却被一些人质疑。
为什么只愿意看到诈骗的一面,而不愿意看到正常的一面,大概在于危险对人的刺激更大,但也或许是一些人“妖魔化”的结果。部分网友合力制造出“缅甸语专业就是从事诈骗”的印象,本身就是一个“妖魔化”的过程,似乎只要和缅甸沾边,就和诈骗捆绑在一起了。这不就是让大众认知偏离一个真正的缅甸,增加人们的恐惧感吗?
我们要有辨是非的能力,要有客观理性的思维。人云亦云地制造恐慌自然简单,但却容易让人偏狭,甚至是自缚。
这让我想起了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我们所看到的各种有关缅甸的说法,就像是身后火光投射的影子,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完全清楚。但对一个陌生的地方,应该以更多元的视角审视,下一个武断的定义、贴一个简单的标签,对彼此都不是好事。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
责任编辑:刘德宾
最小合法购烟年龄,能提高到18岁以上吗?
5月31日是第36个世界无烟日。今年世界无烟日活动主题为“无烟为成长护航”,强调要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一个无烟、清洁、健康的成长环境,多措并举构筑青少年控烟防护网。无疑,今年的无烟日主题聚焦于青年人的禁烟。澎湃新闻2023-06-01 01:21:060000女子持刀抢劫男子!7分钟落网
来源:南宁晚报11月18日,记者从广东阳江市公安局获悉,近日,一名女子持刀抢劫一名男子金项链后逃跑,被民警与群众仅耗时7分钟便合力抓获,民警现场缴获被抢金项链及作案工具水果刀一把。11月14日15时52分,阳江市公安局110接报,市区高凉路一便利店发生一宗抢劫警情,该店店主被1名女子抢走1条金项链。新浪新闻综合2023-11-18 16:08:310000批量预制管桩施工中因“偷工减料”被打烂?记者调查发现情况属实,属地监管部门介入
百年建筑,桩基为本。牢固的地基是建筑安全关键的第一步。预制桩因性价比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地基中。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接到举报称,在福建省漳州市一在建工地内,因为使用了偷工减料的预制管桩,出现了大批量烂桩,而且有几千米同型号的预制管桩已入地,今后上面建起来的建筑是否能保证安全不得而知。随后,记者实地走访调查发现,用于施工的和正在生产还未出厂的同品名预制管桩均存在“缺斤短两”现象。紫牛新闻2024-01-04 18:39:280003在剧本杀里,大大方方地谈论艾滋病
作者|傅瑞编辑|秦珍子22岁的任彦锡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走近”艾滋病。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这名大学生和他的同学组成团队,以“防艾”为主题,创作“剧本杀”。他们读书、读论文、看纪录片、去医院调研观察、代入被感染者身份尝试购买病毒阻断药……基于真人、真事、真实处境塑造游戏角色,还原艾滋病患者的经历与感受。中国青年报2024-01-04 09:22:270000高铁上200克葡萄卖60元?铁路方回应
界面新闻2023-10-22 13:58: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