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寿光”:一个大棚年收入竟有十几万?
在5月下旬的一天,我准备出发寿光做体验式报道,临行前给一个家乡在寿光的朋友打电话,“嗨,要去你老家‘宇宙寿光’了。”
他笑着回复说,“‘宇宙寿光’是句玩笑话,不过老家确实有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批发市场和集散中心,算得上全国的‘菜篮子’。”
寿光市是山东省潍坊市所辖县级市,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00万。2022年,寿光市GDP达1002.1亿元,首次跻身“千亿俱乐部”。
对寿光“中国蔬菜之乡”的名号,我早有耳闻,还从朋友口中听到有“宇宙寿光”的说法,起因是寿光曾经将蔬菜种子放置在宇宙飞船上,蔬菜种子在太空遨游后,落地进行选种育种,形成了“太空蔬菜”。
目前,寿光拥有蔬菜大棚15.7万个,年种植面积60万亩,年产量450万吨。
几天的体验,让我感受到了蔬菜之乡寿光真实、鲜活的一面。
用手机操控大棚
崔岭西村,位于寿光东部的稻田镇,这个村庄除了家家户户都姓崔,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家户户都种植蔬菜大棚,与寿光多数乡村一样,是一个设施蔬菜种植专业村。
5月下旬,崔岭西村的立体栽培的西瓜已“挂”枝头,但还未完全成熟;羊角蜜瓜到了打侧枝的时间,这个时节,最繁忙的农活,莫过于采摘草莓西红柿。
凌晨三点半,崔岭西村各家各户的蔬菜大棚中,已是一派忙碌。在这样晨光熹微的“三更半夜”,我也随着大家的步伐,开启了新的一天。
走进大棚,我看到一个个小西红柿挂满枝头。“这个草莓西红柿别看它长得小,价格能达20元一斤,而且还要提前预订,销量非常好。”带着我进棚“干活”的崔姨说。
在采摘环节,崔岭西村的草莓西红柿采摘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正好八分熟。据崔姨说,只有八分熟的西红柿,在采摘后两天时间内,糖分沉积,到了客户手中时,口感才是最好的。
在村中种植大户崔姨家的大棚中,我了解到采摘草莓西红柿的基本常识。根据崔姨的指导,我开始找寻八成熟的西红柿。她说,“十成熟的柿子是鲜红的,七成熟的柿子是橙色上带有绿色斑块的,八成熟的西红柿则是整体是橙色的。”
“以前种普通西红柿,完全不用天天摘,两三天一摘就行。不过草莓西红柿不一样,为了保证口感,成熟季需要每天一摘。”崔姨说。
在崔岭西村,由于合作社“一村一品”项目的严格筛选,个头过小的西红柿会被淘汰。崔姨顺手摘了几个个头较小、“不合格”的西红柿,给我当水果解渴。我发现,在大棚里,大家都是没洗就直接吃。
崔姨解释说,草莓西红柿为了保持口感,要用熊蜂授粉。她说,“要是打药,这些熊蜂怎么办?”
据说,大棚里的“熟手”每小时可以摘50斤到100斤西红柿。两个小时后,我观察自己所摘西红柿的数量,基本上只有“熟手”的一半。
大棚内的特点是,不但热,还闷,就像很多热气在“蒸”着你。虽然棚里已经“放风”——打开了所有换气装置,但依然无法改变闷热的感觉。
崔姨的手机显示,刚刚上午十点半,棚内温度为39.3℃。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为什么大家凌晨三点半就开始进棚干活了。在崔姨指导下,我通过她的手机,打开了棚内的放风机,瞬间感觉凉爽不少。
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大棚,却蕴含着众多现代农业技术。
由于天气太热,棚内温度持续攀升,大概早上十点半之后,已经热得没法干活了。这时候,我和收工出来凉快的崔姨聊了起来。“崔姨,刚才看温度的手机软件是什么,为什么能监测大棚里的数据?‘放风’设备也是用手机操控的吧?”我问。
“北京一家公司开发的农业软件。”她说,这款软件可以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农业生产的关键数据。寿光现在的大棚,监测温度、湿度这些算基本的操作。
据崔姨介绍,大棚里还装有智能植保机、智能卷帘机、物联网传感器等自动设备。她说,“现在用App,能控制这些设备。”
不过,这两年种大棚的投入也越来越高,听不少村民介绍,现在投资建5亩大棚,需要20万;投资建10亩大棚,需要三十七八万元左右,这其中不少都投入到自动化设备方面。更高的投入可能带来更高的收益,但也带来更大的风险,同时也意味着对种植户本身的技术要求更高。
目前,崔岭西村西红柿已年总销量近2万吨,交易额1.5亿元以上。崔岭西村党支部书记崔玉禄透露,现在崔岭西村村集体收入已由十年前的5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430多万元,人均收入由原来的1.8万元提升到4.2万元。
年轻人回来了
傍晚时分,我来到了东斟灌村的彩椒大棚。和崔岭西村不同的是,在东斟灌村,家家户户主要种植的是彩椒。东斟灌村是彩椒种植专业村,年产彩椒2.2万吨,产值超过1.5亿元,销路已拓展到海外。
在这里,我认识了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尹成友。相比“70后”的崔姨,尹成友是一位“80”后,是寿光的“年轻一代”。因为离乡与回乡的经历,对于这些年大棚里的变化,他感触更深。
和不少年轻人一样,大学毕业之后的尹成友,选择外出闯荡。尹成友说,当时觉得回村发展“不光彩’。但此后的一笔土方生意,让他陷入困境。
那时临近过年,发小来潍坊市里找他,聚谈之间,他知道发小来的目的,是买房。“当时心里还是很失落的,留在村里种棚的朋友这些年收益都不错,陆陆续续在市里面买了房,也都买了车,而自己在外面不但没混出名堂,还背负债务。”回忆当时的情景,尹成友感叹。
他知道,是时候该回去了。
此后,开始种棚的尹成友发现,和小时候家里的种法,完全不同。
“小时候,村里都用小麦的秸秆、泥巴,人工夯起土墙作为棚体,墙体比较矮。现在大家建棚都用机械设备,棚体面积是原来的两倍还要多,更加结实、耐用。”尹成友说,但现在更大的不同,是在种植方法上。
“我看大棚自动化水平很高,是不是远远没有以前辛苦?”我问。
“和上一代比,现在确实轻松多了。比如小时候一个一亩的大棚,天气冷时候光卷帘、挂棉被这些,就要用40多分钟,现在全是自动卷帘机。”他回答。
和崔姨一样,尹成友也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控大棚内的动态。现在,只要棚内温度和湿度超过规定数值,设备就会自动打开“放风”,不用像过去那样用人力去手动卷帘。
不过,尹成友补充道,“小时候的老棚,最大的也就一亩,但现在村里,5亩、10亩的棚随处可见,大家种植面积扩大了,所需的劳动力和劳动强度还是不小。”
在寿光,我去过的不少大棚,无一例外地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装置,浇水和施水溶肥都是用喷灌和滴灌。以种植草莓西红柿为例,通常情况下,只需一周甚至10天浇一次水,效率大大提升。
在大棚种植的农活中,采摘西红柿已经算最清闲的那一档了。播种前的翻土、施肥,以及“倒茬”等最忙的时候,每人每天,都要在棚里忙活十几个小时。
好在,辛苦归辛苦,像崔姨他们家,每年一个棚有十几万的收入。最近两三年,大家改种草莓西红柿后,每个棚每年可能还要多收入两三万元。
“2015年刚回来时,有人笑话我,说上了大学反而倒退了。”现在,距他回村已过了八个年头,尹成友坦言,回乡以后他没再出去,更没有后悔过。
“现在村子里如果是年轻人种棚,精力充沛一点的,每户每年的纯收入是要超过20万的。”尹成友说。
作为当地返乡创业的带头人之一,尹成友现在担任东斟灌村党支部副书记,负责村里合作社的日常管理与销售工作。
尹成友所在的村子,这些年像他一样回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目前全村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中,“80后”有122人,“90后”23人,其中大学生21人。这一被称为“新农人”的年轻人群体,相比“老一辈”,普遍更有知识,也更了解市场。
比如1988年出生的孙振兴,最初是船员,回村创业后,已经投资建设了4个长260米的新式高标准大棚。他的长远打算是建个彩椒产业园。
农业现代化探索
不论在崔岭西村,还是东斟灌村,我都看到了合作社的身影。“现在寿光各村都有合作社吗?”我问尹成友。
“是的,都是各村组织起来的。过去,总有部分客商压价、压秤,或者不付款打白条,最后其实很难要回钱,后来大家发现,合作社就是很好的办法,现在周边村子,几乎每个都有合作社。”他回答说。
“在销售方面,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结算的方式,即‘合作社当中介、买卖两分离、钱款先集中’的办法。客户根据订购数量,先将款打到合作社对公账户,菜农卖完菜后,拿过磅单到财务室领菜款。”尹成友说。
过去,当地各顾各家的分散种植模式下,村民往往会遇到三大难题:一是如何建设高标准大棚,二是如何种出高品质蔬菜,三是如何卖出好价格。现在通过创办合作社由分散种植向集约经营转变,当地蔬菜种植实现了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以崔岭西村为例,为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渠道,崔岭西村成立了果蔬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崔西一品”商标。
目前寿光有果蔬类合作社2149家、果蔬类家庭农场1047家,带动全市85%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刚开始种草莓西红柿时,崔岭西村的合作社赔了不少钱。崔玉禄告诉我,2019年最开始种植的时候,合作社赔了70万多万。
此后,合作社继续探索草莓西红柿种植技术,包括温度、湿度控制,土壤改良以及熊蜂授粉,最后甚至还找到中国农科院余宏军教授做技术指导,这样才逐步形成了“崔西一品”这一品牌,每斤也能卖到20多元。
“这么贵的西红柿,愁销路吗?”我问崔玉禄。
他说,现在村里的草莓西红柿,实际上供不应求。因为这三十多年,寿光实际上积累了一大批收购高端农产品的客商,比如一些高端餐饮企业。此外,村里还开设了“崔西一品”的抖音店铺。
与刚刚开始做设施农业的上世纪90年代不同的是,寿光现在的客商资源,越来越趋于稳定。据说在90年代,每到蔬菜集中收获的季节,当地公务员的头等大事便是去找客商,帮助农民卖菜。
三十多年前,寿光从辽宁农业专家韩永山手中引进了暖棚技术。到今天,为农业专家韩永山专门配备的吉普车,依然停在寿光蔬菜博物馆中。
三十多年来,寿光设施农业的各项技术逐步成熟。崔姨很骄傲地说,寿光出去的种棚能手,都可以给其他地方当师父。
不过,蔬菜种植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一条艰难的路。
农业不像工业,不论零部件还是成品,都可以高度标准化,农产品要想保证品控的相对稳定,要付出更多,不论对崔岭西村的草莓西红柿,还是东斟灌村的彩椒,都是如此。
尹成友说,高品质农产品要走精品路线,不论是做抖音电商,还是卖给盒马鲜生等超市。他说,“但这样一来,菜品的损耗就要自负盈亏,做得好会赚更多,经营不好收益反而比做批发低。所以村里不少人依然更愿意做批发,因为更省心省力。但也有不少人开始做精品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寿光已经入局蔬菜种子培育和蔬菜标准制定。崔玉禄说,不同于过去多数蔬菜种子依靠进口,草莓西红柿是余宏军教授培育的优质品种,种子这一核心技术,控制在我们手上。
从全国范围内看,寿光目前在这一领域已经小有成绩,比如培育出多个品种的小番茄,但这可能还远远不够。
农业农村部在2022年8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国内有两家全球前10强的农作物种业企业,但多数种子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这与国际种业巨头相比,相距甚远。
已经做了三十多年设施农业的“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已成长为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之一,产值接近千亿,也正在探索属于自己的农业现代化,但显然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作者:赵越(zhaoyue1@chinanews.com.cn)
责任编辑:刘德宾
21座万亿城市,一年多了139万人
新一轮人口争夺战,谁赢了?GDP万亿城市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也是人口增长的主力军。在全国26个万亿城市中,目前已有22个万亿城市披露2023年末人口数据(深圳、青岛、长沙及烟台暂未公布),其中除重庆外,21个城市都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人口增量合计达到139万人。过去这一年,万亿城市间的人口排位竞争也更为激烈——每日经济新闻2024-04-17 00:59:130000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
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尹力殷勇李秀领魏小东刘伟出席王建中当选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今天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主席团常务主席、大会执行主席李秀领主持闭幕会议。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01-25 15:41:260000暑期经济型酒店不“经济”?涨价突出引热议,未来会降价吗?
北京日报|记者潘福达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火爆,北京等热门城市酒店涨价的消息引发热议,尤其部分曾以价格实惠、服务标准化为卖点的连锁品牌经济型酒店,在一些热门地段的房价直逼千元,让很多游客直言“住不起”。酒店最近为何涨价凶猛?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市场供需变化会引发价格波动,导致暑期热门时段、热门旅游城市的核心地段出现经济型酒店价格涨幅过高的情况,暑期后价格预计将回落。0000金立名下14套房产1.35亿元起拍!董事长曾承认豪赌败家
公示信息显示,上述拍卖标的物所有权人为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下称:金立),14套房产总面积3171.3平方米,内部已全部打通,做整体办公使用。土地使用年限50年,从1995年10月19日至2045年10月18日。红星新闻2024-02-28 18:51:120000“高压之下还有人蠢蠢欲动”!中央纪委重要机构,释放反腐重要信号
政知君注意到,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案件审理室在《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文,披露了反腐多个信号。高压之下还有人不惜铤而走险在1月8日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到:经过新时代十年坚持不懈的强力反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北京青年报2024-02-27 11:38: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