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高考复习:新高考卷第4、5题——信息类文本解读(下)
一、考法分析
考法一:运用材料中的观点解释现实现象
【例题】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2022新高考Ⅰ卷)
【能力】学生要能理解文本观点,并运用文本观点分析、评价文外材料的能力。
【误区】很多同学错在没有抓住两个核心观点——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隔靴搔痒。
【答案】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学的“恕道”,体现了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②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为谋求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进步提供思路和方法,体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启示】⑴当看到题干有“结合材料”的类似要求,就要准确全面理解材料观点,不能脱离观点另起炉灶。⑵分析必须有理有据,“理”是材料观点,“据”是文外材料,而且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即有“分析”过程。⑶就这道题而言,还需要阐释句子含义和价值。
【评价】这道题至少有三个方面“对”得很好——
1.核心素养对得准——文化传承与理解,对《论语》经典核心观点的学习,对于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有重要意义。
2.课程目标对得准——理解多样文化,能有效考查学生是否“懂得尊重和包容,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
3.命题导向价值高——符合“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避免死记硬背”的命题原则。
考法二:运用材料中的观点解决文本问题
【例题】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2022新高考Ⅰ卷)
【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定位获取、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探究文本观点的能力。答案分散在文本的多处论述之中,学生要能辨别筛选,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炼和概括。
【误区】⑴不少学生可能找错了对应的材料,如果只从材料一里找答案,就犯了方向性错误,得分肯定不高。⑵即使在材料二中找答案,也可能会有遗漏,如材料二的末段比较了中国古典诗论与西方文论的优缺点,发挥中国古典诗化的优点也是推动中国古典诗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式 之一,学生可能就发现不了。
【答案】①要加深对中国古典诗论的挖掘与阐发。②要批判性地吸收、借鉴西方文论。③要寻求与当下审美需求相契合的形式,协同解决新诗面临的问题。④要发挥中国古典诗论在阐释上的长处,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诗论的审美意义和当代价值。
【启示】⑴准确定位材料,锁定关键句,知道从哪里找答案依据。如材料二第三段“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诗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中的这一句话就非常重要。⑵4分题有“2 2”和“1 1 1 1”两种赋分,这里是第二种,四个答案分别对应四个角度——师古、师洋、解决当下问题、发挥自身长处,每点1分,有遗漏就得不到该点的分数。
【评价】这道题的价值大概在两个方面——
1.体现出命题专家超强的反侦察能力和刻意追求的反套路倾向。符合“围绕情境选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的命题原则。
2.区分度和效度高,考查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避免针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的低端考查。命题人有意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和开放空间”中能否准确抓住和提炼有效信息的实战能力。
考法三:比较异同或评价材料的观点态度
【例题】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4分)(2022新高考Ⅱ卷)
【能力】本题从比较角度设问,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高,仍然是考查学生定位获取、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误区】⑴漏掉要点,如“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是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⑵理解能力不足,如根据“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而回答“杨宪译采用'临摹式翻译’”。
【答案】①霍克思追求译文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因此其译文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忠实于原著的“篇章层面”。②杨宪益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其译文力求保持与原著的形神皆似。
【启示】⑴两个答案要点是“2 2”赋分,每个要点是“1 1”赋分,即每人的翻译追求1分,译文特点1分。⑵先分要点,后分层次,即先确定要答两个要点,再考虑每个要点答两句话,一句答追求,一句答特点,这样思考,写出来的答案既简洁又避免重复。
【提醒】这种“比较”考法非常受命题人青睐,如——
2022年全国乙卷诗歌鉴赏题:本诗(《白下驿饯唐少府》)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2020年浙江卷诗歌鉴赏题: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后有附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6分)
《秋江送别》(王勃):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考法四:论证方面以理清思路、分析论证结构为主
【例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2021新高考Ⅰ卷)
【能力】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的能力,分析各段之间或段内的逻辑关系,进而梳理论证思路的能力。
【误区】⑴方法不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⑵宏观把握能力不足,不知道材料一是纵向论证思路,材料二是段内照应关系展开。⑶具体概括能力不足,如不能准确概括材料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答案】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启示】⑴即使是论证思路,也避免了“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套板表述,“无路可循”。⑵评分参考很灵活,如第①点答出“从缘由……纵向展开”得1分,第②点答出“点出……观点后”得1分,或者答出“列举……”得1分。
【积累】论证思路、论证层次、论证结构、论证过程,是同一类题,都要答出文章是如何一步步论证的过程。
论证思路的答题步骤有三:
1.概括各段段意(各层意思)。
2.添加动词连接宾语,用动宾结构串连成句。
如“提出了人的境界分三个层次的观点”“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体现了最高境界”“点明了高明的画家都想达到最高境界”。
3.添加序词,组织成答案语句。
如“首先提出了……”“然后阐述了……”“最后点明了……”。
论证思路常见结构也有三种情况:
1.“总分总”结构,有三种情况:①总分总,②总分,③分总。
2.“三段论”结构,也有三种情况:①引论→本论→结论;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驳论式结构。常见思路是:首先批驳了……观点,然后分析其……错误,接着提出……观点,再用……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收束全篇。
遇到具体题目时,首先要想是这三种情况的哪一种,再概括段意(层意)组织答案。
考法五:创新突破,如和语言文字运用题放在一起考
【例一】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2020新高考Ⅰ卷)
【能力】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定位获取、整合加工信息的能力、下定义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误区】⑴下定义的格式弄错,不符合“……是……”的句式要求。⑵属概念过大或过小。⑶对概念的本质特征提取不全面。⑷本质特征排序不当,写成语序不当类病句。
【答案】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验证】①句对应下定义的格式和属概念,得1分。②③④分别从“时空结合的特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三个方面界定了该定义的本质属性,每点1分,共3分。
【提醒】本题将“下定义”这种老题型与信息类文本阅读放在一题里考,有突破性意义,体现高考命题创新与守正统一的基本思路。
这种突破可能还会衍生出其它新的考法,如将阅读文本的话题与作文材料的话题关联起来考,将《乡土中国》《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信息类文本或文学作品阅读放在一题里比较……
【例二】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2020新高考Ⅱ卷)
【相关语段】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积累】句子作用一般看四个方面:一看句子内容(意思 观点),二看句子位置(结构 线索),三看句子运用的手法,四看句子的语言特点。(语言特点太重要了!点击20210529考场应试技巧: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语言特点可看详细分析)
【误区】⑴层次不明,如句子作用对应的四个方面相互交叉。⑵理解不透,如不能通过句子的表面意思看到深刻含意。⑶界定错误,如句子手法用的是借代,答成比喻或其它。
【答案】①作者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与奥逊·威尔斯“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遥相呼应,既使文章结构严谨,又再一次强调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人类也不例外”,突出了文本主题。②同时,作者引用两句观点对立的名言,旨在用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观点,总结全文,使读者获得愉悦的审美阅读体验。
【验证】5分题的赋分方式有“3 2”“1 2 2”“2 2 1”等三种情况。本题是“3 2”赋分:第一点3分,强调了什么观点、呼应前文哪个地方、结构严谨各1分;第二点2分,“对立”1分,“轻松诙谐”的语言风格或“愉悦的审美体验”,答到其中一点得1分。
二、追加训练
【2022新高考Ⅱ卷】5.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6分)
【2021新高考Ⅰ卷】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2021新高考Ⅱ卷】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
【2021新高考Ⅱ卷】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中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三、参考答案
【2022新高考Ⅱ卷】5.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6分)
【参考答案】①能够起到如实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②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③可以引发国外读者关注,并得到其认可,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评分参考】注意,这是一个6分题,每点2分;答案须有较强的概括性,只照抄原句只能得一半分。
【练而后训】答案的第②点概括性强,班级大部分学生可能因能力欠缺而答不出;第③点是从读者角度作答,学生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只是答出“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2021新高考Ⅰ卷】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评分参考】这个6分题,每点2分。第一点答出“诗歌宜于叙述动作”得1分,答出“两句诗都含有动作”再得1分;第二点答出“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得2分;第三点答出“包含……的过程”得2分。
【练而后训】首先要理解观点的内涵;其次要找准比较的角度,比如从动作、过程的角度分析嵇康的诗句和顾恺之的观点。
【2021新高考Ⅱ卷】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
【参考答案】①本文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②首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进而提出网络行为尤其是青年的网络行为需要规范这一观点;③接着先后从网络行为的“底线意识”和“基准意识”两个角度展开论述。
【评分参考】共4分;第一点答出“总分”得1分,第二点答出“提出……观点”得1分,第三点答出“底线意识”“基准意识”分别得1分。
【2021新高考Ⅱ卷】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中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①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的行为违反了“五不”的底线要求,体现了“反身意识”和“价值意识”的缺失,而且触犯了法律,应当受到法律的惩罚。②青年人应当引以为戒,坚持“五不”原则,用四种意识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传播健康的网络信息,做合格、文明的青年网民。
相关链接:20230304高考复习:新高考卷第1、2题——信息类文本解读(上)20230312高考复习:新高考卷第3题——信息类文本解读(中)
2023年全国甲卷精选作文10篇
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年全国甲卷精选作文:利用时间实现自己的价值1诺哈网2023-08-21 12:50:5500002022美国高中数模赛A题论文模板
蜜蜂的需求问题数学模型摘要蜜蜂的需求是本文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为了明确蜜蜂的需求问题,本文针对蜜蜂的需求问题进行了分析建模,对蜜蜂的需求问题进行了参考文献研究,建立了蜜蜂的需求问题的相应模型,推导出蜜蜂的需求问题的计算公式,编写了蜜蜂的需求问题的计算程序,经过程序运行,得到蜜蜂的需求问题程序计算结果。具体有:0000高中【数学】求解<三角函数>“最值”的5种方法
诺哈网2023-07-29 17:15:1200002022美国高中数模赛B题翻译及思路
思路:根据附件中的数据,建立二氧化碳浓度回归模型,参数为时间,取时间变化预报未来大气中CO2的浓度水平。B: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在工业革命之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一直保持在百万分之280(ppm)左右。2004年3月,大气中的CO2浓度达到377.7诺哈网2023-07-28 13:55:590000【江西省“班主任治班策略”一等奖】陈东东:愿做学生引航人,青春扬帆颂芳年
关注我们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河南省侯巍名班主任工作室从班级出发,影响河南,辐射全国!教师·爱心·学生【作者简介】诺哈网2023-07-30 17:15: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