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N 5,广汽丰田与员工“体面分手”
新车降价、裁撤员工,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合资车企正努力突围

文|《财经》记者 赵成
编辑|王静仪
继广汽三菱在半个月前宣布临时停产并优化人员结构后,又一家日系车企传出裁员消息。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汽丰田因为近期的生产情况,已经提前终止了大约1000名劳务派遣员工的工作合同,广汽丰田将会依法给予补偿,同时向被裁员的员工认真说明具体情况。
对此,广汽丰田官方回应称:本次是广汽丰田的正常阶段性调整,对象为部分劳务派遣员工,不涉及正式员工。广汽丰田根据市场形势变化,经慎重考虑,依照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协议,停止部分派遣。
“这是正常的组织岗位调整与人员结构优化,并非大规模裁员,他们都是生产线上的作业工人,是通过劳务派遣公司签的合同,给我们派遣过来的。”广汽丰田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
该人士补充道:“我们每年7、8月都有高温假,届时工厂内的机器设备也要进行保养、检修,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些人员富余,以往可能会有四五百人,我们会直接安排他们在公司做保全、5S、工厂清洁、培训等工作,也不会退回给劳务公司,但今年我们的产能提升到了100万辆,所以当初向劳务公司要的工人比较多,随着工厂放高温假,生产节奏下降,今年需要优化调整的工人就有了1000人,我们也需要降本增效,所以就直接将这些工人退回劳务公司了。”
同时,该人士强调,“现在的劳务公司也很灵活,等广汽丰田在下半年的生产节奏提升了,人员结构需要再进行调整了,我们再让劳务公司把这些人供给我们就可以了。”
一次体面的“分手”
或许裁员来得比较突然,有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吐槽“白天还在上班,晚上就收到了消息。”

据悉,广汽丰田已经与劳务派遣公司协商,确保受影响员工及时、足额地获得合法合理的经济补偿。此外,广汽丰田也协同劳务派遣公司,为受影响员工推荐再就业岗位。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广汽丰田员工总人数为1.9万人,其中社保参保人数为1.72万人,非缴纳社保的派遣员工超过1800人。由此不难算出,此次广汽丰田裁掉了超过一半的劳务派遣员工。
《财经》记者了解到,根据此前网上曝光的针对劳务派遣员工的经济补偿方案显示,补偿总共分为法定和非法定两大部分。
其中,法定部分包括经济补偿金和代通知金。经济补偿金为“N(服务年限)*过去12个月的平均工资”,代通知金为6月份基本工资 住房补贴。
非法定部分包括感谢金、年中奖金预发、7月工资等。其中,感谢金为过去12个月的平均工资,年中奖金预发为2个月的基本工资,7月份工资正常结算外加22-31日额外工资。
据此测算,此次被终止合同的派遣员工将能够拿到约“N 5”的补偿。

对此,上述广汽丰田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网络上流传的经济补偿方案基本属实。
“我们对每位劳务派遣工人的补偿金额还不小的,基本都是按照相关标准,顶格去给,我们就是要把真金白银给到他们手上,以此安抚好这些劳务派遣工人。”
产业格局重构期,合资车企电动化丞待突围
对于裁员,广汽丰田虽表示为正常的组织岗位调整与人员结构优化,目的是为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与其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无关系。
官方数据显示,尽管6月广汽丰田以8.72万辆的销量成绩取得了18.5%的环比增长,并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月度销量数据新高,但同比去年依旧下滑了13.5%。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广汽丰田累计销量达100.5万辆,同比增长21.4%,首次突破百万辆。同时,其在合资企业销量排行榜中位列第四,更是雄踞日系合资车企首位。
然而,在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自主品牌的迅速崛起让过去数十年间在中国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重度依赖燃油车的传统合资品牌若不加速转型跟上电动化发展趋势,将面临很大的市场挑战。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稳定在50%以上。1-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598.6万辆,同比增长22.4%,市场份额达53.1%,上升了5.9个百分点。
相较之下,外资品牌普遍出现份额下滑,尤其是日系品牌,在华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0%跌至14.9%。
在自主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的背景下,广汽丰田打响了合资品牌降价第一枪。今年2月,广汽丰田官方宣布纯电车型bZ4X限时直降3万元,售价门槛低至16.98万元起,这一价格甚至低于一些中国品牌的同级纯电产品。
彼时,广汽丰田方面曾公开表示:“我们希望能够真正让利消费者,抢占市场份额,打响了合资降价第一枪。”
不过大幅降价未能提振销量。官方数据显示,广汽丰田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为45.28万辆,同比下滑9.48%,其中电动化车型销量为13.77万辆,占比30.4%,同期中国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2.4%,意味着广汽丰田的电动化转型速度仍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不止是广汽丰田,随着汽车行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以传统燃油车为主的合资汽车品牌由于电动化产品的滞后,销量不断下滑、产能过剩的压力也来越大,不得不通过裁员、减产,甚至临时停产等方式来度过转型的阵痛期。
今年5月,福特中国被曝裁员。对此,福特中国回应称:“对于福特汽车来说,中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市场,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在华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始终不变。公司正在打造一个更加精简、灵活的组织结构,将资源投入到具有优势的核心业务上,努力实现在华业务目标。”
7月12日,广汽三菱官方发布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称受市场转型影响,销售远未达预期,该公司于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并将根据实际情况优化人员结构。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大潮下,随着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企业的崛起,以燃油车为主销产品的传统合资品牌,其压力越来越大。
6月,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全线同比下滑,仅有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和北京现代三家合资车企同比下降幅度在10%以内,东风日产、东风本田、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均同比下跌三成左右,神龙汽车更是同比下跌67%。
反观国产自主品牌,6月份乘用车销量高达120.5万辆,同比增长21.2%,市场份额增长为53.1%。
1-6月,仅三家合资车企的累计销量同比实现上升,分别是一汽丰田、北京现代和江铃福特,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正因为销量持续下滑,使得一些合资企业面临产能闲置的压力,不得不靠裁员、放假、临时停产来缩减产能,未来只有通过降本增效、优化生产能力,加快新能源产品投放,才能保住市场份额。
实际上,在中国汽车市场,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尚未实现盈利,因此并不能说合资车企已经完全落败。如今,大部分合资车企已经密集攻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并重新定义了产品指导价格。这些合资企业一方面下调燃油车定价,进一步加强基盘市场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新能源产品给出突破性定价,意图打开市场局面。
有分析人士指出,假以时日,合资车企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追赶上来,真正的竞争才正式开始。毕竟,“大象转身”需要时间。
责任编辑:刘德宾
国防部: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筹备进展顺利
3月28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记者:今年1月,新闻发言人曾表示中美两军正就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保持沟通协调。请问目前进展如何?今年中美两军还将举行哪些活动?北京日报2024-03-29 02:53:220000这位鲁迅“狙击手”走了,他说改革必须借重鲁迅
6月9日,99岁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研究专家王景山去世;6月15日,曾任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的杨义去世。一周之内,鲁迅研究界失去了两位著名学者,让沉寂的鲁研界引起关注。改革开放之初,鲁研界曾出现“四代同堂”的盛景,带来了鲁迅研究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有一些人提出质疑,认为本本书都讲鲁迅,“全是鲁货,大有非鲁迅无杂文可言之势”。中国新闻周刊2023-07-18 12:59:430000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局地可达40℃以上
中央气象台6月9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6月9日白天,内蒙古西部、新疆沿天山地区和南疆盆地、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西部和南部、山东大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有35~36℃高温天气,其中,新疆北疆沿天山地区和吐鲁番盆地、河北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中东部、安徽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40℃以上。防御指南: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央视2024-06-09 09:49:430000港股龙年开年三连阳 涨出久违牛市的味道
来源:中国基金报中国基金报记者郭玟君2月16日,港股龙年开年连续第三天上涨,且涨幅显著扩大。港股龙年三连阳,涨出久违牛市的味道!截至收盘,香港恒生指数今日涨2.48%,报16339.96点,本周三个交易日累计涨3.77%;恒生科技指数今日涨3.71%,报3342.73点,本周大涨6.89%;恒生国企指数涨2.73%,报5558.86点,本周上涨4.78%。新浪新闻综合2024-02-17 15:19:180000“10万元买8套房”,鹤壁会是下一个鹤岗吗
澎湃特约评论员朱昌俊又有一座“鹤字头”的城市因为房价火了,这次不是鹤岗,而是河南小城鹤壁。近日,“10万元买8套房”的消息,让鹤壁冲上热搜。相关报道显示,一名网店经营者最初为寻找仓库,先后在多个城市购入低价房产。在鹤壁,他曾买下八套房产,总计花费十万元,最便宜的一套才1000元。澎湃新闻2023-05-16 17:18: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