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54

今天我们该怎样教孩子读名著

诺哈网2023-08-01 11:26:390

(图片源自网络)

题在前面

教师的价值就在于,让每一节课都焕发出真正的语文味道,让孩子在这样一种挑战性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发展其语言,训练其思维,锻炼其能力,提升其素养,然后让兴趣演绎成习惯,让孩子从课堂走向课外,获得真正自我生长。

——彭荣辉

今天我们怎样教孩子读名著

——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课文为例

关于阅读的重要,在今天这个时代,已然毋庸置疑。但有个问题,不可忽视。就是一提起课外阅读,或是读课外书,我们总习惯给孩子建议,让他们多读读经典名著。所谓经典名著,就是在历史上或是在现实中有一定影响力的著作。既然这些著作能够产生一定社会影响,那么必然意义非凡,所以,让孩子阅读本无可厚非。然而,现实的情形是,我们常常疏于方法的指导,而让孩子出现畏难情绪,甚至于常常孩子才翻开几页直接就束之高阁,从此敬而远之。

奇怪么?不。毕竟是经典名著。所以今天这些著作能够为世人称道,被广为传播,一定是经过时间的洗礼,被实践一再证明是值得一读的东西。说到此处,必须敲黑板划重点:经典名著一定是经过时间的洗礼,被实践反复检验过。如此便不难理解:由于年代不同,不只是作品所反应时代的生活与今天孩子们的生活大相径庭,单是作家的言语表达,也常常表现出与今天人们的大不相同。尤其是古典名著。如果还是外国名著,孩子们阅读也许会更有困难。毕竟国人的审美情趣,以及作品本身所描写的人情风俗,也与国外大不相同。

所以,如果要刻意引导孩子阅读经典名著,并借以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中积成良好品性,提升其语文素养,有效的方法指导一定必不可少。如下,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为例,略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方法一:品味精彩故事

《草船借箭》选自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故事人物众多,一会儿是周瑜,一会儿是诸葛亮,再过一会又是鲁肃和曹操,来来去去,你上我下,我下他又上,走马灯似的,看得人眼花缭乱。故事情节也较复杂,一会儿是周瑜和诸葛亮商量军事,一会儿诸葛亮向鲁肃寻求帮助,让兵士们做借箭准备,再过一会儿曹操又出现,命令他的弓驽手们不要轻易出兵,只管向江中放箭。人物也好,情节也罢,节奏快,转换多,稍不留意,孩子们就会晕头转向。怎么办?教给孩子品味精彩故事的方法。

怎么回味精彩故事呢?读到印象特别深刻的故事,要习惯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练习用自己的话完整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不必急于求成。不妨化整为零,先搞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任务分解之后,孩子们便有了抓手。为什么要借箭?怎么借箭?谁向谁借箭?借箭的结果怎么样?理清思路,孩子们会一下子豁然开朗。完全没有必要抓耳挠腮,逐段阅读,一段一段读明白就是。于是,只要稍作思考,便会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即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军中缺箭为借口,用短期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并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经过是:诸葛亮在鲁肃的帮助下,积极做借箭准备,然后巧用草船向曹军借了十万多支箭,如期完成“造箭”任务;结果则是:周瑜得知诸葛亮借箭的经过,连称诸葛亮神机妙算,感叹自己不如诸葛亮。

至于故事的主要内容,只要将刚刚提炼的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串起来,就可以很容易说明白说清楚。如此这般,便可称之为“品味精彩故事”。试想,孩子们读完,不论谁来,不管谁问,只要他们觉得这个故事好玩、有趣,或是印象深刻,感受不一般,他们就能信心满满告诉人家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很轻松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这会不会很有成就感?这即意味着,只要他们读过,只要他们愿意、喜欢,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可以将自己所知道的故事大致情节很轻松说出来或是写出来。如此这般,故事便因分享而增值。而这份喜悦和快乐,是不是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成为他们在阅读名著这条路上继续向前的动力源泉?

方法二:认识经典人物

可是,光让孩子们懂得将自己喜欢的、自以为好玩有趣的或是印象深刻的故事找出来,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它的主要内容,对于阅读经典名著来说,还远远不够。因为名著的精彩,其实不只是精彩的情节,还有生动的人物刻画。所以,阅读经典名著,还要引导孩子们认识经典人物。

一部好的名著,总是形象鲜明的人物众多。以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为例,其中妇孺皆知且耳熟能详的,便不胜枚举。譬如《水浒传》中就有一百单八将,武松、林冲、鲁智深、宋江……譬如《西游记》中就有师徒四人和大小各路神仙、各种妖魔鬼怪,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譬如《三国演义》中单是蜀国就有很多极好的人设,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黄忠……譬如《红楼梦》中更是群英荟萃,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那么,这些人物具体又有怎样的个性呢?这就需要教给孩子们体会人物形象的方法。

以《景阳冈》为例。这篇课文选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武松在阳谷县一个名叫“三碗不过冈”的酒店连喝十八碗酒之后,乘着酒兴上了景阳冈,途中路遇猛虎,赤手空卷将其打死,然后拖着疲惫身躯挨下冈子的故事。故事很精彩,可谓一波三折。但更精彩的,是武松这个人。那么,具体武松是个怎样的人呢?可引导孩子们结合课文具体内容用心体会。

记人离不了写事,离不了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作为世人皆知的英雄,孩子们自然很快就找到武松打虎一段的动作表现,面对老虎的致命三招——一扑、一掀、一剪,武松一闪、一闪、又一闪,很轻松躲过。之后,老虎故技重施,武松循着规律,有效出击,即便匆忙中将哨棒打断,但仍旧很快做出反应,顺势将扑过来的老虎按在地上,然后手脚并用,将猛虎打死。这是什么?当然是勇敢机智的表现,当然是武艺高强的表现。然而,有趣的是,作者写武松,不仅写了他光辉灿烂的一面,还写了他不太光鲜亮丽的另一面。

“叫道”,这是武松刚露脸时的表现。等到喝了三碗,店家再也不来筛酒,武松的反应则是“敲着桌子叫道”。店家出来解释原委,但武松坚持“再筛三碗来我吃”,甚至还怀疑店家要对他使“蒙汗药”。别人喝了三碗即不过冈,他喝了十八碗不听店家劝阻还要执意过冈,并直呼店家“要谋我财,害我性命”。人在江湖,多点小心无可厚非。可是,上了冈眼见着官府的印信榜文方知店家所言非虚,却又硬着头皮坚持上冈,理由是“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这期间,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应有尽有。于是,一个粗鲁莽撞、刚愎自用、死要面子的武松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读一本名著,认识许多经典人物,能够结合具体内容清楚说出他们的性格特点,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对初涉名著的孩子们是不是又一挑战和进步?

方法三:领悟优秀表达

语文学习,是以教材为例子,教会孩子读书、说话和表达。名著的精彩,不仅教给孩子很多精彩故事,让孩子认识许多的经典人物,还在于它有数不胜数的优秀表达。

以《猴王出世》为例。这篇课文选自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主要讲述的是石猴出世,以及之后因为帮众猴寻得山涧源头,找到一个可供众猴安身之所,众猴拜他为王。虽只一回仅四个自然段,但细细推敲,却有很多表达方法可供孩子反复推敲和学习借鉴。

如第一段“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写石猴出世之后的日常活动,三个分句,句式短小,节奏明快,上下、前后对仗极为工整,一方面写出石猴的自由自在、逍遥快活,一方面也写出它的活泼可爱、天真快乐。

又如:“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请留意,这里特别强调了“连呼了三声”。如果说刚刚还是直接写石猴的行为表现,属于直接描写、正面描写,那么此处便是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干嘛非得“连呼了三声”?显然是要突出这个举动的风险极大,以至于那么多顽劣成性的大小猴子都无一只敢跳出来。以众猴的沉默来反衬之后石猴的“应声高叫”,这叫什么?艺高猴胆大,石猴敢作敢为是也。

再如,第四段“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看似并不连贯的动作,但经作者一字儿排开,毫不拖泥带水,兀自形成一种不凡气势,可谓一气呵成,写出众猴的活泼可爱与顽劣天性。

诸如此类的优秀表达,在名著中随处可见。如果我们教给孩子细细咀嚼,从具体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的领悟方法,何愁孩子不会学以致用,将阅读与表达建立起关联,习得更多的表达技巧,慢慢养成习惯,逐渐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三种思考只为引导孩子阅读名著的方法,是有效引导孩子阅读名著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一种技巧,切不可本末倒置,在教学实践中只为品味而品味,为认识而认识,为领悟而领悟。其实,不论哪一种方法的指导,对于孩子们,都是一种挑战。教师的价值就在于,让每一节课都焕发出真正的语文味道,让孩子在这样一种挑战性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发展其语言,训练其思维,锻炼其能力,提升其素养,然后让兴趣演绎成习惯,让孩子从课堂走向课外,获得真正自我生长。

一等父亲,二等教师,三等写作者。无所谓追求,简单生活,简约工作,致力于做更好的自己,做尽可能多的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