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就有成长的动力和上进心,父母的作用在于激发这种动力
孩子成长的动力由自身而来,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自律。只要他们与最深处的自我联结起来,凭着内心无比广阔的资源,他们的上进心就会超越我们的想象。我们在孩子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帮助他们发挥出与生俱来的潜力,实现独一无二的自我。
——《家庭的觉醒》
今天一个家长在网上给我留言,说,一个孩子能懂得什么叫尊重吗?你跟他谈尊重,有什么用呢?他要是懂那他就不是孩子了。
我没回复他,因为即使我回复了,他也不会理解的。
这样的家长需要有一天自己去顿悟,但到了那个时候,和孩子的关系也应该是挺危险的了。
孩子当然懂得什么叫尊重,一个两岁的孩子,就能看懂你的表情,你对着他大吼大叫,他马上就会伤心难过,这一点,我想只要是认真观察过孩子的家长就能明白。
爱、尊重、关心、理解,这些都是人天然需要的情感,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需求都是一样的。



很多人都说孩子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是一片空白,其实不是的,我更喜欢的一种说法是,孩子是一粒种子,他自身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蓬勃的能量。
看看我们的孩子学走路的过程就知道了。
一岁多的孩子自然就会走了,谁刻意去教过他学走路呢?没有吧?而且,只要你认真观察过,就会发现,孩子非常锲而不舍。
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倒,再爬,好像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摔倒了就不再学走路了吧?
据说,每个学会走路的孩子,都要经历上千次摔倒才能成功。
这个过程就是很好的克服困难的过程,是孩子自身成长的有力证明。
可为什么,在后来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孩子就知难而退畏缩不前了呢?
是因为我们家长的控制欲。



孩子学走路的时候,我们家长都表现出了极大的鼓励和耐心,手把手地扶着,当孩子迈出第一步,大人会高兴地拍巴掌,这对孩子是个极好的反馈,孩子看到父母是在真心为自己而高兴,他也会走得更有劲儿。
没有一个家长会说,你看你走得那个笨样,你就不是个走路的料,你看看人家谁,比你还小呢,走得比你好多了,你真是个笨蛋!
可在学习上,上面这些话有几个家长没说过呢?有的家长甚至每天都在说,当这样的评价每天都渗透进孩子的大脑中,孩子就自然地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自己就是笨,学习就是不如别人。
慢慢的,学习上遇到困难就开始逃避,于是成绩就越来越差。



《家庭的觉醒》中说,
孩子成长的动力由自身而来,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自律。
只要他们与最深处的自我联结起来,凭着内心无比广阔的资源,他们的上进心就会超越我们的想象。
我们在孩子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帮助他们发挥出与生俱来的潜力,实现独一无二的自我。
每个孩子天生都有上进心,都知道做错了事情会羞愧,都对学习充满兴趣,之所以后来变了,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控制太多了。
孩子做错了一件小事,我们批评他,惩罚他,甚至打骂他,让他原本的羞耻之心变成了恨意。
谁不会犯错呢?孩子犯错很正常,他做错了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知道下次要改正。
学习上也是一样,本来孩子都是爱学习的,都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可当他不停地问为什么的时候,你粗暴地打断他,让他不敢再问。
他全身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一次又一次地打扰他,分散他的注意力。
在他的理解能力还没达到某个水平的时候,你骂他笨,说他不是学习的料,平时不跟他聊天,一说起来就是批评和指责。
在这样的挖苦和讽刺下,孩子真的变得越来越笨了,学什么都很慢,甚至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现实中许多家长都把命令当作对孩子的教育,动不动就让孩子做什么,还说是为了孩子好。
如果真的是为了孩子好,那就放下你的命令,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听听孩子的意见,耐心地和孩子坐在一起听他说话,他想做的事情,只要是在安全的范围内,尽量支持他,让他发展出独立的自我和人格,成为一个内心强大有主见的人。
至于学习上,更不要采取填鸭式的教育,而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他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因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让孩子爱上学习,是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很重要的一项功课。
孩子身上有这些特点,是有出息的征兆,父母别扼杀在摇篮里
在当今社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然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些父母会过于关注孩子的差异和缺点,以至于忽视了他们的特点和优势。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潜力和天赋可能会被埋没,从而错失发展的机会。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孩子身上表现出的特点和征兆,以便父母们能够更好地发现、理解和引导孩子成长。一、好奇心强好奇心是孩子自然的本性之一。诺哈网2023-08-20 10:20:350000父母读懂这19张图,孩子更有松弛感
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牛妈说:如何让孩子有松弛感?一个孩子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即便你看到他是迎难而上的、是不折不挠的,是把别人装在心里的,他都是很有松弛感的。诺哈网2023-08-27 17:17:020000为什么要对孩子好一点?看了会落泪
|萍|语|文|PINGYUWEN这世界那么多人音乐:HandsomePilot-纯音乐作者〡萍静的萍首发〡萍语文我们都有孩子,有的孩子展翅高飞了,有的孩子还在身边叽叽喳喳。若干年以后,当他们走了很远的路,吃过很多的苦,回望家,是甜蜜还是苦涩?时光飞逝静悄悄,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好?六个理由够不够?你对孩子好他们的回忆就美好诺哈网2023-09-02 10:30:170000因吃同学一口蛋糕,妈妈逼儿子喝50ml油催吐引热议,错的到底是谁?
这是阿呆爸第802篇原创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扁舟01.最近,网上的一段群聊对话截图上了热搜,才看几行,就让人有些窒息。事情是这样的:幼儿园儿童节搞活动,一个孩子的妈妈提供了蛋糕。正当其他家长表达感谢的时候,一位妈妈却认为,孩子吃到的蛋糕是植物奶油做的,需要50天才代谢出去,非常不健康。诺哈网2023-08-27 15:35: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