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报矿工死亡瞒报事件调查处置情况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23年6月29日中国新闻周刊刊登《山西代县矿工死亡瞒报事件调查》报道后,我省立即组建由省纪委监委、省公安厅、省应急厅等部门参加的联合调查组进驻忻州市代县,依规依纪依法对代县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精诚矿业)矿工死亡瞒报事件进行提级调查处置。
调查组深入开展线索收集、取证和核查工作,赴陕西、四川、重庆等地和省内相关县(市、区),调查走访遇难矿工的家属、亲友、工友等200余人次,制作证人询问笔录150余份,调取相关部门和企业资料200余份,查阅精诚矿业相关证据资料40000余页。目前有关问题基本查清,现将调查处置情况通报如下:
一、关于反映精诚矿业瞒报生产安全事故和矿工死亡的问题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从2007年至2022年“9·1”滑塌事故发生,精诚矿业有30多名矿工因生产安全事故死亡被瞒报。
调查组对精诚矿业2003年8月成立以来近20年间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了起底式核查,经查明,到2022年发生“9·1”滑塌事故前,精诚矿业先后瞒报生产安全事故40起、死亡矿工43人。其中,报道所附的17人名单和提及的1人,全部查实。
经查,精诚矿业在不同矿洞组织开采作业,单个矿洞一般3至5人,发生亡人事故后,矿企封锁消息、隐匿不报,并把遇难矿工家属分别安排在外地单独谈判,通过威逼利诱、私下达成高额赔偿、签订“封口协议”等方式,蓄意逃避责任、逃避处罚、逃避惩处。
二、关于反映精诚矿业弱化安全生产责任和违规生产的问题
调查组查明,精诚矿业存在层层转包、挂靠资质和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以收取承包人安全押金了之,以包代管、只包不管。承包人生产组织技术能力不足,人员流动性大,没有进行全覆盖的安全教育培训,没有按照安全要求和设计方案进行开采。2022年全省非煤地下矿山停产停建整顿期间,精诚矿业一采区实际控制人王某某,在未通过安全验收、未办理合法手续情况下,以治理采空区名义,擅自组织开采作业,违规在排土场内建设干选厂并进行选矿作业。在“9·1”滑塌事故前的1至8月,共违规违法开采矿石260.7万吨。此外,精诚矿业在治理采空区时,将工程发包给某工程公司,实际由熊某某、张某某、罗某某组织三个工队施工,其中罗某某又将工程分包给纪某等工队。总包、分包精诚矿业采矿业务的人员组织的施工队,均没有相关施工资质,由总包、分包负责人挂靠在有资质的单位,再以挂靠单位名义承接业务,安全生产责任在层层转包、分包中没有得到落实。
三、关于反映精诚矿业承包人涉黑涉恶的问题
调查组查明,2004年初,精诚矿业承包人金富军开始涉足代县铁矿开采行业。2006年至2018年期间,金富军先后承包代县多个铁矿开采业务,通过分包矿洞、投资入股、找活干、包食宿、给钱花等手段,先后将老乡和部分当地人笼络在身边,主要通过承包矿山交易、强迫交易、开设赌场等手段攫取钱财,形成了以其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共涉及故意伤害、敲诈勒索、寻衅滋事、强迫交易、故意毁坏财物、开设赌场、非法存储爆炸物和不报、谎报安全事故8项罪名17起犯罪事实。其中,2014年9月13日,代县双羊铁矿二采区发生山体滑塌,金富军工队4名矿工被困后死亡。在组织救援期间,金富军等人向事故救援组隐瞒亡人事故真相,虚假报告只有一名矿工死亡,并私下与4名遇难矿工家属达成赔偿协议。2019年6月,金富军等人因涉嫌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被忻州市公安机关依法逮捕。2020年6月,金富军被忻州市公安机关以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立案侦查;2021年12月,被忻州市忻府区法院一审判决有期徒刑22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22年5月,忻州市中级法院终审维持原判。
四、关于反映监管部门履职不力的问题
调查组查明,属地监管部门没有对精诚矿业进行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未及时发现和彻底查处矿企瞒报行为。精诚矿业瞒报事故发生最多的2018年,根据代县监管部门年度执法计划,应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安全检查,但全年只有2次检查记录和1次复查记录,除第1次检查发现5条问题外,后续检查、复查均未发现问题。2022年,监管部门登记相关检查复查记录15次,发现问题30条。但30条问题整改蜻蜓点水,既没有现场查核,更没有效果反馈,纵容了精诚矿业的非法违规行为屡次发生。
五、对瞒报事件的初步处置情况
调查期间,应急管理部门依据相关规定,已注销代县精诚矿业一、二采区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初步认定精诚矿业已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省委、省政府决定依法予以关闭,给予主要负责人潘某某、王某某终身不得担任非煤矿山主要负责人的行政处罚。
在调查中,对瞒报事件的责任追究已同步开展,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包括精诚矿业主要负责人潘某某、王某某在内,涉嫌不报安全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28名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纪检监察机关正在深挖彻查瞒报背后存在的权钱交易、利益输送、失职渎职等腐败问题及“保护伞”。截至目前,已对16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公职人员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对上述犯罪嫌疑人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公职人员,将依规依纪依法处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省联合调查组
2023年7月30日
责任编辑:崔理斯
李鸿忠南下调研,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地方?
撰文|蔡迩一据央视报道,4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在浙江、上海调研。这是李鸿忠履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首次赴地方调研。央视还披露了李鸿忠调研的现场画面:在调研期间,李鸿忠强调,“努力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几个细节值得一提。第一,李鸿忠选择调研的地点,是浙江和上海。在上海调研期间,他去了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北京青年报2023-04-22 21:26:440001中乌(兹别克斯坦)签署政府间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协议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10月17日,中国政府授权代表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授权代表能源部部长茹拉别克·米尔扎马赫穆多夫在北京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的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拓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关配套电网新建和改造、技术装备、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责任编辑:刘德宾0000冒犯民族感情该不该入罪入罚?这件事和你息息相关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冒犯民族感情该不该入罪入罚#?]这件事和你息息相关。一部法律修订草案,正在引发一场持续升温的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9月1日开始在中国人大网征求意见,到7日晚上,已经有超4.4万人参与,意见条数超5.1万条,可以预见,未来还会增加,因为对草案第34条的争论,会引来公众更加广泛的关注。新浪新闻综合2023-09-08 13:54:200000ETF再扩容 机构持仓规模不断攀升
证券时报记者余世鹏在政策持续呵护、供给持续增加的背景下,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发展正驶入快车道。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8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快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其中包括放宽指数基金注册条件,提升指数基金开发效率,鼓励基金管理人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在政策的鼓励下,华夏、易方达、汇添富、华宝等多家基金公司同时上报了多只主题ETF产品。0000马来西亚宣布对华免签,中方表示欢迎
11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10月24日,中方宣布对马来西亚实行单方面的免签政策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26日表示,马来西亚将从12月1日开始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证的便利措施。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11-27 15:55: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