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联读PPT 教学设计】(何美菊)
关注我们
拉到文章末尾
查看本文ppt word文档获取方式
遇语文
教育/阅读/教学/写作
悲剧的生命呈现与价值
---《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联读
课件展示
教学设计
悲剧的生命呈现与价值
——《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联读
【设计思路】本单元所选的三篇戏剧作品都是伟大的悲剧,而一提到“悲”,总会想到“悲伤”、“悲哀”、“悲愤”、“悲悯”。其实作为“艺术皇冠”的悲剧,“是人类崇高的生命力之体现,是人类心灵的归宿”。这节课,我设计单元主题教学的群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梳理并总结出《窦娥冤》与《雷雨》《哈姆莱特》三篇悲剧性征的异同,感受悲剧人物在困难和逆境面前勇于反抗以及为正义献身的追求,领悟悲剧人物身上呈现出的生命张力,进而引起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和思考。因此,以“悲”为课眼,通过“谁悲?为何悲?悲的根源为何?悲的价值如何?”的课脉,引导学生总结出该类文的人物形象与写作审美价值。同时,循序渐进,由特殊到一般,引导学生归纳出“悲剧的生命价值”这一文类思考与认识。【教材分析】《窦娥冤》与《雷雨》《哈姆莱特》三篇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阅读课文为戏剧鉴赏性阅读与交流的文本,其人文主题为“悲悯与良知”。《窦娥冤》属于元杂剧中的“本色派”作品,表现剧作家在窦娥身上寄托的反抗情感;《雷雨》在刻画人物时避免了脸谱化和扁平化,用多个细节展示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理解鲁侍萍的坚强与软弱;《哈姆莱特》写王子哈姆莱特拥有高贵的理想,却不得不面对人性堕落、良知泯灭的黑暗现实,剧作家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崇高的理想和对现实的批判。
【教学目标】1.品读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理,分析悲剧人物形象特点;2.思考、总结“窦娥之悲”、“鲁侍萍之悲”、“哈姆莱特之悲”的根源;3.感受悲剧人物在困境面前勇于反抗及为正义献身的追求,进而引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关注。
【教学重难点】1.探究经典悲剧之悲的根源;2.感受从悲剧人物身上引发的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关注。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一、导入何为悲剧?有人说悲剧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惋惜无奈,有人说悲剧是“洪水冲垮家园,生命丢失”的痛苦无助,还有人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到底何为悲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悲剧的世界,感受悲剧作品的意蕴与价值。(设计意图:以教学主题词悲剧导入,开门见山,引人思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教学的深入推进助推铺垫)
二、披文以入情,揭秘形式秘妙活动一:悲之形——走进悲剧的世界问题:结合《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文的情节、语言及阅读体验,概括剧中人物(窦娥、鲁侍萍、哈姆莱塔)的人生遭遇及形象特点。戏剧人物形象特征人生遭遇(冤和怨)文中依据特点
窦娥
鲁侍萍
哈姆雷特
【学生活动】阅读三篇选文,熟悉剧情,抓取重点文段,品味语言,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命运,进而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明确】《窦娥冤》通过高度凝练的故事情节,将窦娥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且运用贴合人物身份的唱词、说白,塑造了一位善良、孝顺、正直、刚烈、敢于反抗黑暗社会的女性形象。如最典型的【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地也,你”好歹难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可见窦娥对神权的大胆怀疑与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官府、黑暗统治的控诉与否定,具有强烈的反抗性。《雷雨》通过个性化、动作性、潜台词的语言,生动展开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塑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代表鲁侍萍,勤劳、善良、忍受欺辱与压迫,但又顽强、刚毅、有尊严、安分、信命的下层劳动人民。如鲁侍萍与周朴园再相见时的对话“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我今天没想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看出鲁侍萍在痛苦中挣扎,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命运的愤懑与平。《哈姆莱特》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外在矛盾冲突以及由此推动的内在矛盾冲突)(经典旁白),去表现一个伟大的事业承担在一个不适宜胜任的人身上,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身上,所以他忧郁、延宕。如经典旁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在危机关头,忧郁的王子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而在他的富于哲理的思索中,闪烁出了思想家的光辉。(设计意图:重点阅读,品戏剧语言,感受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所展现的性格特征。通过对问题的解读,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潜台词、个性化语言,揣摩人物心理,进一步明晰悲剧人物不幸遭遇的冤和怨,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同时理清文章脉络,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奠定基础。)
活动二:悲之因——感受经典的悲剧问题: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结合窦娥、鲁侍萍、哈姆莱特这三个人物思考、讨论:他们身上有价值的东西是被什么毁灭的?给谁看?看什么?戏剧人物被什么毁灭给谁看看什么窦娥
鲁侍萍
哈姆雷特
【学生活动】分角色阅读选文,圈化文章的关键词句。学生思考讨论后展示,师生交流后明确。①有价值的东西——他们本身以及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窦娥:善良、孝顺、正直、刚烈鲁侍萍:善良、勤劳、顽强、不屈哈姆莱特:有崇高理想、有抱负、具有人文主义精神②被什么毁灭的——窦娥:邪恶的社会、暴虐的官府鲁侍萍:封建家长制、阶级压迫,命运哈姆莱特:延宕的性格,社会的混乱③给谁看——“当权者”、“荒唐者”、“时代”、“社会”、“读者”④看什么——社会的腐败、命运的不可捉摸、社会混乱给人造成的痛苦与折磨、个体的性格不健全导致的毁灭性后果……总结人物悲剧的根源:《窦娥冤》善良的窦娥却落得被处斩的命运,一是社会悲剧,贪官污吏草菅人命,抗争必然失败。二是个人悲剧,假恶丑战胜真善美,高利贷剥削、流氓地痞横行,善良被迫害。《雷雨》一是封建门第观念(封建家长制权威造成她的失子流离);二是资产阶级周朴园的冷漠、自私、虚伪、专制是直接原因;三是命运的不可捉摸,在侍萍身上还存有宿命论的思想。正如曹禺《雷雨·序》中所说“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是自己来主宰着。受着自己――情感的或理解的――的捉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机遇的或环境的――的捉弄。”《哈姆莱特》主观原因: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身上寄托着人文主义思想;也是个人主义者,孤军奋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这后期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文艺复兴晚期特定时代的悲剧。另外,性格决定命运,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现在一般用“哈姆莱特”来比喻那些遇事犹豫不决、顾虑重重的人。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比还过于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因此,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设计意图:细读文本,紧扣教学目标,视野由文本内部扩展到文本全局,要完成这一问题的思考探究,需要对人物形象、遭遇有充分的认识,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才能真正认识经典悲剧的伟大。)
活动三:悲之义——体会悲剧的价值拓展引入文学理论层面对悲剧内涵的阐释①亚里士多德:“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②黑格尔:“悲剧作为艺术美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类崇高的生命力之体现,是人类心灵的归宿”③朱光潜:“悲剧化悲痛为快乐,把悲观主义本身也变成一种昂扬的生命力感。”④李咏吟:悲剧和喜剧并不是文体形式,而是人类生存的演绎方式,是生存的情感冲突与意志冲突在戏剧中形成的功能价值形态。我们承认,悲剧作为一种艺术类型,它的功能就是直接表现生命存在者的痛苦生存。【问题】尝试从“悲剧的价值”角度用一句话概括上面的观点。怎样理解所概述的观点?【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后交流展示明确:悲剧通过模仿我们的现实生活,来引发我们的怜悯和恐惧,从而把悲观、痛苦的体验转化成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命力感。悲剧所演绎的就是我们(人类)的生活,他们的遭际虽不会完全,但也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比如:窦娥所遭遇的社会不公,鲁侍萍被命运捉弄,哈姆莱特性格的“延宕”、个人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碰撞等。通过这些悲剧性事件与悲剧性境遇的展现,唤醒观众(我们)的悲痛、悲悯以至崇敬的感情,从而激发起潜流在人们灵魂深处的良知,进而形成生命认知的自我警醒或情感震荡。“任何一位观众只要真正被悲剧人物的行动及其崇高精神所吸引,他一定会沿着悲剧的作品所设置的方向,将自己的思想情绪和道德判断倾注其中。当你在为之哀伤为之悲痛的同时,你的思想感情就会出现一个瞬间超越的感觉,你就会在精神上获得自由,而且是使内在情感和整个精神状态受到净化的审美自由。悲剧审美价值的本质就在于这种超越性。”——《文学价值导论》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在三篇选文联读过程中,让学生走进人物,与人物、作者对话,思考不同的悲剧内容同样的美学价值。)
三、作业——以评促感促学,巩固提升飞跃悲之评——经典悲剧与现实境遇良知与悲悯是人崇高心灵的体现。拥有良知与悲悯之心,社会才更加崇德向善,才更加温情缱绻。请以“悲悯·良知”为话题,选取社会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核心议论文段(包括观点句、阐释句、事例句、分析句、结论句),表达你对生命价值的关注与思考。(设计意图:“审美鉴赏与表达”核心素养的实施最终将落实到言语表现上,结合本单元人文主题“悲悯与良知”,以生活事件作为材料,既突出实用性,又突显时代感,以评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提升文学鉴赏经验。)四:板书设计
作者介绍
何美菊: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对教育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认为做教师的最大快乐就是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成功。
教育理念:教育是农业,要让生命在场。
曾获奖项:
2021——2022学年度上街区课堂达标评优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青年教师课堂展评一等奖
2020年 郑州市上街区“文明教师”
2020年 郑州市上街区“青年教师作业设计大赛” 一等奖
2020年 郑州市上街区“书香三八征文”活动 一等奖
2019年 郑州市“创客教育校本课程成果”评选 二等奖
2019年 郑州市上街区“第五届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 一等奖。
23一个词根port,秒记16个高考单词
造词理据词根port的意思是是“引导,越过”与*per-(1)相关的动词词根,构成介词和前动词,基本意思为“向前,通过;在…前面,在…之前”等等。造词方式象意造字。P表嘴,比喻指入口、河口、通道,这里把“入口”作为“前面“,也借指”通过”。考研同根词造字方式,考研同根词中有配图点击查看:考研同根词88-part/parc/pars/port(这里port是拼写形式相同的非同根词)诺哈网2023-08-13 09:47:000000做真题学化学-2023年新高考湖南化学卷第13、14题
做真题,学化学,带你畅游化学知识海洋,掌握化学内在逻辑规律,满分高分不是梦。第13题考查化学平衡及移动;第14题考查催化反应过程。13.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H4和一定量的H2O,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CH4的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诺哈网2023-08-25 21:55:320000高考生物常考概念小结修订(带答案)
高三年级生物常用概念总结(必修选修)1.糖类中的纤维素_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淀粉和糖元分别是植物和动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之一,脂质中的磷脂主要用于生物膜结构的组成,蛋白质通常不是(是或不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量来源是ATP(三磷酸腺苷),生物体储能物质是脂肪,最终能量来源光能。诺哈网2023-08-03 12:16:420000高考数学考前冲刺读本
1.要注意时间,合理分配每道题的时间。2.复习时要做足题目练习,熟悉题型和解题方法。3.注意审题,读清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解题时要有条理、严谨。4.审查答案,再查阅一遍答题卡和题目,确保没有错漏。诺哈网2023-08-19 15:42:2500002023届高三1.5模作文讲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家国情怀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兼例文演示)
诺哈网2023-08-07 11:26: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