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又现40℃!体感温度似乎更高,到底有没有“高温低报”?
今年夏天真的是“热晴高涨”,还没完全进入盛夏,就已经热得屡屡破纪录。今天,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再次冲上40℃,南郊观象台35℃及以上高温日数累计达到19天,为1951年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高温炙烤下,不少网友认为气温远不止40℃,感觉在户外都快被“烤化了”。每到高温时,大家对于气温的讨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就有人怀疑气象部门“高温低报”,事实究竟如此吗?
气温是如何测量出来的?
气象部门所发布的“气温”,是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由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也就是说,天气预报每天说的气温,就是百叶箱内显示的温度。
而对百叶箱的设置环境是有明确、严格的要求的。人们手持温度计在马路路面、屋顶天台测得的温度,均不属于标准气温。
有研究显示,在同一座城市,阳光强烈照射下,柏油路面1.5米高度上的温度,可能会比百叶箱里测得的温度高4℃至5℃。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个别特殊环境下的温度测量极不稳定,只有全球统一标准的气温数据,才具备代表性、科学性、研究性。
体感温度的不同差异是怎么来的?
至于每个人觉得热或者冷,那指的是个人的体感温度,这通常会受到湿度、风速、是否有阳光照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甚至个人情绪也会影响对气温的“判断”。
比如说,即使没有达到35℃以上,只要气温在30℃左右、相对湿度超过70%,人体就会感到闷热、不适,甚至引发中暑。
而大家所说的“感受的温度比气象部门报的高”,这对大部分城市居民而言,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当然,这也充分体现出大家对体感温度预报的需求。
入伏以后还会更热吗?
还没完全进入盛夏,北方比南方还热,大家纷纷表示开了眼界。其实,北方的高温往往集中在初夏,而南方则在盛夏时段进入高温季。因此,当前我国正处于“北高温、南暴雨”的格局,后续南方降雨减弱,高温天气也会增多。
而入伏是温、湿度的一个总体概括,我国通常在7月中旬左右入伏,副热带高压北抬控制北方地区,出现无雨、高温、高湿的天气现象。
入伏后一般以“桑拿天”为代表,与现在的晴热、干热天气大相径庭。就人的个体感受而言,体感温度不仅和气温有关,还受湿度影响。“桑拿天”因湿度较高,身体排出的汗蒸发不掉,热量散不出去,此时人的体感温度也更高,就会感觉到闷热、易中暑。
气象部门提醒,未来一段时间,雨带将逐渐北移,北方地区将进入雨季,干热天气会随之结束,转入闷热天气。届时,高温天气的防范应从高温干热转为高温高湿,大家也应做好针对性的应对。
常州武进分尸案告破4名嫌疑人被抓获
来源:华商报近日,网传“常州武进发生一起分尸案”。8月15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可靠信源获悉,清洁工发现尸块后报警,案件当晚已破获。据网传信息显示,8月2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吾悦广场发生了一起分尸案,两名KTV女性工作人员产生矛盾,一名女子叫来其他男性帮忙,另一名女子在冲突中死亡,尸体被抛尸。新浪新闻综合2023-08-15 15:15:060000被咬女童200万元筹款风波:大病筹款平台再遭质疑
10月16日8时许,成都崇州市羊马街道恒大西辰绿洲小区内发生一起女童被狗咬伤事件。两天后,女童家属在筹款平台轻松筹上发起目标金额为200万元的筹款项目,用于女童的治疗。在短短5小时18分钟内,8.7万名爱心人士完成捐款200万元。新京报2023-10-31 20:30:550000上海蓝天救援队:4岁女童搜救因外部原因中止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0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上海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上海蓝天救援队”)10月7日深夜发布声明,对近期备受关注的“10.4临港新城海滩女童走失”救援事件进行分析和说明。0000新能源车纷纷降价,车险保费为何不降反升?
近年来,凭着低碳环保、使用成本低等优势,新能源汽车驶入千家万户。今年2月份曾有“1天内9家车企接连宣布降价”登上热搜,不过,与新能源车降价趋势相反,新能源车的车险保费却是一涨再涨。一边是新能源车主喊贵,投诉拒保、续保难;另一边,保险机构却也在喊亏。新能源车降价了,保费不应该更低吗?怎么不降反升呢?相比燃油车,新能源车险究竟贵在哪儿?“投保贵”“续保难”又应该如何解决?央视2024-03-27 21:48:480000官方通报种植户药材遭上百村民哄抢
来源:淮阳融媒10月31日下午,周口市淮阳区冯塘乡一药材种植户邱某某对种植的白术在第二遍收割进行到三分之二时,机械发生故障。附近村民误认为种植户第二遍已收割完毕,遂进地捡拾药材(药材二次收割完成后,种植户允许村民到田地内捡拾遗留药材已是多年来的习惯),种植户劝阻无果后报警,当地派出所民警迅速到场,劝导群众离开。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的服务和管理,切实保障农民和种植户的合法权益。新浪新闻综合2023-11-01 20:05: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