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休”农民工的难题
经济观察网 田进/文 4月底,在辞掉县城网吧两班倒的清洁工工作后,52岁的田平英开始了积极地失业自救。
对于只上过两年小学的她而言,就业选择范围十分有限,所能寻找的岗位基本集中于县城的服务业,包括餐馆服务员、夜宵店帮工或清洁工。因招聘软件所需要的注册过程就足以劝退她通过线上找工作的意愿,田平英寻找工作途径唯一途径就只能是每天游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寻找是否有张贴出来的招聘公告。
在寻找工作的一个月内,田平英深切地感受着当地县城招聘对50岁以上人群的不友好——18-50岁几乎成为了所有客房保洁、餐厅服务人员招聘的硬性指标,对年龄限制较低的夜宵店帮工、网吧清洁工则一般需要工作至凌晨。小餐馆的老板们也在给出比往年更低的月薪。
此后一个月,即使一再降低标准,她依旧一无所获。她清楚地记得,五年前,月薪1600元的超市清洁工或月薪2200元的服务员工作还可以挑着选。
疫情三年对容纳了近3000万人员就业的餐饮经历了肉眼可见的冲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餐饮收入相比2019年下滑2780亿。其中,2020-2022年,餐饮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6.6%、18.6%、-6.3%。
过去十年,田平英所在的湖南西部某县城陆续建设起三栋标准的大型购物中心,这里曾容纳了田平英和数百位服务人员的就业。也就在过去三年时间,其中两栋商业楼逐渐衰败,只剩下零星的培训机构和电影院在营业。
相比农村女性在服务业工作机会的缩减,农村男性在建筑业受到的冲击更为广泛。曾经,她丈夫6000元/月左右的工地活撑起了整个家庭的主要开支。近两年,村里包工头的反馈变成了“工地项目少,当地政府部门还拖欠着好几个项目的工程款。”
2022年,房地产业的低迷让百万级农民工被迫失业或转行。《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民工总人数增加了311万人的情况下,从事建筑业的工人减少325万人,为近五年来减少数量最多的一年。在农民工从事的六个主要就业中,建筑业农民工占比为17.7%,同比减少1.3%,在六个行业中减幅最大。
可是,做了近20年工作的丈夫除了苦力活似乎什么也做不了。因此,田平英丈夫的日常变成了多数时间闲赋在家,有零散的工地活就随时做。夫妻收入下滑的焦虑感开始在这个普通家庭弥漫,村里年轻人的就业现状进一步加重了焦虑。
她所能看到的周围现实是,曾经因从事塔吊司机、挖掘机司机、钢筋工,这些薪水较高的工作而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逐个披上了外卖骑手服装。仅在美团平台上,2022年活跃骑手数量相比前一年增长97万达624万,其中81.6%是来自县域乡村地区的农村转移劳动力。
今年年初,她22岁的儿子和六位同村年轻人驾车前往上海,梦想着找一份月薪过万的快递员或外卖员工作,一个多月辗转上海、杭州后,最终都铩羽而归。
让田平英们进城甚至去往大城市本应是个很好的选择。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将近60%,那时农村承载约80%的人口;2021年,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已经降到7%以下,但现在农村常住人口占比仍有35%以上。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曾用一位亲戚的亲身经历向经济观察报说明市民化的重要性——他的一位亲戚户籍在江苏农村,在那里,一个服务员岗位月收入2000元不到,如果驱车向东4个小时到上海,工作内容没有任何变化,月收入至少5000元,这是典型的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中外研究均表明,城市的生产力是农村的3倍—5倍。
但在近几年,中国城镇化的步伐悄然间在放缓。2019-202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加的百分点分别为1.02、3.29、0.83、0.5。农民工的流动半径也在持续缩减,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本地农民工增速已连续三年快于外出农民工。其中,2020年本地农民工比上年增加293万人,增长2.4%;外出农民工则仅比上年增加18万人,增长0.1%。
十年前,田平英曾和丈夫在浙江服装流水线上工作。从一开始,她和丈夫就认定最终将回湖南老家养老,浙江终究容不下日渐衰老的他们,他们租赁的也是工厂附近200元/月临时搭建的棚屋。在田平英工作的县城,房价约5000元/平,餐厅服务员工资约2500元/月。而400公里外的省会长沙,房价翻倍的同时工资却没办法翻倍,于是,坚守老家农村、每天骑车去县城工作成为了她最经济的选择。
从2009年开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由3.13开始呈逐年缩小的趋势,2022年为2.45(相当于一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同于2.45位农民可支配收入)这代表着近13年,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正在缩小。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提升与农民工的收入息息相关,工资性收入也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主要拉动力之一。2008年至2015年,中国农民工月均收入呈现了大幅上涨的态势,从1300元左右上涨至接近3000元。
但在2015年后,农民工的收入增速呈现了逐步放缓的态势,农民工收入增长明显低于城镇单位工资和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在2015-2021年的7年中,农民工收入增速每年都是最低。2022年农民工月均收入4615元,增长4.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速只有约2%。与城镇私营单位工资增速基本相当,远落后于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速。
在过去若干年时间中,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乡村消费也开始呈现蓬勃之势,在持续多年中,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都高于城镇。但疫情中,增速上的差距正在被磨平,2023年上半年,“下沉市场”并未表现出更强的活力。

因为收入的下滑,田平英现在进一步捂紧了钱袋子,她将家里添置办公桌和空调的计划无期限推迟。
6月22日端午节后,田平英在亲戚的介绍下谋得一份火锅店打杂工工作,月薪2400元,工作时间为“朝九晚九”、月休两天。虽然工作内容让她有点吃不消,但她对工作格外珍惜。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现在钱难挣,即使辛苦点,也不敢轻易辞职了。”
责任编辑:刘光博
最高法发布意见:在离婚案件中提示关爱未成年子女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对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行为进行早期预防,将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关口前移,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0000吴秀波回应被强执行4.66亿!
昨日,#吴秀波及其公司被强执4.66亿#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截至昨晚22:45,吴秀波在个人微博账号回应:辛辛苦苦为资方拍戏,被两个骗子用假章假合同设局!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11月22日,吴秀波及其名下霍尔果斯不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超4.66亿元,执行法院为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时间为2023年11月22日,案号为(2023)苏执12号。第一财经2023-11-26 01:04:180000司机空车率达50%!多地网约车相关许可被暂停
导读:除了长沙、三亚按下暂停键,今年以来珠海、济南、遂宁等城市先后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风险预警的通告。作者|第一财经陆涵之网约车行业逐步复苏时,司机却感觉收入在下滑。从数据看,行业整体订单量正在恢复。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数据显示,今年4月平台共收到订单信息7.06亿单,相较于2022年4月的4.76亿单增长了48.3%,相较于2021年4月的7.6亿单下滑7.2%。第一财经2023-06-07 10:45:230000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管住过度杠杆,市场才会行稳致远
11月8日上午,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发表“坚守主责主业守牢风险底线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认为,资本市场风险主要有杠杆过度甚至失控、创新与监管失衡、欺诈造假、背信妄为、主体责任缺位等五个方面成因。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11-08 20:54:510000一觉醒来,美国发生了两件戏剧性的事情
来源:牛弹琴微信公众号一觉醒来,美国发生了两件很戏剧性的事情。第一件,估计不少朋友也看了,TikTok首席执行官(CEO)周受资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说出席,其实是遭遇围攻。尽管新加坡籍的周受资英文非常流利,尽管他一再强调TikTok根本不在中国运行,尽管他还披露该公司在美国有7000多员工、1.5亿多用户,但很多美国议员的观点就一个:封禁TikTok。原因?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03-24 09:34: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