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私拆档案引关注:这“档”事,弄错就是一辈子
一场大哭,唤醒了人们对“档案”的关注。

“妈妈私拆档案,女儿被气哭”事件,让不少网友第一次知道,原来个人档案这么重要。
很多人活在“档”下,却不自知。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都会在个人的人事档案里有相应材料,并具有法律作用,在校称为学籍档案,毕业后形成人事档案。
曾经,一名国企工人去世会留下厚厚一叠档案。如今,人们的职业选择和证明材料更多,很多招聘也用不上,档案看起来也没那么重要了。
可“档”到用时方恨少。考研、考公务员、工作调动,评职称、考资格证、工龄认定、社保办理、住房补贴发放、入党、办理退休……都会把档案作为参考。
网上有不少“前车之鉴”,比如:
考公务员,在政审时发现档案不见了,最后未予通过;
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有毒工种等特殊工种,没有相应档案和其他证明材料,该退休时办不了退休。
不过,平日里,档案更像是个“不明威胁物”。虽不知档案里写的是啥,但在学校,老师会说“记过入档案,跟你一辈子”;高考填志愿,要防止滑档、退档;毕业时,围绕档案的“打回原籍”“户档不分离”等,看不懂的名词和操作让人不胜其烦。
档案的当事人晕晕乎乎,管理人员也未必上心。档案工作常常被忽视、被边缘化,部分高校也不关心学生档案,谁来管?怎么管?谁能看?什么时候看?很多问题没有详细规定。
一份学生档案,材料能经教务处、学工处、招生就业处、院系等多部门之手;即使有档案管理人员,或兼职或外行,少有培训,加上陈旧的环境和设备,无怪乎网上频现“学校弄丢学生档案”“学校给的档案材料不全”等事件。
档案问题太琐碎、太复杂,很多专业人士也头疼。除对干部人事档案的规定更详细外,相关法律条文对档案的很多细节问题,并无具体要求,针对高校学生档案,各省各校规定不同,冲突在所难免。
比如,部分省市不提供纸质高考报名登记表,校方归档时发现信息缺失;有人社局人才中心因无法鉴别,对有涂改的材料不予入档,但也有人社局会委托有关部门鉴定涂改处;有学校规定,学生本人及其他学生不能查阅学生档案,但也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因公需摘录本人档案材料,可办理手续后查阅。
各地规定不一,在个人档案上也普遍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影响档案效力,甚至违反相关法律的明文规定。
不过,随着档案电子化,一套档案原件、一套电子档案的双套制保存,或可减少到处找补档案材料的困扰。
这“档”事,该与时俱进了。
责任编辑:崔理斯
浙江一村资产500万以下是困难户
来源:中国网财经[#浙江一村资产500万以下是困难户#你敢信?]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的花园村,近年来因为其特殊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实力而被誉为“浙江第一村”。根据花园村2023年工作会议披露的数据,去年,花园村全村营业收入为655亿元,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6.5万元。这个村的红木家具城,中国最大的红木家具专业市场。此外,村里还有一个总投资达10亿元,高99米的五星级酒店。新浪新闻2023-07-06 18:20:540000一男子在珠宝店抢劫后逃离,杭州警方通报
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分局官方微博3月9日发布警情通报:3月9日18时34分许,我局接群众报警称,有人在万象城商场珠宝店抢劫后逃离。公安机关立即启动重大警情处置预案,于18时43分,在来福士商场附近抓获犯罪嫌疑人罗某亮(男,23岁,云南人,今日14时30分从云南飞抵杭州)。抓捕时,该罗某亮情绪激动,称“我不是中国人”“我有外交豁免权”等。目前,被抢物品已全部造回。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微博爆料界面新闻2024-03-09 22:56:390000不是鸭脖是鼠头,教训何其沉重!
“指鼠为鸭”这种荒唐事本不该有。文|江城确实是鼠头!6月17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1”食品安全事件调查结果公布,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至此,“鼠头事件”的事实认定已基本完成,这就是一个鼠头而非此前学校声称的鸭脖。新京报2023-06-22 23:22:130000花费千万买的上海豪宅,玻璃窗竟像“哈哈镜”
来源:新闻晨报在上海内环内,花费至少千万元购买的新房,业主们竟在预看房时发现不少问题。近日,虹口区招商外滩玺的业主们发现,房子外立面的铝板有多处磨损的痕迹,看起来“旧旧的”,而房间里阳台、卧室的玻璃更是有许多打磨的痕迹,严重的地方就像是“哈哈镜”,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房子,都呈扭曲、弯曲的模样。即便开发商承诺会进行整改,但业主们仍担心不已,只希望来年交房的时候都能拿到心满意足的新房。诧异:新浪新闻2023-12-27 22:49: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