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68

不是鸭脖是鼠头,教训何其沉重!

新京报2023-06-22 23:22:130

“指鼠为鸭”这种荒唐事本不该有。

▲涉事大学食堂饭菜中发现“异物”,引发了是鸭脖还是鼠头的争议。图/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涉事大学食堂饭菜中发现“异物”,引发了是鸭脖还是鼠头的争议。图/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文 | 江城

确实是鼠头!

6月17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1”食品安全事件调查结果公布,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至此,“鼠头事件”的事实认定已基本完成,这就是一个鼠头而非此前学校声称的鸭脖。

该调查组的规格很高,由江西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具备相当的权威性,体现了当地对“鼠头事件”的重视,其调查结果无疑也符合人们的常识和判断,相信可以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当然,事件的追责也堪称严厉。目前,依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吊销涉事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对涉事企业和法定代表人顶格处罚。下一步,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等相关责任单位、涉事企业和责任人。

也就是说,无论是食堂,还是学校和此前做出错误认定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人都将被严厉处分。这也体现了当地毫不姑息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相信这个处分,也能起到警示作用,倒逼相关单位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不过,对该事件的反思却不应随着通报公布到此为止。这件事也许会成为一个传播学的经典案例:即一个发生在大学食堂的食品安全投诉,何以演变成全民关注的公共事件,并需要动用如此多的公共资源来查证此事?

食品安全当然无小事,但这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在事件发生之初,人证、物证可谓俱在,具体是何物一查便知。但可能因为是惧怕处罚或别的原因,学校一再声称是鸭脖,并说是“经当事人确认”。

而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异物其实在当日即被食堂丢弃,但之后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却做出了“确认是鸭脖”的认定。现在回看这是极不严谨的,原物已经丢失,这属于销毁证据,那学校的说辞如何能够轻易采信呢?

▲此前,该校发布情况通报称,饭菜中的“异物”经当事人确认为鸭脖。图/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 ▲此前,该校发布情况通报称,饭菜中的“异物”经当事人确认为鸭脖。图/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

也正因为学校和相关单位并无实际证据,却言之凿凿说是“鸭脖”,这和网传图片信息的差异过大,也由此导致事件真假难辨、舆论喧嚣。以至于最终江西不得不成立高规格调查组,来大张旗鼓重新彻查此事。

这不仅令地方市场监管的公信力严重受损,同时也说明大学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监督渠道存在问题——学生的曝光也好、投诉也好,其实都没得到充分重视,基层的监督机制被阻断了。学生的反馈,甚至很快就被学校压制了下来。

这种处理模式,就是监督渠道不畅通的体现,学生几乎无从寻求其他部门单位介入。而学校该如何对待物证也缺乏相应规定,几乎是随心所欲的,比如鼠头实物说丢便丢。

而这件事也是一个启示,如何畅通食品安全的监督渠道十分重要,发现问题后中立第三方如何介入,涉事单位如何规范操作,保留证据、留存实物等,这些都应当有更加清晰的规定,以及违规后的处罚规则。

从公开信息可知,早在2021年11月,涉事高校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曾被曝光青山湖校区食堂清洁间内出现老鼠。虽然当时学校声称“对当事人进行了相应处理”,但现在看,这恐怕并没有起到足够的“警示”效果。

这多少也说明现有的“自己查自己”的监督模式是存在漏洞的,学校自身的自由裁量空间过大,也容易产生包庇、掩盖等问题。那么,如何健全监督机制,压缩当事方自说自话的空间,尤其是学校、食堂经营者和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这责任三方,本该是何种关联,也是“鼠头事件”留下的思考。

这起事件一度被揶揄为“指鼠为鸭”,成为一个笑谈。事实上,此事不仅牵涉食品安全问题,更与基层公共部门的公信力直接相关,笑谈不得。唯有各方都能严守底线,方可避免“指鼠为鸭”这种荒唐事再次发生。

撰稿 / 江城(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责任编辑:薄晓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