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两项,中国坦克百发百中勾起俄罗斯恐怖记忆,为保第一位置使出下流手段

【军武次位面】作者:千夫长
中国自2014年加入“坦克两项”以来,参赛装备每年都有新变化,看起来似乎走上了以国际竞赛拉动装备改进的“野路子”。2016年的比赛中,中国出动了尚在测试状态的96B型主战坦克;2017年7月29日,经过改进正式定型的96B在比赛的第一天就以19分40秒的成绩打破单车赛纪录。

▲309车组第一天比赛打破记录
尤其是309车组取得三轮射击全中的优异成绩,改进后的96B坦克再度给对手带来百发百中的恐怖记忆;然而7月31日中国二号车组在单车赛中却遭遇了意外。比赛当天,一发车就略显慌乱的306车组(先卖个关子,详情请看后文)在第一轮静对静坦克靶射击中,首发命中后却接连两发近失弹脱靶;第三轮的并列机枪依旧未能命中,无奈罚跑三圈。

▲306车组射击成绩不理想
要知道自中国参加“坦克两项”以来,96坦克精准的移动射击让射击成为中国的优势项目。去年96B静对静射击三发脱靶,在军迷圈里就好像引爆了一颗原子弹。如果说去年是人车磨合不够,赛场上又突然更换弹种限制校炮,那今年改进后的新坦克再次出现这个问题,难道真是96坦克火控系统真的比不上T-72?

▲96坦克移动射击能力惊呆一众吃瓜群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要知道尽管96坦克在解放军装备序列里属于低端坦克,但定型之初就是为了抵御T-72的装甲洪流。战术定位类似于北约装甲部队,用优异的火力寻求对T-72的交换比以迟滞攻势。二代车体三代炮塔成为人们对96系列的直观评价,火控也逐步发展到三代坦克主流的上反稳式火控系统。

▲光看正脸就很有战斗力
相比之下,在苏军装甲部队中充当二梯队推进的T-72,首要需求是简单可靠便于大规模生产,以及强大的机动性能。毕竟想一口气推平欧洲,腿比什么都重要至于费钱的火控那就能省则省吧。于是T-72的火控一开始并没有用穏像火控,T-72B上的1A40瞄准系统,还是上一代的扰动式火控系统。

▲T-72要满足数量规模,火控性能比较简单
指挥仪式火控系统配套的穏像式火控,主要是为了解决上一代扰动式火控和非扰动式火控无法在行进间射击的缺陷。毕竟后者火炮和瞄准镜机械相连,火炮移动惯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容易影响瞄准线的瞄准精度,一般只能完成短停射击。

▲T-72早期只能短停射击
不过坦克火控的代差优势可是有条件的,而第三代坦克火控系统中,火炮和瞄准镜实现独立稳定也就可以完成行进间射击的需求。不过在某种特殊环境中,上一代的火控系统反而会优于新一代。

▲“松树U”火控系统
这是因为上反稳像式火控系统的最大优势是动对动射击精度好,但是出于瞄准线和火炮各自独立稳定的需要,上反稳像式火控系统大量采用了陀螺仪。而陀螺仪自身会产生惯性飘逸,导致静止状态射击时,上反稳像式火控系统的首发命中精度反而低于扰动式火控系统。因此,在某些主战坦克上会安装稳像式和扰动式两套火控系统,并在不同作战状态下进行切换。比如俄罗斯准备的T-72系列。

▲T-72B3炮长席
苏联解体后在T-72基础上维持装甲力量成为俄罗斯无奈的选择,T-72B3和T-72B3M在改进中安装了“松树-U”多通道炮长瞄准,这是一种下反穏像式火控系统,但作为T-72B基础上的改进型,这两型坦克均保留了1A40扰动式火控系统的TPD-K1主瞄准镜,以便于预备役人员不经训练也能使用老式瞄准镜射击,浓浓的钢铁洪流味道依旧。

▲T-72战术仍是钢铁洪流
事实上,单论火控系统96B使用了与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看齐的"上反"式双稳、热成像炮长瞄准镜,远优于T-72系列的“松树U”。毕竟上反射镜整体陀螺稳定,目镜端固定,无论坦克如何颠簸,炮长都可以获得稳定的图像,舒适地进行瞄准操作。

▲96B综合战力高于T-72
而"下反"瞄准镜是稳定下反射镜,而整个瞄准镜镜体仍与主炮随动稳定,坦克在高速越野机动时,瞄准镜随火炮激烈俯仰摆动,实际上仍会严重影响炮长的瞄准。而且一般"下反"瞄准镜仅对白光通道的下反射镜实现陀螺稳定,仍缺乏夜间"动对动"射击能力。

▲移动射击还要看96B
二者在战场上孰强孰弱一目了然,只不过到了“坦克两项”这样脱离我军作战需求的赛场上自然会出现这种误解。静对静射击作为坦克射击的基础科目,在脱离实战背景的赛场上自然无法检验出坦克性能的好坏。静态射击和机动飙车其实正是T-72系列的拿手好戏。

▲机动性才是坦克两项的考察重点
有人可能会说,比赛都这样实战怎么让人信服。正如前文所说,第三代火控系统主打移动射击,穏像式火控基本能满足作战需求,俄罗斯大纵深战略需要快速补充消耗,所以预留两套瞄具。而96B今年已经通过加装“炮口基准自动补偿装置”解决这一问题,在比赛首日已经技惊四座。

▲黄灯位置即为工作状态的炮口校准装置
而在31日的比赛中,通过画面可以看出306车组炮口校准装置并未打开,赛前更是中方指挥员焦急围在坦克四周,初步判断是俄方临时禁止中国使用该型装置,这对于从国内长途机动客场作战的96B显然不利。
当然并不是要把这次失利的锅甩给别人,毕竟静态射击考验的更多是炮手的素养。而31日的比赛里,306车组的状态显然不够好。

▲306车组并未使用该装置
一方面临时改变规则造成一定程度的意外;另一方面,30日出战的俄罗斯车组取得19分10秒的惊人成绩;虽说高机靶在视频中疑似未中,而且车组成员也不像中国队一样考虑到战车持久战力,完全是破坏性驾驶。

▲不怎么靠谱的俄式计分
306车组作为去年参赛的“师傅队”,一出场就背负着刷新纪录的压力,车组成员沟通配合都有问题,以至于取弹环节车长炮长出舱后驾驶员突然倒车这样的危险操作。

▲期待中国队有更好的表现
我们希望中国健儿能为国争光,将士们无疑更是热切。然而正如前文分析一样,我们通过参赛获得训练和装备改进的经验,每年亮相的96都有实战化改进,而不是T-72B3M那样赛跑专用车。脱离实战的比赛就像考试,压力大了反而发挥不好。就比赛而言,96B与T-72B3M各有所长,俄罗斯作为传统装甲强国实力也不容小觑,名次固然值得期盼,可身处异国他乡的勇士们更需要我们的鼓舞。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一部指导中国人扛住爆锤绝地反击的军事神作,对当下还有没有意义
这么多年过去了,《论持久战》还有意义吗?11938年,中国是一个怎样的状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企图用“速战速决”的战略灭亡中国。1937年7月31日,平津地区全部沦陷。11月8日,太原会战结束,中国军队以伤亡13万人的代价,依旧没能守住太原城。11月12日,淞沪会战失败,中国军队投入80余万人,死伤30万,没能阻挡日军20余万人的进攻,上海沦陷。诺哈网2023-06-02 21:58:35000021名特种兵遭团灭,中国外交部提醒紧急撤离!阿富汗要变天了
5月1日,根据美国总统拜登于4月份做出的决策,驻阿富汗美军部队和北约联军部队开始从阿富汗各军事基地撤出,并预计在9月初完成全部撤离任务。但是,这边美军、北约盟军的后脚跟甚至还没有迈出阿富汗的大门,那边塔利班武装的前脚已经迫不及待地跟进来了:塔利班武装组织从5月下旬开始,在阿富汗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大规模的“春季攻势”。接受美军训练的阿富汗特种部队诺哈网2023-06-02 04:54:040000非洲奇葩武器展,用铁皮造机甲战士,装甲车豪华似房车
【军武次位面】:概略北方《军情晚报》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价值的军情新闻长久以来,在大多人的印象中,“防务展”一直是发达国家的专属,防务展上一般都会展出导弹、战斗机、无人机、魔改步枪等各种黑科技武器,科技感满满。不过近日非洲国家加纳举办了一次防务展,上面展出的武器可谓刷新了所有人对防务展的认知。▲听说有机甲,我以为是这样的▲结果画风是这样的诺哈网2023-06-08 19:34:190000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又会有哪些新装备亮相?
▲已完成多次试航试验的002,将是下个月海上阅兵式中的明星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下个月23日,我们的人民海军就将迎来自己得70岁生日,回顾过去,我们不难发现,人民海军的发展虽然可以说是曲折的,但最终未来的正途是充满希望的,而具体到装备上面,我们不难看出,随着这些年国防实力的巨大进步,我人民海军的装备也是日新月异在不断升级。诺哈网2023-06-07 13:38: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