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败的有多惨,70万英法联军差点全军覆没,都是因为他

【军武次位面】作者FredrichLau
2017年9月1日,由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指导,反映这场史无前例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电影《敦刻尔克》就要在中国上映了。《军武次位面》也于8月22日在组织了粉丝点映活动,并在现场同诺兰导演面对面。

▲活动现场

▲电影海报
1940年5月26日-6月4日,在法国的敦刻尔克展开了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撤离行动。成千上万的盟军士兵站在拥挤不堪的海滩上,在德国空军的空袭下两眼无神地望着眼前茫茫大海。他们觉得自己死定了,没有办法回家了。而就在此时,海面上驶来了千帆百舸。在克里斯多弗.诺兰的新电影《敦刻尔克》的预告片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动的诠释了这一场景:“When 400000 men couldn’t get home, home came for them.”(当40万人回不了家的时候,家却向他们驶来)一场与时间和死神赛跑的行动就此展开。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重温当年的烽火岁月,来纪念这场令人难以置信的大撤退。同时去铭记那些为了这场行动付出过鲜血和生命的人们。

一.闪电战初见战果
1939年9月1日,150万德军闪击波兰,二战爆发,英法被迫向德国宣战(说是宣战其实就是宣而不战,历史上称其为“奇怪战争”),德军以坦克为突击力量的“闪电战”攻势令波兰军队猝不及防。流言“波兰骑兵的马刀还是抵挡不住德军钢铁洪流”也就是出自这里。由于英法采取了绥靖政策默许了德军的行动,10月2日,抵抗了一个月的波兰投降了。当波兰灭亡后,希特勒将目光便对准了法国,现实版的唇亡齿寒也就再次上演。

▲波兰骑兵

▲波兰上空的斯图卡轰炸机
对希特勒而言,攻下了法国就能使其成为进攻英国的跳板,也能解除德军进攻苏联时的后顾之忧。而对于英法联军而言他们似乎并不担心德军迅猛的攻势,这么足的底气源于他们寄予厚望的马奇诺防线。一战期间法国损失惨重,光凡尔登一役就损失了数十万士兵。痛定思痛下,法国决定修筑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来防御法国北部。这条防线名称取自当时的法国陆军部长安德烈.马奇诺的姓氏,它修建于1929年,到1940年德军进攻时该工程仍在不断进行着修缮,工程总耗资达50亿法郎。总之,这项烧钱的计划是彻底为防御而生的永备钢筋混凝土长龙。

▲现今的马其诺防线旧址——(维基百科)
法国人信心十足的认为这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凭借它一直和平地生活下去。殊不知在建造防线的时候时代已经不同了,传统的战争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德军已经不是当年法军用堑壕战,拉锯战可以惨胜的德军了。新一代德军将领已经打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古德里安等人为代表的军官开始大胆的使用坦克和装甲车快速撕开对方的防线,并将敌人围而歼之的战术。

▲开往敦刻尔克的德军部队

▲闪电战创始人,德国装甲兵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他麾下的德军装甲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并了欧洲
德军采用的新式战法也击中了欧洲国家的软肋:由于欧洲一些国家的作战理念里没有死战不退的概念,他们没有我兔那种“人在阵地在”的英勇气概。因此在防线被突破,部队被包围或者弹尽粮绝的时候他们大多会选择投降,与此同时士兵们在投降后军官还会同德国人交涉要求得到《日内瓦公约》的保护。这样的观念加之滚滚铁流给予对手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得德军在随后的行动中大获成功,他们可以兵不血刃的轻易俘获大批盟军

▲被俘虏的法军士兵
为了顺利的攻入法国,德军开始了周密的部署。攻下波兰的一个月后一份代号“黄色方案”的作战计划摆在了希特勒的面前。“黄色计划”同一战时德国入侵法国的“施里芬计划”有几分相似,德军将集中兵力于右翼,从比利时攻入法国。而希特勒并不看好这项计划,就在此时事情出现了变化,1940年1月10日一名通讯参谋莱因贝格乘坐的飞机由于大雾迷航迫降比利时梅克林,而他随身携带的文件中就有“黄色方案”。虽然他在被比利时士兵带走前烧毁了文件,但是残留文件仍被扣押。

▲德军的摩托化部队
由于机密文件遭到泄露,希特勒闻讯勃然大怒并下令调整德军的作战方案。这时担任龙德施泰特参谋长的曼施坦因向德国陆军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大胆提出了以阿登森林为突破口以装甲部队主力攻入马其诺防线的作战计划。这一计划一开始遭到了布劳希奇的直接拒绝,但是曼施坦因还是借机向希特勒直接递交了这个计划。希特勒看后大喜,认为这是一个绝妙的计划。于是在大多数将领的一片反对声中,希特勒将这个有可能将德军装甲部队送入万劫不复之地的疯狂计划提上了日程。

▲龙德施泰特的左膀右臂: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改进版的“黄色方案”被称作挥镰行动,总兵力163个师(包括10个装甲师)龙德施泰特的A集团军(6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负责穿越阿登森林担任主攻,包克的B集团军(28个师)负责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吸引盟军火力,勒布的C集团军(17个师)负责佯攻马奇诺牵制防守盟军。另外的27个师做预备队。

▲马其诺防线示意图,由于比利时的抵制,法国人在法比边境并没有修筑像东边那样结实的防御工事。这也就有了图中虚线标示的防御弱区,实线标示的强化区。阿登地区处于比利时,卢森堡,法国交界地带,这里为天险,步兵通过都困难重重,何况重型装备。

▲穿越阿登森林时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配备的38(t)坦克
相对于德国人的大胆,英法联军方面就显得保守许多。他们固执地认为德军一定会像一战那样从比利时突破。同时他们也做了两手准备,将手里的一百多个师编成三个集团军群。即如果德军借道比利时进攻法国,英军一个集团军和法军两个集团军组成的集团军群联合比利时军队抗击德军,如果德军正面打击马其诺防线,则会受到另一个集团军群的阻击。第三个集团军群部署于防线后。而当面对阿登地区的防御部署时,认为天险可以阻挡德军的盟军并没有过于理会,因此此地仅有少量部队防守。如此安排下,以法国陆军总司令甘末林为首的一众法国高管对“固若金汤”的防御胸有成竹

▲1939年10月11日,搭乘布伦式装甲运兵车在法国维米训练的第13/18皇家轻骑兵队

▲德军坦克兵
三.蛇打七寸,德军撕开马奇诺防线如入无人之境
1940年5月10日4时许,法国战役拉开了序幕。成群的德军轰炸机重点“照顾了”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的机场,铁路等战略设施和军事设施,空降兵空降敌后,B,C集团军开始针对各自的目标发动大规模进攻。此时深信德军发动了“黄色方案”的盟军立即启动预案,主力悉数出击迎敌。此时,A集团军开始向阿登地区发动突击。其中战斗力最强悍的19军在古德里安的率领下一路长驱直入,经过两天的急行军就穿越了百余公里的阿登山区。

▲穿越阿登森林
冲出了阿登森林后,德军马不停蹄的开始着手强渡默兹河。13日,在德国空军的和炮兵的支援下,防守的盟军被打的晕头转向。古德里安手下的第1,2,10三个装甲师趁机突破防线渡过默兹河。与此同时,隶属15军的第七装甲师在隆美尔的率领下也在另一处渡过了默兹河。至此,法国人吹嘘的马其诺防线不攻自破, A集团军就像一颗钢钉嵌进了盟军的防线深处,使得兵分两路的英法联军腹背受敌。而通向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大门也向德军敞开了。面对惊慌失措的英法联军,德军闪电战的优势显露了出来。装甲师指挥官纷纷命令部队展现“德国速度”,他们甚至连溃兵和俘虏都来不及押送至后方就急忙向前冲锋。德国统帅部也没有想到战役进行的如此顺利,一时间连如何部署兵力都无法决定。

▲随着德军装甲部队的不断推进,几十万联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随着战事的进行和28日比利时的投降,可供联军活动的地域越来越小

▲不断缩小的包围圈
1940年5月15日,荷兰沦陷。英法联军身处被南北夹击的危机境地。同日,刚刚接替张伯伦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匆忙抵达巴黎了解战况,令他震惊的是,法军高层已经笼罩在一片失败的阴云之中。身处德军包围圈中的70余万英法大军纷纷溃散,他们如潮水般涌向还没有被攻陷的敦刻尔克。与此同时,德军正在迅速占领海港堵截盟军的海上退路。23日,古德里安的装甲师攻陷加莱,24日推进到距离敦刻尔克不足10英里的位置,与莱因哈特的41军牢牢地钳制住了敦刻尔克。英国远征军和法军部队在德军的进攻下不断地溃退,他们龟缩在敦刻尔克及其周边25英里(40公里)宽,6英里(9.7公里)深的区域。如果再退让他们即将被赶下大海。


▲德军攻克加莱之后,受伤的英军士兵在德军坦克的看守下向城外走去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中国空军需要700架歼-20”!外媒大肆宣传背后,究竟有何依据?
《军武次位面》作者:路芷最近歼20在珠海航展上的亮相牵动了很多军迷的心,据多方面媒体的报道,目前歼20的服役数量保守估计在150架左右,最多有可能超过了200架。不过最近美国的《军事观察》网站却表示我国目前的歼20数量不但远超外界想象,而最终的服役数量甚至会达到700架左右。那么美国军事媒体的这个论证到底有没有依据呢?我国到底需要多少架歼20才会够?▲图片来源:网络诺哈网2023-05-28 23:06:210000美国模拟F-22近战“逆袭”歼-20,五代机还需要航炮吗?
《军武次位面》作者:血刃美国模拟F-22近战“逆袭”歼-20,五代机还需要航炮吗?音频:00:0014:13早在今年3月,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就曾表示其F-35A战斗机曾在东海方向多次和歼-20发生对峙,种种迹象表明,美军十分忌惮空警-500助力配备霹雳-15中程空空导弹的歼-20。▲“给爷磕一个”。当地时间1号,美驻日空军基地F35机头砸向地面。(图源中国网)诺哈网2023-05-28 11:04:540000将81毫米迫击炮塞进新兵菊花!英国军队性侵案劲爆全球
这场面我真没见过说实话,这篇文章的题目看起来特别像是网上流行的震惊体,只不过这件事是确确实实发生的。3月13日,英国《每日邮报》曝光了一段令人震惊的英军视频。视频中,一名赤身裸体的男性士兵被周围一群醉醺醺的士兵按在地上,向他后背呕吐秽物。然后这名士兵的双腿被强行分开,有人拿出一门81毫米迫击炮,并将迫击炮的球轴塞进了士兵的肛门……诺哈网2023-06-03 05:45:070003能击穿1米装甲超强国产反坦克导弹,首个用户竟是这意想不到国家
【军武次位面】:C·C▲处于待发装态的红箭9A型反坦克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近日,根据外媒报道,位于非洲中部地区的卢旺达举行了一次年度的军事演习,演习中的多款我国自主研发的外贸武器装备无疑是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之一,这当中就包括了红箭-9A型反坦克导弹,而该国也是该款导弹的首个海外用户。诺哈网2023-06-09 10:15:400000射程100公里,俄罗斯要为直升机配备超远程导弹,强化防区外打击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俄罗斯的卡-52武装直升机由于其挂载能力较大,因此其可以挂载许多不同种类的机载武器弹药(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5 09:03: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