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两军对阵时,武将阵前单挑的情节真的会出现吗?
【军武次位面】作者:索马里飓风
电视剧里的武将单挑真的靠谱吗?古代打仗到底是啥样的?
中国古代的战争是什么样的呢?无论是在电视剧里还是在小说里,大都是这样的:
伴着号角战鼓,士兵阵列整齐。两军将领出阵:胯下黄骠赤兔,手持长枪大刀,身着银盔金甲;可谓是横刀立马、披坚执锐!
来到两军阵前,高声喝道:“尔等鼠辈!谁敢出阵与吾交锋?”
▲如果是文官领兵也可能是这样的…
叫阵之言声声入耳,对方的阵营里,没有铺天的箭阵,也没有冲锋的士兵,竟然也闪出一员骁将,高声喝道:“汝是何人?速速报上名来,吾枪下不死无名之辈!”
▲接着就是这二人单挑的时间
战况有时悬殊巨大:不过三个回合,便有人被斩落马下;有时战况焦灼,大战三百回合仍难解难分…
但不管战况如何,士兵们全程看戏,如果己方武将打败了,甚至不做任何反抗,就集体投降!战争就这么无聊的结束了……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坑爹呢这是!古代人也不傻,战争怎么可能打得这么可笑?文艺作品中的这种武将单挑的戏码是真的吗?真实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呢?
单挑还是有的:拿葱那个大婶出来!
客观的来说,武将阵前单挑这事确实是不靠谱。不仅风险极高而且有悖于战争的基本规律。就连战争礼节最为繁重的春秋时期,打仗都没有这么费劲的…姚雪垠曾写过两句诗批评这种认识:“阵前苦斗獬豸将,旗下旁观草木兵”。
▲士兵OS:emmm…
你们打吧我们就看看…
之前也跟大家科普过,我国的双脚马镫出现在东晋时期,想在马上自由的使用长兵器估计也要在此之后了。所以实现类似影视剧中的马上对决,也要在东晋之后的时代…
▲之前科普过马镫
马镫究竟有多重要?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少数特例!我们要肯定:历史上确实有两军阵前决斗的将领,而且还有一些将领沉迷决斗不能自拔…
其实单挑决斗的多发期确实是在三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有很多的武将都喜欢单挑:比如吕布单挑郭泗,孙策单挑太史慈,这些历史都是有史可考的。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对这段有详细记述
五代时后梁的大将王彦章,更是传说中的单挑狂魔!据《资治通鉴》记载,此人外号“王铁枪”,臂力惊人!骑在马上使用两把常人根本拿不动的大铁枪,据说每把都有百斤重!一置鞍中,一在手,所向无前。
▲这把铁枪按照现在的度量衡
换算下来约为66斤
在五代乱世中,王彦章凭借其过人的力量只用三天便阻挡住了来势汹汹的后唐大军。其作战勇猛,让世人惊叹!
《水浒传》里说,王彦章曾经在阵前连续单挑赢了后唐36员武将!《水浒传》自然不是正史,但大可见证其过人武力了!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早在战国时期,战争的胜败高下已经是以战术为主导了。所以,单单比拼武将的武力值这种简单暴力的做法明显是不现实的…那么中国古代的战争到底都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的呢?
春秋战国:打仗也要讲道理
从春秋战国到步入近代,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战争的形式呈现出不断多样化和丰富化趋势。中学课文《曹刿论战》讲的是春秋时期打仗的故事,从这篇中我们多少就能看这个时期战争的基本模式:
▲这张插图想必很多朋友都很熟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一段文字,表面上无论是君王还是指挥官聊的既不是战略战术,也不是后勤保障;而是战争前的礼仪、祭祀和赏罚问题。在春秋时期,为何打仗之前最重要的是这些因素,而不是战术本身呢?
▲《孙子兵法》完成于春秋末期
对于战术必要性的认识应该已经成熟
如同现代战争受到国际法的限制,在春秋时期打仗更是要“守规矩”!夏、商、西周以及春秋的战争,并非两军出征相遇即厮杀,战争多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这些程序的外在表现就是突出“礼”这个概念。
这些在现代被看成是“繁文缛节”的“礼”,主要分为“军祭、占卜、誓师、战祷、致师、献捷”六个流程。
▲古人认为战争是光荣的,要先祖准许
战争也是罪恶的,要祖先乞求原谅
这其中的致师,应当是之后中国历代武将单挑最早的表现:两军对垒,首先遣勇士去敌军挑战,称致师。但是致师更偏向于叫阵,以体现军队英勇,勇士的行为对战争的走势不会出现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仍不排除有勇武过人的勇士曾经取得辉煌的战绩:晋齐鞍之战,齐国勇士高固竟然只身杀入晋军营垒,不仅用石块砸击晋军,更能擒其人、获其车而归!拘于齐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意思是:“希望能把勇士的勇武传达给全军将士。”
▲叫阵还能抓到俘虏抢夺战车
这简直不是一般的神勇了!
春秋及其以前的战争之礼很繁琐,诸如战旗金鼓、战车布阵、军卒进退等等均有一定的规定,这些看似实际作用不高的东西,当时却是被认为军戎武功之关键。篇幅原因,具体内容在此不展开叙述。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这里的“乘”指的是战车,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以战车作为战争中的先锋。这种车战的形式与武将单挑的模式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极大不同。
这个时代的战车一般有三个乘员,他们并排站在一米五左右宽的车内,右边是主将,称“车戎”或者“戎右”。他手持一柄2~3米长的青铜戈进行挥击。同时佩有一把不到一米长的剑以应付距离较近的敌人。车中间的为驾驶员,负责驾驶拉车的四匹马。而左边的则是副攻手,一般持有短剑和一把100~130cm的大弓,负责远程输出伤害。
▲千乘之国、万乘之国
之所以能代表国力
就是因为战车在当时的成本也相当高
而战车后面,以往还会搭配有步兵。这些步兵称为“徒兵”,一般至少7~10人一组,跟随在战车后面,冲入被溃散的敌阵中进行厮杀。“万乘之国”也暗指指上万的战车和10万以上的兵力。
▲简直就是步坦协同的雏形啊!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文中的鼓,则是战争时期最重要的通讯工具。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传达军令的就是战鼓。驾驶员听后方军阵内的鼓声行进与撤退。一口气冲散敌人的队形,这是当时最为理想的战术。
▲一鼓作气就是这么来的
之所以说它利于武将的单挑,是因为武将往往会驾车寻找敌方武将。一旦击杀敌方武将,敌方阵型就会大乱。所以这可以算得上最早的武将单挑的原型。
▲战车直取敌方武将也是明智的选择
宋元时期:陆战水战样样行
到了宋代,武将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不在少数,但是在阵前对决却更加少见。其实,宋代重文轻武的体系下,文官带兵一度成为常态。像范仲淹、富弼、辛弃疾等文官都曾成为军队的主要指挥官,而且也都有过骄人的战绩。这也说明宋代的战争形式更加的注重策略和军队的素质。
▲范仲淹不只能写《岳阳楼记》
还能带兵打胜仗!
在宋朝,新的战争形式不断地变化创新。甚至在水战方面也进行了相当大的发展。这与造船水平的发展密不可分,比如三国时期出现的楼船和宋代出现的“海鹘船”“巨舰”等等,都使得水战称为中国古代战争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成为影响成败的关键。
▲宋代的造船技术已经
可以造出400吨的战船了
比如北宋汴京保卫战,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水战等等。这时候的战船装备了厚牛皮外壳可以防止弓箭甚至火箭的袭击。装备了巨大的撞角,成为“拍杆”用于撞击敌舰。大吨位的战舰拥有多层甲板,有些甚至能在甲板上跑马。甚至部分战舰还装备了早期的火炮。
▲宋代的突火枪
在江河内进行作战时,两军战舰逐渐拉近距离。然后用弓箭对射,并试着用撞角撞击敌船!随后进行“跳帮”,展开舰上的接舷战!为了应对不同的战术,当时甚至出现了引诱敌人跳帮的“空心船”。空心船和现代的多体船很像,它徒有外形没有船底等于是引诱地方主动跳入水中。
明清时期:火器已经广泛使用
到了明清时期,战争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火器在战争中的开始使用,为部队提升了相当的战斗力。
▲神机营当时已经大量装备火器
包括火枪,火炮,地雷,水雷等各种火器都部分装备了部队,明朝的王牌骑兵“关宁铁骑”和它的前身“辽东铁骑”更是大量装备了先进火器。这使得明朝战争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完全进入火器时代,也不是说离开了火器就没法打仗。在这一时期,冷兵器和火器将会一起登场,展现中国古代战争形式的最终形态。
▲三段击的发明
让明军的战斗力大大提升
变化首先体现在攻城战上:火炮的应用使得战争双方都会用火炮率先打击敌人。但是当时的火炮发展仍然够成熟,不仅装填麻烦,甚至就连最基本的可靠性都算不上高,因为炸膛率还是相当的高…但是火炮惊人的毁伤效果,确实是之前的武器无法比拟的。巨大的声响和不俗的杀伤力让守城将士的身心受到巨大冲击。
▲明代末期的火炮已经具备相当的威力
另外一种叫万人敌武器,更是丧心病狂。据考,这种武器最晚发明于明末崇祯的初年。这种火器是用泥制成的,周围留有小孔的空心圆球,晾干后装填火药,并掺入有毒物质。当敌人攻城时,点燃引信,抛到城下,火焰会四面喷射,并不断旋转,烧灼敌军。因为它制作简单,取材又方便,且杀伤力巨大功能,所以才有此称号。
在野外战斗中,火枪无疑改变了步兵阵列的作用。线列步兵能更加有效的防卫骑兵的冲击,使得线列步兵推进更加有效。特别是在“三段击”发明并投入使用之后,当时明军火器的战斗力,一度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这一时期,武将之间单挑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功夫再高,也能一枪撂倒…
其实,相比于中国人而言,古代的外国人更喜欢在阵前决斗。
比如战国时期的日本,在两军对垒或者兵临城下时,主帅大都会派军中武艺高强的武士上阵前决斗。这和中国影视剧中的情况如出一辙。
著名的特洛伊战役中,阿喀琉斯也在阵前与奥德修斯进行决斗。虽然这段叙述出自荷马史诗,但是希腊罗马时期,确实在战争中存在阵前决斗的情况。
▲电影《特洛伊》中
两军对阵就是先决斗后冲锋…
文艺作品中之所以喜欢用阵前决斗的方式来表现战争,主要还是为了突出故事中武将的英勇。毕竟从人物的视角来描写历史,至今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
▲一将成名万骨枯!
我们还是企望和平的!
今天大家聊聊中国古代的战法到底是怎么样的,因为篇幅有限,内容比较片面。许多时代和许多具体的战法都没有聊到。对古代战争有兴趣的朋友,军武菌还是推荐大家去看如《中国历代战争史》等专业书目,必将有所裨益。
▲别嫌多…
想要完全了解确实只能读它了
希望每个战争片的编剧都能读一遍…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如果希特勒不搞侵略,他会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吗?
【军武次位面】:一个月前写了一篇文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为什么一定要进攻苏联?》。对此,有读者问,如果希特勒不搞侵略,他会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吗?这个问题要笔者来说:让猿首陛下不搞侵略?你这比杀了他还难受。▲1924年12月20日,阿道夫·希特勒35岁,从兰兹贝格监狱被释放出来诺哈网2023-06-07 15:49:380000“莫斯科”号巡洋舰被重创!乌克兰认领战功,俄海军暴露致命问题
《军武次位面》作者:海东青就在4月14号上午,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位于黑海水域的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大火灾,火灾失去控制,导致弹药库发生殉爆,目前舰上超过500名舰员均已全部撤离军舰。而就在俄罗斯媒体报道此消息差不多同时,乌克兰军方即宣布,乌军海岸防御部队的两枚“海王星”反舰导弹成功击中了俄罗斯“莫斯科”号巡洋舰,致使其重创。▲“莫斯科”号巡洋舰。诺哈网2023-06-01 01:06:1700002400米一枪爆喉,英国的狙击手为啥如此犀利?
2.4公里的距离有多长?相当于23个标准足球场、普通人步行30min,子弹飞跃都需要3秒的时间。而就是这样长的距离,却没有阻挡一名英国陆军特种部队狙击手使用大口径狙击步枪,一枪击毙一名IS恐怖分子狙击手,而且准确命中了恐怖分子的喉咙。子弹在空中整整飞行了3秒钟,这是人类狙击战术中,第二远的击杀记录。▲英军狙击手诺哈网2023-06-05 17:05:19000020万吨当量核弹都敢卖!穷疯的俄国军火贩比《战争之王》猛多了
【军武次位面】:概略北方喜提核弹真的只是句玩笑话吗?人们在形容军火商时有时会用到这样一个调侃段子:“一个不把武器卖过敌国的军火商,不是一个合格的军火商”。▲好莱坞电影《战争之王》因讲述军火贩子的故事而闻名于世众所周知,军火商眼中只有利益。为了利益,不要说把武器卖给敌国,就算是和敌对国合作做生意,也不是不可能。近日,乌克兰检方就曝出了一起震惊世人的军火走私案。诺哈网2023-06-07 03:10:340000“亚核武器”投入战场!乌军负隅顽抗之下,俄军还有多少取胜底牌
《军武次位面》作者:太白近期,俄乌战场又发生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变化,其一是俄罗斯本土多个机场被袭击造成了一定的人员和战机损失(具体的损失情况尚存争议),另一方面就是俄罗斯在战场上使用了“亚核武器”温压弹来攻击乌克兰阵地(这是一种威力仅次于核武器的炸弹,利用温压炸药爆炸时产生高温和冲击波以及消耗氧气来造成杀伤)。这些变化都是会让俄罗斯进一步升级军事冲突,甚至启用核武的危险预兆。诺哈网2023-05-28 09:08: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