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将头盔千奇百怪:信不信我一枪崩掉你头上的爱字
【军武次位面】作者:索马里飓风

一直以为这玩意是后人杜撰的,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日本古代打仗不同于中国,许多设计思路不同的奇葩玩意纷纷登场,雷到了众多军迷。这其中,战国时期日本武士的头盔就是最为出众的代表:因为它真的奇葩的离谱…
首先来看这个名声在外的盔…

▲额…简直有日本视觉系摇滚的风范
顶着这玩意上战场实在是太浮夸了…
日本武将头上的盔,正式的名字叫兜(かぶと)。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浮夸的兜一般都是在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形成的。主流的兜一般由麻、木头、竹片、皮革为主要材料,除此之外还佩有大量的金属配饰。

▲普通的日本兜大概分这么几个部分
这个兜大概是战国武士的基本款
1 Hachi:用细长的竹板或者或者木版做成的盔体,有些外部用皮质材料包裹。
2 Shikoro:多层的编织物制成的护颈,或许是日本“屁帘帽”的祖宗。
3 Fukigaeshi:由内部侧翻至外侧,通常呈翼形或耳状。
4 Mae-zashi :相当于帽檐。
5 Hari-date:用于支撑巨大的“立物”
6 Datemono:通称“立物”,就是我们常看到的怪异装饰。
7 Hachimanza:帽子顶上的扣,用于加固帽子主体的。你的棒球帽上也有一个类似的…

▲织田信长的兜
造型简单而夸张
那么问题来了:日本武士头上的这个夸张的玩意到底是干啥使的呢?
从实用的角度来说,顶着如此臃肿的头盔上战场,实战价值并不大。我们发现,从普通武士到武将再到作为一方君主的大名,其官职越高头上的“立物”往往越大!

▲君主的头上的立物就不小
而且造型比较别致
有种说法是:在极其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头上的“立物”就相当于今天战场上的肩章和领章。它代表了军人身份、职介的高低。显眼的“立物”能让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快速的捕捉到己方统帅,使得指挥效率更高。

▲职介较高的武士立物比君主小
但是同样佩有面具
另外一种说法是:一般武将和君主都会佩戴面具,称面颊(或者目下颊)。这个东西不仅能体现威严,威吓对手。而且回让武将的长相成为秘密。或许在冰白逃跑的时候,就可以将这身盔甲和显眼兜的交给交给手下的小兵,主将自己能只身逃亡。

▲和曹操割须弃袍很像
但是这种说法目前没有实例考证
还有一种说法比较靠谱:巨大的立物和花哨的装饰都是为了提振军心,不同的立物代表了不同武将和不同势力的特色。也代表了大名的雄心壮志。

▲这个充满爱的兜是直江兼续的
据说其代表了仁爱和爱民…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雄心壮志”都能被后人所理解…许多造型夸张的兜至今仍然让人无法理解…

▲手握金刚杵的兜…
我的天…简直是现代艺术…

▲蒲生氏郷的盔甲…
简直是古代蝙蝠侠…

▲emmm…这是真的要突破天际啊
传说中的戴高帽…

▲都知道伊势产龙虾
可是你也不用把特产戴头上啊…

▲黄金章鱼兜…
黄金触手代表了武将什么样的野心?
▲你不说我都不知道这是个海螺…

▲美国博物馆收藏的贝形兜…

▲螃蟹兜
以上为海味组…
这些武将怕不是都想当水产巨子啊…

▲各种兔形兜
以下开始山珍组…

▲熊头兜
战斗民族的熊皮帽比这差远了…

▲蜥蜴兜
幸亏当年日本人不知道霸王龙

▲真田幸村的鹿角兜
看上去颜值颇高

▲蜈蚣兜
开始昆虫部分,可能会引起不适

▲螳螂兜…

▲明智光秀的蝴蝶兜
大叔加蝴蝶简直萌萌哒~

▲光芒万丈兜
据说是丰臣秀吉的

▲加藤正清的银箔乌帽子兜
一员猛将戴的跟白无常一样…

▲森兰丸的南无阿弥陀佛兜
你是打仗还念经…

▲不知道该叫什么兜…

▲虽然为数不多
但是日本确实有龙兜

其实一位君主也会戴不同的兜,战国最后的赢家德川家康就有很多兜:



▲德川家康的收藏真的不少
其实不要看这些东西长得奇葩,其市场价值还是很高的。豪华的盔甲对于各个时代的人来说都是奢侈品。据军武菌了解单个兜的价格,会根据时代不同而不同。大正时代(1912—1926年)兜的价值大约2.7万~4万元人民币。江户时代的兜大约要19~25万人民币。
事实上,日本确实是世界上少有的有收藏古代盔甲传统的国家。然而如此奇葩的东西放在家里,真不不会引起尴尬么……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一块鸟不拉屎沼泽地险致巴基斯坦亡国,幸好中国出手相救,兄弟情谊从此结下
【军武次位面】作者:红色星空据外媒报道,巴基斯坦军方证实,9日摧毁2处印军哨所,并打死4名印度士兵,作为对前一天印度军队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向巴方一侧“无故”开火的回应。据报道,巴基斯坦军方在一份声明中称,对印军此类行为将采取一切措施保护平民。▲巴基斯坦部队使用迫击炮反击印度守军,并在之后召集了印度大使抗议印军的进攻诺哈网2023-06-22 21:36:100000罐头是如何诞生的?小小的肉罐头怎样让北极探险变成“死亡进军”
前段时间,咱们写文章描绘了西欧盖伦帆船上可怕的、犹如“海上监狱”一般的船员住舱,也描绘了素有“老三样”之称的西欧海军食品(“硬饼干”、“咸肉”、“朗姆酒”)。文章的阅读量尽管不高,但留言的各位读者倒是真的情真意切因此,大伊万决定接着上次挖出来的坑,继续开始写第二篇文章,今天咱们来谈一谈罐头在人类航海历史上的大规模使用、以及因为早期的、尚不成熟的罐头食品而引发的惨案。诺哈网2023-06-03 00:20:000000令以色列最头疼的暗杀目标:危险到来前总能化险为夷
【军武次位面】作者:风林火山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领导巴勒斯坦人民争取独立的道路上,他曾多次成为暗杀的目标,经历各种大难50余次。在许多筹划周密的暗杀事件中,保安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之所以每次都能逢凶化吉,死里逃生。用他身边一位负责安全事务的高级官员的话说“60%靠他的鼻子和眼睛,30%靠运气,10%才是保安人员的功劳。”诺哈网2023-06-13 13:34: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