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经也有黑科技?咱们差点就有B-52了!
【军武次位面】作者:杨树
中国当年的军工黑科技其实也不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武器装备,有不少直接来自于元首的黑科技,喷气式战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制导炸弹、突击步枪……,要是希特勒不那么托大,早点研制出来,战争的结局也许很难预料。
在后来的冷战时代,美苏两霸为了占得先机,也竞相开了更多的脑洞,什么四条履带的坦克、发射核弹的迫击炮、水上喷气式战斗机、子母飞机、地效飞行器……,竞相出笼。这些黑科技,不管有理无理,成不成功,似乎都是专属于那些老牌列强的,毕竟这也是要有人有钱有基础才能有的弄,而那时还很贫穷落后的中国,好像并没有资格去搞什么黑科技……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中国的军工人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依然“黑”出了一些脑洞,有些甚至造出了实物,虽然它们都没有能够成为解放军的制式兵器,但探索试错和技术积累的功用还是很大的,今天的某些现役装备中,就不难发现这些“中华黑科技”的影子。
自带火箭的手榴弹
中苏两国交恶之后,实力逊于苏联,又处于防御态势的中国不得不以人民战争的模式来应对,强化单兵火力,即是提升人民战争威力的途径之一。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手榴弹,是普通步兵手中威力最大的武器,但手榴弹要靠人力投掷,纯靠臂力,即使是便于发力的67式木柄手榴弹,立姿也就能扔三十多米,蹲姿卧姿的投掷距离就更小了。
为了能提高手榴弹的打击范围,就得想办法利用外力来提高手榴弹的投掷距离,用什么办法最好呢?火箭推进当然是比较好的选择。于是,在70年代,第五机械工业部主持研制了“79式火箭手榴弹”,用火箭来提高手榴弹的“射程”,最远可以把重0.65千克的战斗部“扔”到400米远,战斗部直径45毫米,能产生320多个破片,杀伤半径8m,简直就是一种微型迫击炮。
▲这样的发射姿势,确实容易烧着自己
79式火箭手榴弹既可以“发射”也可以手投。用火箭发射时,将瞄准具从发射具上拧下,装成发射瞄具,然后手握一次性发射具,通过准星缺口瞄准目标即可击发。如果拧下风帽,拉出火绳,也能像普通手榴弹一样手投。
79式手榴弹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立、跪、卧各种姿势均可发射,无后坐、声响小、非常适合在复杂地形使用,还解决了向高处投掷困难的问题。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最后没有列装呢?因为缺点也同样明显——火箭弹头的行程和瞄准基线短,精度较差;射手容易被后喷的火药燃气烧伤;另外,成本也比普通手榴弹更高。这些缺点使得这种中国特有的设计没能投入现役,但确实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思路。
悬浮坦克
在“红警2:尤里的复仇”中,盟军有一种能够悬浮,不受地形限制的遥控坦克,这样的功能如果能实现自然是求之不得,苏联就曾在二战前搞过这方面的研发,企图研制出能离开地面,不受地形影响的坦克。
▲苏联的悬浮坦克还是以履带为主
气垫用于过沼泽
无独有偶,曾与苏联同属一个阵营的中国,也进行过类似研究。在上世纪50年代,被誉为“中国坦克设计师摇篮”的北京理工大学曾经设想了一种“气垫坦克”,并进行了研究,这种闻所未闻的坦克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飘型坦克”。
北理工很重视这项研究,部队领导也大力支持,专门提供了2台航空发动机供试验所用。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北理工师生造出了一个模型,并进行了试验,还参加过装甲兵组织的评比,并获得好评。但这个脑洞实在太大了,火力、机动和防护的均衡将大受影响,很难在工程层面上实现,所以也就停留在试验阶段。
▲真正的悬浮坦克可能应该是这样滴……
在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还很薄弱的五十年代就敢于挑战未知,反映出当时的军工科研人员对研发先进装备的渴望是多么的强烈。虽然这个脑洞没有实现的可能,但下面这些,离实用就近得多了,有些甚至只有一步之遥。
变后掠翼的强-6攻击机
强-5是军迷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战机,在歼八Ⅱ出现之前,它就是中国最具现代感的军用飞机。但“强”开头的军机仅此一种,不免让人觉得有些遗憾和奇怪——为什么不再发展后续机种呢?
▲从想象图看,强-6就像是F-16
和米格-23的合体
实际上,强-5差点就会有一种后续机型——强-6。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强-5航程短、载重小的缺陷日益显露,空军和海航急需一种更大更有力的攻击机。强-6就这样被提上议事日程,强-5的娘家南昌飞机制造厂承担了这项任务,总师同样是设计了强-5的陆孝彭。
研制开始之前,中国已经从埃及搞到了一架采用可变后掠翼的米格-23,这种机翼后掠角可变的方案,好处是能让飞机在高低速条件下都具备良好性能,在当时很流行,于是成了模仿对象,强-6最终确定采用可变后掠翼方案。
▲看!这俩像不像?
强-6的机载电子设备采用了仿制和改进自米格-23BN上的相关设备——具有多种对地攻击模式的新型雷达、激光测距仪、瞄-6型瞄准具、雷达告警系统以及通信电台、近距导航和着陆系统等。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航电系统焕然一新的强-6,近距空中打击的精度会比强5提高3倍,同时还具备发射新型空地导弹实施精确打击的能力。
▲发动机,还是发动机……
但这些美好的愿景真实现起来可谓是困难重重——由于当时的工业基础不足,自制的变后掠翼机构比苏制原型要超重12%,严重影响了作战半径;可变后掠翼的控制系统要用到全新的电传动系统,中国在这方面几乎没有经验,进展缓慢;最要命的是,配套的涡扇6发动机迟迟无法定型投产,直接导致了强-6的夭折。
西飞的歼轰-7方案虽然在技术上相对保守,却也更加现实,没有变后掠翼的累赘,还有引进的斯贝发动机可用,反倒成功了。以现在的角度看,强-6没有坚持下去有点歪打正着,因为变后掠翼被实践证明不是一个好的技术途径,后来的各国战机都没有再采用了。不过强-6的某些技术成果还是被用到了歼轰-7和歼-8改进型号上,以另一种方式获得了新生。
直上直下的“四号任务”
垂直起降飞机曾是美苏阵营都投入大力研发的机种,英国的鹞式曾在马岛战争中投入过实战,被证明有一定的战术价值。但垂直起降飞机的研制难度非常大,即使那些发达国家耗费巨资进行研究,成功的型号也是寥寥。
▲二战以后的各种垂直起降方案
但中国也曾涉足这一高难度领域,而且是在各方面都很困难的七十年代。1968年7月11日,空军向军委办事组和国防科委提交了《关于三五期间我国飞机发展问题的建议的几点意见》,明确提出要尽快解决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的问题。随后,六院根据空军的指示,下达了短距起落战斗机的研制课题。在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发生后,中国面临着被苏联报复的可能,垂直起降战斗机变得更加有现实意义,此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林彪向空军和三机部下令,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拿出垂直起降战机的方案。
▲同一时期的苏联也曾设想过米格19弹射起飞的方案
1969年8月25日,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了“825会议”,将垂直起降飞机列为急需项目,次月正式下达了研制任务,代号为“四号任务”。601所和112厂共派出了156名技术人员,会同相关院校的30多人组成任务组,随即开始了紧张的设计工作,要力争在1971年的“七一”作为献礼飞上天。
▲航空专家白玮制作的四号任务想象图
对比一下其它国家的实例,就能知道这个速度会是多么不可思议——鹞式从提出概念到服役,花了十几年时间,苏联的雅克38也差不多,法国和德国的项目则是半途而废了。在紧迫的进度要求下,601所的设计人员全力以赴,在20个月内提出了在歼-6机身两侧加装升力风扇的总体方案,并继续向前推进。但当时的工业基础、材料科学及发动机等方面是个什么水平大家也都知道,根本不足以支撑技术跨度这么大的项目,研制进度受到了严重限制。
四号任务不仅进度非常缓慢,还因为占用了大量人力资源而极大的影响了歼-8的研制。1971年9.13事件后,601所向中央汇报,表示四号任务冲击正常科研太多,希望能够步入正轨。1972年3月25日,四号任务项目组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做出了总结——“垂直起落飞机在我国缺乏基础研究和应有的技术储备,不可能于短时间内搞成……当前要遵循国家计划会议缩短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精神,解决空军最急需的作战飞机”。于是,四号任务从国家重点项目中撤下,改为预研项目,资源仍集中于歼-8的开发,实际上宣告了中国第一种垂直起降机项目的结束。
▲中国下一代垂直起降战机想象图
看上去就是歼-20的魔改版
垂直起降技术十分复杂,涉及到空气动力学、气动设计、飞机控制等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因为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系统的高难度,只有美、英、苏三国有将垂直起降战机投入现役的实例。七十年代的中国,技术基础严重不足,强行上马这种高难度项目,还要两年内完成,严重违反客观规律,最终下马并不奇怪。
不过,这毕竟是中国第一次接触这种课题,多少有了点技术积累,而且后来的历史证明,短距起降飞机还是有很大价值的,美国下一代主力战机F-35就具备此种功能,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们还能再次见到新的“四号任务”,也不枉当年的一番奋斗了。
只差一步的轰-8
轰-6是中国空军的主力轰炸机,在一定程度也扮演着战略轰炸机的角色,但相比美苏(俄)的B-1和图-160还是有差距,这也常让国内军迷们感到遗憾。远程打击能力不足,军迷都知道这是短板,空军岂能不知?实际上,魔改轰-6,增大航程,使之成为正儿八经的战略轰炸机的努力,还真的付诸实践过。
▲轰-6的原型图-16,背部和尾部的自卫机炮
还带有些许二战痕迹
上世纪70年代,在解决了自产轰6的问题后,以轰-6为基础,研制“远程战略轰炸机”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由于轰-6所使用的是在苏式РД-3М发动机基础上的涡喷8,推力不足,油耗还高,所以首先要在发动机上下功夫。
▲这种试验机只造了一架
西飞于1970年提出了轰-6I方案(英文字母I,不是数字61),采用了当时中国所拥有的最好最先进的航发——购买英国“三叉戟”2E型民航客机时一道引进的“斯贝”512-5W涡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其它性能还好,只是推力较小,所以轰-6I采用了四发方案,两台布置在原位,另两台吊挂于翼下。这架看上去有点奇特的试验机于1978年首飞成功,实际性能基本能达到美国B-47,接近B-52。
▲四发全部吊挂在翼下的方案
换装了涡扇发动机后,轰-6I在起飞、着陆、爬升、航程等方面的性能均有较大提升。最大航程从5760公里增加到8060公里,作战半径提高40%——从3600公里提升到5000公里,,海平面最大爬升率提高60%——由18.6米/秒增加到29.7米/秒。单就作战半径而言,如果从乌鲁木齐起飞,莫斯科就在轰炸范围内,真的是远程轰炸机了。
▲增加到六发的话,像不像B-52?
沿着这个思路,如果继续增加发动机,再把机身和航电稍稍优化一下,新轰炸机的性能还将有进一步的提高——六发的方案简直就是中国版的B-52了。跟前面几项工程不同,这是当时中国的技术力量能够达到的水平,并不是异想天开。军方原计划在1979年将轰6I定型为“轰8”并投入量产,但一是当时国家更加重视另一项工程“运十”,各种资源就要优等保障;二是从1980年开始,因为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军费被大幅削减,大批改进轰-6的费用不足;三是彼时的“斯贝”发动机尚未完成国产化,数量和维护也存在一些问题。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轰-8最后无疾而终。
▲轰-6K可视为新一代的轰-8
轰-8的下马的确有些可惜,不过从后来的历史看,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总体趋缓,远程战略轰炸机并非急迫需要,缓进一下也是对的。实际上,中国空军采取的是另一种成本更低的途径——用小幅改进轰-6,携带巡航导弹的方式来保持战略打击能力。同时,轰-8项目也积累了足够的涡扇改装经验,并且用到了轰-6改进型上,现役的轰-6K,就装备了由俄制D30-KP-2涡扇发动机仿制而来的涡扇18,航程提高到9000公里,超过了四发轰-8方案的指标,可见轰-8工程还是有相当功劳的。
打导弹的巨炮
中程反导能力是大国的标配之一,现在我们都知道反导也得靠导弹,美欧俄走的都是这么一条路,那么在几十年前,又该怎样拦截弹道导弹呢?
中国人给出的答案之一是——用超级大炮!
在中苏关系万分紧张的年代,如果从外蒙发射中程弹道导弹,打到北京甚至都不用十分钟。为了防御苏联的核威胁,1964年2月,国家领导人向钱学森等专家提出了要搞反导研究的指示(640指示)。一个月后,国防科委召开会议,确定了国防部五院(后来的七机部二院)、炮兵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分别负责导弹反导、火炮反导和激光反导的方向。
▲导弹反导方案——“反击一号”
火炮反导项目,被命名为640-2工程,由钱学森领衔,七机部二院201所主研。高炮打飞机当然是可行的,但导弹比飞机快得多,需要拦截的高度也高得多,这就是需要弹丸具有高初速。201所给出的方案为“炮射次口径拦截弹”,在第二年就在85mm滑膛炮上取得了将4千克弹丸加速到1200 m/s的成绩,到了1968年,以140mm的口径,发射18千克重的弹丸,初速达到1600 m/s,射高为74公里,虽然证明方案可行,但威力嫌小,于是口径又被放大到320mm。
▲用支架撑起来是为了防止身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变形
在此基础上,研制组确定了终极方案——长26米,口径420mm,重达155吨的超级反导大炮!这门巨炮能将160千克的次口径火箭弹以 900 m/s的初速发射出去,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重的火炮,因此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先锋号!
巨炮发射无控火箭弹,在指标上初步合格,但一次拦截成功的概率还是太低,如果在每个重要城市周边都安装几十门这样的巨炮来保证反导的效率,以当时的国力而言显然是吃不消的,所以201所从1970年开始将研制方向转为无后坐力炮发射导弹的方式,这样对火炮的要求就不高了。但这种模式对弹的要求更高,因为导弹制导系统中的陀螺仪要经得发射时高达5000G以上的过载。201所经过两年的攻关,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但仍存在其它许多有待攻关的难题。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美苏在这一年也签订了《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对反导系统进行了约束,以保证能实现“恐怖平衡”。在这一局势的影响下,超级大炮反导的方案开始被否定,最终在1980年正式下马。虽然没有正式服役,但这一项目还是为中国太空探索做出了贡献,以640工程为依托,成功进行了高速和高过载条件下的弹丸回收开伞试验,并且用到了后来的神舟工程上——载人航天的成功,也有超级大炮的一份功劳!
以上这些工程,都是在那段政治狂热,经济困窘,科技落后的年代里进行的,当年的军工科研人员,为了能够实现弯道超车,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军队提供先进装备,不知道要克服多少难以想象的困难,尽管未能变成现实中的兵器,但他们的功勋永远值得铭记!
最后给各位小伙伴推荐一部反映中国军工历程的良心纪录片《军工记忆》,豆瓣评分9.3,一共7集,展现了从潜地导弹到预警机的研制历程,涉及十多个军工企业和院所,采访了上百位亲历者,内部丰富,情怀十足,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好片——看过的,留言写下你的感想吧!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实战检验!A300火箭炮参加纳卡战争,中国武器还有多大潜力?
前天,阿塞拜疆国家电视台就去年年底爆发、最终阿军夺取战争胜利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播放了一部电视专题片。而在这部专题片中出现的、阿塞拜疆军队使用多型武器向亚美尼亚军队发动攻击的镜头里,有一个阿军使用远程火箭炮开火的镜头吸引了中国媒体的目光。诺哈网2023-06-03 04:48:590000令美国大兵吃尽苦头!越共游击队的“傻瓜陷阱”,是如何制作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越南战争爆发后,那些踌躇满志的美国大兵一踏上越南的土地,就发现自己被淹没在了东南亚茂密的丛林之中、面对神出鬼没的越共游击队,美军吃尽了苦头。除了需要时刻提防不知何时就会射来的子弹以外,美军士兵还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脚下和四周是否有游击队布下的各类陷阱。这些陷阱制作成本低廉,有些仅用削尖的竹子制成,因此美军即使动用扫雷器也无法发现。诺哈网2023-05-31 23:06:18000096B坦克“补充定型”实验完成,赛场神车即将装备部队了?
近日,一位中国兵工系统从业者在微博上公布出了一组国产ZTZ-96B型主战坦克实施寒区试验的照片,同时根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差不多在同一时段流出的侧面消息,ZTZ-96B型主战坦克已经基本上走完了“补充定型”的流程。诺哈网2023-06-03 15:54: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