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德国的暴风突击队,使用跨时代的武器和跨时代的战术
【军武次位面】作者:嘿喵

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机枪的出现,双方在付出惨重伤亡后陷入了漫长的堑壕战,双方都想尽办法突破对方的阵地,但是在机枪和火炮的打击下,每次大规模的人海战术都只是在敌方阵地的铁丝网前留下大片尸体后无功而退。

为了打破这种僵持的局面,德国组建了一批成为“暴风突击队”的士兵,他们装备了大量手榴弹和用来越过铁丝网的木板,在炮兵火力延伸后,这些突击队员便小组队形率先冲出战壕,借助烟雾弹用木板快速越过铁丝网,然后进入英法联军的战壕用强大的火力迅速击溃敌军,占领战壕后固守等待后续大部队的到来。如果没能占领就重创敌军后迅速撤退。

▲冲进战壕前先扔一堆手雷
很像李云龙的战术
德军的这套新式战术十分有效,攻占了大量阵地。被英法联军称为“堑壕清道夫”。

▲携带大量木板和手榴弹的突击队
早期的暴风突击队的装备是带着一顶去掉尖头的普鲁士头盔,后来换成了M1916型钢盔。除了携带手榴弹和98步枪外(不是98K),他们还会携带轻型迫击炮,当突击队超过己方炮兵支援距离时,可以自行发射炮弹击毁目标。

▲带着手枪和钳子的德国士兵
钳子是用来剪断铁丝网的
暴风突击队使用的近战武器之一就是P-08炮兵型自动手枪,本来是配发给炮兵用于自卫,但是其加长的枪管使得该枪100米内精度极佳,还可以使用可拆卸的木质枪托当做卡宾枪来使用,所以德军突击队员除了手榴弹,工兵铲,之外都很乐意再带一支炮兵型P-08手枪。

▲抱着MG-15机枪的暴风突击队员
在战壕中作战时,仅有手枪和栓动步枪的火力是远远不够的,德军根据MG-8重机枪改进出轻量化的MG-15机枪,全枪重19公斤左右。听起来很重,但是相比当时的重机枪算是轻很多了,然后可以单兵手持跳进战壕扫射。

▲手持MG-15机枪的暴风突击队

▲MG-15机枪手和背着98步枪的弹药手

▲身穿早期防弹衣的德国掷弹兵

当时德军还很喜欢用工兵铲,因为他们发现在堑壕中近距离搏斗中,工兵铲往往比刺刀更好用,一铲砍过去基本就能让敌人立刻丧失战斗力。当时英军用来对抗德军工兵铲制造出了著名的钉头锤。

▲向英法联军阵地冲锋的德军
有资料认为,德国暴风突击队创造了一种新战术,因为在枪出现之后,军队的战术从“排队枪毙”的线列战术,到后来大规模的集团冲锋“人海战术”,但从来还没有这种以小队为单位的进攻方式。

▲1918年德国暴风突击队的三种士兵装备
这种小队突击战术成为了后来的“班、排战术”的先驱。

▲手持MP18冲锋枪冲向英军阵地的突击队
不过战术的先进并不能挽救战略的失败,1918年德国战败投降。

▲拿着MG-15机枪的德军

▲暴风突击队的经典形象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美国媒体成猪队友:因为这个蠢事儿让潜伏俄罗斯的间谍暴露
冷战虽然已经结束了二十多年,美俄这对老冤家明明暗暗的对抗和渗透可一点没减少。▲美俄双方私下明争暗斗还是非常激烈的美俄不仅在北约东扩、叙利亚、乌克兰、甚至意识形态等问题上分歧颇深。为了一点一点积累战略优势,派遣间谍和排除间谍就成了双方的日常。诺哈网2023-06-10 17:39:410000精确制导,法国开发新一代140mm坦克炮,配备特殊穿甲弹
《军武次卫面》作者:机甲888▲法国140毫米“ASCALON”滑膛坦克炮和配套埋头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概念图(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2 21:39:090000中国军工能有如此成就要好好谢谢乌克兰,当年给了这么多好东西
【军武次位面】作者:红色星空网络上有很多公知以中国人不团结来诋毁国家。实际上,不团结的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但从民族政策与内外同胞上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大团结上是绝对不含糊的。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比如斯拉夫人。西斯拉夫波兰,东斯拉夫俄罗斯,南斯拉夫乌克兰彼此之间就非常的仇视。团结为什么这么重要呢?我们就来看看上述反面教材中的乌克兰。▲图为俄军进入克里米亚,民众扛着国旗欢迎,并与装甲车合影诺哈网2023-06-15 23:09:150000戴尔2017新品推介会在北京召开,多款炫酷新产品亮相
中国,北京–2017年9月20日–今日,戴尔在北京举办消费及小企业新品推介会,展出全新消费产品涵盖灵越,成就,XPS,Alienware四大系列多款高性能PC产品。本次发布的多款灵越和XPS笔记本均采用纤薄小巧的外形和微边框设计,强调卓著的便携性和移动感受;成就系列笔记本则具备抢眼的设计与强大的功能,让用户更加轻松进行多工任务、管理个人与企业的生产效率。诺哈网2023-06-15 15:15: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