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6000发的加特林机枪,中国为何历时十年也一定要造出来?
【军武次位面】作者:TDK

居然不是冒蓝火的?差评!
在很多经典的影视剧和战地摄影当中,一种被很多人称为“加特林”的机枪武器,时常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那么这种武器究竟有何特点?中国研发的同类武器又将发挥何种作用?本期推送,军武就和您来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中国版的“米尼冈”

▲本方工业宣传片中的
CS/LM12型7.62mm转管机枪
在2017年央视财经频道所制作播出的节目《威武之师背后的财经密码》当中,一款国产的7.62mm转管机枪十分抢眼。根据该节目的介绍,此款7.62mm转管机枪从开始立项到最后定型完成,前前后后一共走过了近十年的时间(据节目中所提时间和该型枪械公开展出的时间推断,该枪最晚已于2012年制造完成)。

▲图源:《仿真系统学报》25卷6期
同传统机枪相比,转管机枪的结构更加复杂,装配精度和制造工艺要求也更高,能独立生产性能优良、可靠稳定的转管机枪,是一项不小的进步。

同传统机枪相比,转管机枪的每一根枪管都相当于一挺独立的机枪,它们在各自独立工作的同时,还要相互配合,轮流进入发射位置;除了枪管之间的配合以外,为了保证每分钟数千发的射速,供弹机构的可靠性也是一大难关,从节目披露的信息来看,该枪之间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的可靠性,一直是该枪定型路上的“拦路虎”,而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日复一日的试验以外,没有捷径可走。
瓢泼的弹雨
相比于传统的只使用单管发射的机枪武器,转管武器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其强大的火力特性。一般而言,传统单管机枪的射速大致在600-1200发/分钟,而转管机枪的射速则可以轻易达到2000-6000发/分钟(3-6管,采用外能源驱动的转管武器,其射速还可以调节),也就是说转管机枪武器的火力密度在单位时间里是单管机枪的数倍之多
通过上面的对比测试,可以发现,在M134D机枪发射200发弹药(7.62X51mm)的时间里,M2重机枪(12.7X99mm)只能发射大约40发,而且其命中率也要逊色于M134D。

▲“Distance”意为"距离"(米)
“HIT”意为“命中”(次)
最后的对比测试结果显示,M134D机枪在单位时间里对目标的命中率要远远高于M2重机枪,在对付无装甲目标时,M134D所发射的7.62mm弹药其杀伤力也已足够。

▲(迪龙)公司官网。图源:“dillonaero”
根据M134D机枪制造商“dillonaero”的宣传,相比于同样发射7.62mm弹药的M240机枪,M134D可以使机枪射手从发现目标到击中目标的反应时间,压缩到原来的四分之一,而命中数却可以提高到原来的9倍。

▲使用M240机枪的美军士兵
为“轻高机”平台而生
单位时间里成倍提高的火力密度,这是转管武器最为优越的特点,那么缺点是什么呢?显而易见,是这种武器相对庞大的体积、重量及惊人的弹药消耗量。

▲M134的重量为39公斤
即使是轻量化版本也要19公斤

▲即使是采用5.56mm的XM214型
“微型米尼冈”这样的场景也只
在艺术作品当中出现过
人力无法支持又要运载大量的弹药,“米尼冈”的最佳安装地点是哪里呢?答:轻型高机动平台。非专业武装的直升机、高速机动的快艇以及来去如风的高机动车辆,都是架设“米尼冈”系统的合适地点。

▲《勇者行动》美军利用快艇上的
“米尼冈”一边“漂移”一边压制
对于这类平台来说,它们的机动速度很快,接敌时间很短,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没有时间和条件去让射手从容瞄准了,那怎么办呢?加大火力投射量吧!如果几十发子弹打不中的话,那就泼水一般的来上几百发吧。

▲图源:Discovery
借助“米尼冈”机枪恐怖的射速,上图中的主持人不但可以搭乘直升机进行快速规避,而且还可以在持续机动的同时,用弹雨将地面车辆迅速打爆。
▲美军的一架UH-1Y直升机
左边是一挺M134D,右边是一挺
GAU-21(12.7mm)

▲《黑鹰坠落》中小鸟直升机机枪扫射
在美军的实际作战应用当中,“米尼冈”也是各类运输直升机的普遍搭载。

▲有钱人都有“火力不足恐惧症”系列
在这架黑鹰的两侧,不但各自架设了一挺“米尼冈”机枪而且还设置了可以提供优良射界的枪架,这些点滴细节,都是美军机组们在枪林弹雨中来往飞行的实战经验总结。

▲2017年度中俄反恐联演当中
我国武警官兵的空中火力压制
相比之下,如果采用传统机枪去完成这种任务,那就需要直升机平台的相对静止和长时间的火力输出了。如果地面上的敌对势力拥有较强的防空火力的话,那么对于直升机而言,这绝对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随着中国军队新军改的持续推进,类似于美军同类部队的空中突击旅已经组建,中国陆军直升机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在运输直升机的自卫火力方面向美军学习,给我们的运输直升机也加上这么一挺“弹雨制造机”,不失为一个在密集地面火力威胁下,迅速提升自身生存力的好办法。

▲直8G(下)已经服役
直-20(上)正在紧密试飞
随着直8G、直20、“宽体”直8等一系列已经服役或即将服役的国产新型直升机不断亮相,以它们为主的空中突击旅将在未来承担起向敌人后方迅速“突入”的任务,在那种战场环境下,它们都需要中国版的“米尼冈”来自卫,换句话说,研发中国版的“米尼冈”机枪是一种“刚需”。

除了“空突部队”以外,这类装备高机动车辆的轻型旅,也是国产“米尼冈”的潜在需求客户。

▲驻阿富汗美军在汽车上
利用“米尼冈”对敌扫射

▲《空天猎》中的这个直-8利用舱门
“米尼冈”扫射镜头,算是对未来的“预演”吧

▲曾于公开报道中亮相过的我军转管武器
在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中,我军自用的“米尼冈”机枪已经可以找到越来越多的踪迹。

▲除了CS/LM12型7.62mm转管机枪
北方工业还有12.7mm的CS/LM5
关于国产“米尼冈”的分析,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让我们一同期待它们在我军各部队当中的批量装备。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印巴边境降旗突现搞笑一幕:印度士兵意外摔倒,巴方一侧欢呼雀跃
【军武次位面】作者:韩二小每天下午5点,就在日落之前,印度和巴基斯坦军队在阿瑞塔-瓦噶边境碰面,进行30分钟的降旗仪式,这是一个场面近乎夸张的"表演",偶尔也能传来搞笑一幕。▲印度士兵摔倒诺哈网2023-06-06 08:54:100000俄罗斯36艘现役核潜艇,看上去威武霸气,实际状况却并不乐观?
《军武次位面》作者:海东青4月14日是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沉没一周年,莫斯科号的沉没对于俄海军而言是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将俄海军的外强中干暴露得一览无余,标志着苏联解体三十多年之后俄海军彻底而完全的衰落。▲俄罗斯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诺哈网2023-05-26 18:31:460000别说中国战争片都是神剧,这些电影绝对经典
【军武次位面】作者:liutang2020▲上海电影制片厂片头1949年11月16日,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作为新中国"四大电影制片厂"之一,上海电影制片厂在70年内,为我国广大影迷观众奉献了大批优秀电影作品,其中包括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军事故事片。本次,笔者根据一些网友和影迷的投票评选,盘点10部上影厂拍摄的经典军事故事片。《南征北战》诺哈网2023-06-07 11:45:040000国产军车现身欧洲阅兵式,中国制造凭什么薅老外羊毛?
《军武次位面》作者:XY1562020年5月29日白俄罗斯举行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阅兵式,有趣的是阅兵式上出现了两种来自中国的战车。要知道白俄罗斯军队一直以苏式武器为主,此次中国军车出现在白俄罗斯阅兵式上,是中国军车首次进军到欧洲市场。▲中国猛士车打入欧洲市场,亮相白俄罗斯阅兵式诺哈网2023-05-28 06:09: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