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54

俄罗斯最悲惨的战列舰:国灭舰毁,主炮被敌人拆下打自己人

诺哈网2023-06-14 01:59:300

【军武次位面】作者:吴荣华

1910年1月,俄国获悉土耳其正试图从英国船厂订购新型无畏舰。为对抗土耳其海军的威胁,俄国通过俄黑海舰队扩军计划,为黑海舰队建造3艘战列舰。俄国海军以“塞瓦斯托波尔”级战列舰(也称“甘古特”级)为蓝本,在其设计上进行简单修改,开始建造3艘“玛丽亚女皇”级战列舰。

1911年10月30日,3艘战列舰同时举行了开工典礼,“玛丽亚女皇”号和“亚历山大三世”号在尼古拉耶夫俄罗斯船厂建造,“叶卡特琳娜二世”号在尼古拉耶夫的尼古拉耶夫船厂建造。1914年4月15日,“亚历山大三世”号下水。1917年二月革命后在4月29日舰名改为“意志”号(Воля),1917年6月26日加入现役。

▲1914年4月15日下水当天的战列舰“亚历山大三世”号

该舰排水量2.26万吨,主尺度168X27.43X8.36米,功率2.65万马力,航速21节,续航力2960海里/10节。装备4座3联装305毫米主炮,20门130毫米和8门75毫米火炮,4具457毫米鱼雷发射管,舰员1202人。

该舰服役后在土耳其海岸巡航。11月出海拦截土耳其巡洋舰“米迪丽”号(Midilli;原德国“玛格德堡”级“布雷斯劳”号Breslau)。同年12月,该舰水兵宣布支持布尔什维克一方。

1918年4月29日,该舰又升起了乌克兰国旗,宣布效忠乌克兰中央拉达政权。5月1日,当得知德国与苏俄正式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后(和约中承认芬兰和乌克兰独立),与黑海舰队其他作战舰艇一起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新罗西斯克,并开始悬挂帝俄的圣安德烈旗帜。

由于舰队司令海军中将萨勃林拒绝接受列宁的“沉毁在新罗西斯克舰艇”的命令,6月15日,“意志”号战列舰舰长季赫梅涅夫(А.И.Тихменев)被任命为代理舰队司令,不过他同样没有执行命令。6月17日,他率领“意志”号战列舰、6艘驱逐舰和1艘辅助巡洋舰从新罗西斯克返回塞瓦斯托波尔。留在新罗西斯克不愿投降德军的1艘战列舰和8艘驱逐舰悲壮地自沉。

▲停泊在新罗西斯克的“意志”号战列舰

回到塞城的军舰全部被德军俘获 ,不过由于形势严峻,德军并没有将这些舰艇投入使用,“意志”号战列舰依然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南部海湾。11月24日,当得悉德国宣布投降后,舰上再次升起圣安德烈旗。不过很快,先前的占领者被英法联军所替代。对于之前敌人的舰船,英法联军自然不会放弃,将其中最有价值的一些包括“意志”号战列舰在1918年12月15日拖到土耳其的伊兹米特港(Izmit,土耳其西部城市,是马尔马拉海东部伊兹米特湾的港口)。

▲悬挂英国国旗的“意志”号战列舰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北部海湾

1919年8月,随着俄国南部武装力量的胜利,英国决定将之前缴获的一些原先帝俄舰艇移交给白卫军。9月25日,英国在塞瓦斯托波尔将他们之前夺取的战列舰“意志”号(原“亚历山大皇帝三世”号)移交给了白卫军。为了纪念白卫军的创始人,这艘军舰在同年10月17日再次改名为“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号(Генерал Алексеев)。当时这艘舰状态并不如意,好在锅炉和机器都处在正常工作中,火炮也只有2号炮塔因为滚珠轴承问题不能旋转。不过要使用它并不简单,白卫军此时缺少相应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海员。

当时,白卫军攻势正劲,似乎在黑海不会发生什么战事,因而觉得将这艘战列舰投入使用并不十分迫切。不过战争形势很快急转直下,1920年1月4日红军攻占马里乌波尔,抵达亚速海。随着顿巴斯煤矿的易手,塞瓦斯托波尔出现了煤炭危机。现有煤炭储量足够可以提供给小型舰船保卫克里米亚地峡作战所需,当然可以给这艘战列舰供应几百吨煤。石油储量也并不多。煤炭短缺的问题只能在1920年夏季通过向国外购买才能解决。

1920年6月,在舰队帮助下,弗兰格尔部队在亚速海沿岸登陆,并向北塔夫里亚发起进攻。进攻的下一阶段是要扎第聂伯罗夫斯克(Заднепровская)攻势,舰队的任务是进入第聂伯河-布格河河口,协助地面部队进一步推进。1919年舰队曾经进行过类似行动,不过当时实力有限。不过192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通过侦察发现红军在奥恰科夫构筑了强大的海岸炮兵阵地,封锁了河口。此外,红军还建立了区舰队拥有2-3座装备150毫米火炮的浮动炮台和一些小型武装船只。同时,从6月17日开始,红军开始在奥恰科夫和敖德萨港外布设水雷障碍。

鉴于这些情况,白卫军决心对奥恰科夫集中使用目前可以出动的全部海军,核心就是使用“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号的305毫米主炮来摧毁红军的海岸炮兵阵地。为此,首先要使舰上人数达到编制数量。将一些海军专家、水兵编入军舰后还是人数不够,只好从北塔夫里亚的1个警卫连调来了300名新兵。此外,海军士官学校的学生安排在舰上各部门的基层工作,而1个海军步兵连则用于舰上的警卫工作。接下来的几天,战舰开始加煤,并为即将的作战补充各种物资。

7月31日,悬挂着舰队司令海军中将萨勃林(Саблин)的旗帜,战列舰在潜艇“海豹”号和游艇“路库尔”号(Лукулл)伴随下驶入大海。根据锅炉的运转状况,航速在6-10节。8月1日中午在距离坚德罗夫斯基灯塔8海里处遇到了正在引导舰队第1支队进入坚德拉湾的4艘扫雷舰。第1支队编有巡洋舰“科尔尼洛夫将军”号、驱逐舰“无理”号和“萨肯舰长”号等。第3支队有炮舰“卡恰”号(Кача)和“阿尔玛”(Альма)号以及3艘武装驳船,部署在叶格尔利茨克姆海湾(Егорлыцком)的波克罗夫卡(Покровка)。之后,潜艇“海豹”号替换潜艇“鸭”号去封锁敖德萨。为了确保战列舰的顺利行动,还在坚德拉湾组建了水上飞机基地。

8月2日,扫雷舰对奥恰科夫附近海域进行了清扫,之后留下了“巴坎”号(Бакан)巡逻舰。8月3日上午战列舰在扫雷舰之后出动,慢慢驶向奥恰卡夫。在距离尼古拉斯岛18千米(97链)处准备开始炮击。当时,红军在岛上有1个130毫米海岸炮连。为了提高射击效果,白卫军在金布恩沙嘴建立了观察站,尼古拉耶夫岛和奥恰科夫之间派出了武装驳船Б-1 ,由它们通过电话和无线电及时向战列舰报告射击情况并进行校正。

上午10时,“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号战列舰对尼古拉耶夫岛上的海岸炮台进行了轰击。这一天共发射了21发炮弹,有6-7发炮弹直接命中 ,引发了剧烈的爆炸。据说白卫军的这次炮击采用了校正射击,射击效果很好。如果这个信息正确的话,最奇怪的就是在波克罗夫卡的支队没有占领该岛。此时,他们的1个海军步兵连在巡洋舰“科尔尼洛夫将军”号的支援下已经在岛上登陆。

8月4日,战列舰在2艘扫雷舰帮助下接近 别列赞斯基(Березанский)河口。此后,巡洋舰“科尔尼洛夫将军”号也抵达此处。下午,战列舰对奥恰科夫的1个150毫米海岸炮阵地进行轰击,不过只命中了7发炮弹。经过了解,原来是无线电信号受到了红军无电站的干扰。之后,白卫军又向金布恩沙嘴的观察站送去了1部低功率无线电台。夜晚,在警戒舰艇和扫雷舰的保护下,两舰依然停泊在原地。

14个小时后,战列舰再次开始炮击。这次射击除了使用观察站外还由“科尔尼洛夫将军”号提供校正。这一天,战列舰共发射了21发炮弹。尼古拉耶夫岛上的红军海岸炮兵阵地和浮动炮台使用150毫米炮进行了还击。按照白卫军在金布恩沙嘴观察站的报告,在战列舰发射3发炮弹和巡洋舰几轮齐射后,红军炮兵陷入沉默。在这次炮击中,红军使用了观察气球来进行校正射击,而白卫军运到坚德拉湾的水上飞机却无法起飞参战。

▲战列舰的主炮与炮弹

8月6日,战列舰使用第3座炮塔继续炮击红军海岸炮阵地。这次一共发射了29发炮弹,射击效果不错。炮弹落在目标区域内,形成巨大的烟雾,并引起了3次爆炸。中午时分,红军从尼古拉斯道驶出1艘装备75毫米火炮的武装拖船对白卫军观察站进行炮击。战列舰立刻对这艘武装拖船进行了射击,先后发射6发炮弹,不过 拖船反应很快,迅速转向,之后从视野中消失。 “阿列克谢耶夫将军”连续6次出手,但是拖回的拖船迅速离开了指挥官的视野。下午,第1座炮塔继续进行性炮击。在发射了21发炮弹后,观察站判断这个阵地已经被完全摧毁。随后,战列舰对其他的海岸炮阵地进行炮击,发射了17发炮弹。

8月7日上午巡洋舰“科尔尼洛夫将军”号紧随扫雷舰抵达奥恰科夫9千米(50链)的水域。炮舰“卡恰”号和“阿尔玛”号开始准备从别列赞斯基河口向奥恰科夫实施突破,行驶到距离城市3千米的水域。在这里,它们发现了之前交战的海岸炮阵地。之后它们再次行驶了一个来回,希望诱使红军海岸炮开火。这一整天,“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号战列舰和“科尔尼洛夫将军”号以及随时准备着炮击,但红军海岸炮一直保持着沉默。

事实证明,由于无法应付战列舰的强大火力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红军海岸炮阵地人员悄悄的撤离了。他们只有当确定炮击完全结束后又会返回。我们可以假设,如果这天2艘炮舰真的突入奥恰科夫,可能会遇到红海军不少舰艇;而且他们会顽强作战除非白卫军真正控制住海岸。就在此时,白卫军总部给舰队发出了电报,由于陆上形势的变化,取消原先的突破行动,继续封锁奥恰科夫和敖德萨。8月18日,在驱逐舰“萨肯舰长”护卫下,战列舰回到了塞瓦斯托波尔。

▲ 1920年在塞瓦斯托波尔的“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号战列舰

之后,这艘战列舰再也没有出过海,一直停泊在北部海湾的锚地。11月10日,在接到准备从克里米亚撤退到消息后,战列舰上的人员也开始忙碌起来。在2天时间,战列舰装满了煤,各种物资-诸如10头奶牛和100只羊等。然而很不幸的是,战列舰没有得到全部的锅炉水。

11月13日上午7时,战列舰驶离斯特列茨科亚湾,船上人员有海军步兵、海军学校人员、居民等合计2086人。海军军官学校的学生安置在舰的要害部位,包括做为锅炉房哨兵。 22时15分,它开始前往君士坦丁堡,此时航速只有5节,需要立刻清洗燃烧室。

11月16日上午,它到达了距离博斯普鲁斯海峡6海里的灯塔。在破冰船的帮助下,它以10节的速度通过了海峡。18个小时之后它驶入了马尔马拉海。

在君士坦丁堡,为了后续的转移,平民都离开了军舰,只留下了海军步兵和海军军官学校学生。随后,战列舰加满了煤并得到500吨油。为了表明舰只的归属问题,在前桅杆上升起了法国国旗。

12月8日,战列舰和运输船“喀琅施塔得”号、运煤船“达尔兰德”号开始出发。在纳瓦里诺湾战列舰给驱逐舰提供了油随后在 1920年12月27日来到了比塞大内湖停泊,完成了它的最后一次航行。

根据法国当局的要求,为了降低成本,俄罗斯舰队的舰艇乘员人数大大降低,许多水手去了难民营。不过经过4年,舰队依然还是存在。战列舰成了给年轻军官讲授炮兵课程的学校。为了维护圣安德烈旗的荣誉,水手们还是给战列舰在做日常维修。战列舰上的炮弹、鱼雷等都存放在西迪-阿卜杜拉的军火库。之后,法国人建议战列舰驶入干船坞,以便可以清除藻类等以及重新粉刷油漆,然而此时舰上的水手只有数十人。1924年10月29日,随着苏联与法国建交,舰上的圣安德烈旗被取下。随后法国政府开始派人上舰,舰上原先的俄官兵们陆续离开。

▲ 1923年在比塞大的“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号

.不管现在是什么政府当政,法国政府都认为俄罗斯中队的舰船是俄罗斯的财产。针对这种情况,苏联派出了一个委员会在12月底抵达比塞大,以便了解这些舰船的实际情况和拖到黑海的可能性。委员会主席是著名的造船家克雷洛夫,助手是之前帝俄海军少将E.A.贝伦斯,也就是如今俄罗斯中队司令M.A.贝伦斯的哥哥。经过对舰船的检查,委员会认为,“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号战列舰、6艘驱逐舰和四艘潜艇仍具有军事意义,它们可以拖到黑海进行修理之后投入使用。至于巡洋舰“科尔尼洛夫将军”和其他较老的舰艇,委员会认为将其出售现场更为实际。但是法国政府把舰船归还与苏俄承认革命前俄国的债务相联系。有关此事的争议拖了很长时间,部分舰船开始生锈,为此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防止它们沉没。

1929年10月28日在与苏联委员会谈判破裂后,法国政府决定将这些舰船由当地一家公司进行出售,以部分弥补之前的俄国债务。1934年,俄国中队在比塞大最后的1艘船只“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号在比塞大被拆解。它的火炮和一些设备则被保存在西迪-阿卜杜拉阿森纳工厂。战列舰的拆解工作最终在1937年结束,不过这艘战列舰的历史却并未因此结束。

▲ 拆除“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号的主炮

随着苏芬战争的爆发,在西方国家公众舆论压力下,法国和英国准备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芬兰。1940年1月,将“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号战列舰上的火炮移交给芬兰。芬兰在1918年波罗的海舰队撤离赫尔辛基时得到了不少该型火炮的炮弹。鉴于波罗的海海峡被德国舰队所控制,运输火炮采用芬兰的轮船进行。为了降低在战争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一共使用3艘船进行运输,每艘船装载4门火炮。

第1艘轮船“朱丽叶”号1940年1月29日离开比塞大。不过它似乎并不赶时间,而是先驶往英国北海港口进行商业交易 ,而3月13日苏芬战争已经结束。 法国政府要求该船返航,不过在经过谈判后,又允许驶往芬兰。途中,它撞上了1艘英国货轮造成严重损坏,修理了1个月,而此时德国已经开始入侵挪威 ,这又再次质疑它的下一步航行。过了一段时间,英国政府仍然允许“朱丽叶”号继续航行,不过不是波罗的海,而是刚并入苏联的佩特萨莫。直到8月份,它终于获准驶往波罗的海。9月8日,它抵达亚伯港(今图尔库),交付了运载的火炮。

第二艘轮船“卡尔-埃里克”号(Carl Erik)在2月5日离开比塞大,它的航程一切顺利。在德国入侵挪威前抵达芬兰亚伯港,此时苏芬战争刚结束几天。

芬兰将收到的8门火炮部署在姆亚基鲁沃托岛(Мякилуото)和库瓦萨阿里岛(Куйвасаари)。1943年,芬兰开始使用苏联的TM-3-12铁道炮,火炮就来源于“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号。实际上在1941年秋天苏军从汉科半岛撤退时遗弃了3门这样的火炮。这些火炮来源于原先的战列舰“玛丽亚女皇”号。在遗弃时,苏军破坏了火炮、输送机构等,相信敌方无法进一步使用。不过在德军帮助下,芬兰在1943年也加以使用。

▲ 芬兰 1943年使用的TM-3-12型铁道岸炮,火炮来源于“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号

最后1艘装载火炮的轮船“尼努”号在1940年2月26日离开比塞大。4月9日该船在挪威卑尔根被登陆的德军俘获,随后送到德国。在芬兰当局的同意下,或者在没有征得许可的情况下,火炮被卸下并送到克虏伯工厂,准备改装为海岸炮。之后1941年11月9日,德军将这4门海岸炮部署在海峡群岛的根西岛,并将海岸炮兵连命名为 “米鲁斯”(Mirus)公司”。火炮布置在圣彼得港附近山上,每门火炮相距很远,都用茅草屋顶的农舍加以伪装。每门火炮都是一个独立作战单位,有良好的通风和中央供暖设施、地下弹药库、卫生系统、照明系统、储备柴油发电机组等。 火炮有很大的仰角,正常的射程为28千米,最大射程达到30千米。除了训练和试射外,火炮从未向敌方目标进行过射击。战争结束后,这些火炮被英国拆除。

▲德军1门伪装成公寓的305毫米海岸炮

在芬兰退出战争之后,3门来源于比塞大的305毫米铁道炮归还给苏联。随后装备了海岸炮兵部队,1961年1月1日,这些火炮退出现役开始存放。如今这3门火炮都在博物馆里展览,1门在红山炮台博物馆,1门在圣彼得堡十月铁路博物馆,1门在莫斯科卫国战争胜利中央博物馆。

▲TM-3-12型铁道炮全景

该舰的舰尾旗帜之前一直由原先的帝俄海军军官后人保存在澳大利亚。经过俄罗斯文化部的努力,终于回到自己的祖国!2014年9月12日,正式移交给黑海舰队博物馆。

▲修复战列舰“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号舰尾旗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