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01

因为总统的一个谎言,美军死了6万人,士气低落20年!

诺哈网2023-06-13 15:45:270

【军武次位面】 作者:高伟川

“冷战”是一个令人熟悉而又自带“神秘色彩”的词,对其进行的学术研究或许稍显枯燥,但以其为背景进行的艺术创作,却常常能取得非同凡响的成就,比如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水形物语》,就是以冷战高峰为背景演绎的。

▲在这个全世界“陷入疯狂”的时期

出现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都很正常

比如爱上一条人鱼…

当然这么“高大上”的片子,军武菌就不再给大家推荐了。今天我们要推的是更加血淋淋的现实……

冷战就是这样:怀着傲慢理想与残忍偏见,两种意识形态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人性犹如海啸中的珍珠,每当它将要毁灭之时,总是发出绝望但令人动容的光辉。纪录片《越南战争》,正是散发着如此魅力。

▲之所以越南战争能如此的值得看

就是因为这场战争中没有绝对的正义

只有战争双方对士兵和人民蹂躏

好的纪录片总是会经历时间的打磨:前阵子《舌尖3》刷屏,挺了两期口碑终于扑街,制作方将原因之一归结于“制作周期短”。

▲真的惨…已经凉了…

虽然纪录片好坏不能以制作时间长短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但这部《越南战争2017》历时10年的制作,从影片的品质和国内外的榜单评分来看,这10年,剧组不比南越雨林中的“马润”轻松多少,真的是用心了。

▲口碑“双九”!

在IMDb上能上9分的都是什么怪物啊…

注:下文灰色字部分,均为亲历者口述内容

大牌制作班底:出色的“讲故事”能力。

本片由著名纪录片导演肯·伯恩斯和琳恩·诺维克,以及金牌编剧杰弗里·沃德联手打造,他们的作品都可谓是上乘之作,几乎评分都在9分之上,足见功力之深。

▲本片的编剧杰弗里·沃德

用了10年时间打造了传奇纪录片《二战(2007)》

之后由用10年则推出了这部《越南战争(2017)》

所以该片的一大特点是“金句频现”到每集刷新三观,每每令人感觉脑子在燃烧!

▲亲历者用血泪凝结成的金句

本作中到处都可以找到!

▲这段用一句话评价越南战争

真的是力透纸背!

越战是个大锅所有美国人都得背着

纪录片或许没有好莱坞大片夺人眼球、更缺乏大明星撑场面,所以编导的国内知名度不高,但实际更为考验导演和编剧的功力,也就是“讲故事”的能力。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类都爱听故事甚至于活在故事里,而讲好故事的人才是“引领者”。

▲每集正片之前都会有一段警告

别误会,成人内容是指是许多具有“内涵”

的话语只适合有一定阅历的人观看

对于大部分军迷来说问题不大

关于越南战争的电影、书籍汗牛充栋,能坐在电脑前不看“脑残玛丽苏”刷纪录片的,绝不是“垃圾观众”,所以如何能让观众沉浸在长达10集、总时长近20小时、每集都相当于一部电影的纪录片里,制作班底的“讲故事”能力,真的很“逆天”!

▲第一集的开场有近两分钟的倒放镜头

充满喜感但是由寓意深厚

比如本片代入式的提问,逐步让你感同身受几乎贯穿半个世纪的“魔龙狂舞”:

卡尔·马兰奇(美海军陆战队):多年来,没人再谈起越南。我家和另一对夫妇是朋友。12年后,当两位妻子聊天时,才发现两个丈夫都曾是在越南的陆战队员,(12年间)从未提起过一个字。全国(的家庭)都是这样。(关于越战)分歧是如此严重,就像家里有一个酗酒的父亲。“嘘,我们别提起他”。

关于美军在越南的行动,我想直到最近,长大的下一代才开始再次提起:“(在越南)发生了什么?发生了什么…”

▲喷射器的火焰被收回,火箭弹回到飞机

伴随着摇滚乐和五位总统的虚伪演说

倒放让我们正在回到越战

回到让美国人倒退的越南

本片以时间为主线,集集推进,叙事手段多样,取材跨遍全球搜集资料档案,从各个角度全面而深度的解读了越战:既有学术性的系统分析当时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你死我活的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更不断穿插很多观众感兴趣的“战地故事”。甚至还有解密的总统电话录音,以及珍贵的全彩高清战地影像,描绘出突兀的战争场面。

▲不断穿插的历史背景回顾

战争和政治永远纠缠

麦克·希尼(美国陆军):刚出发,我们就感觉不对劲。我们在着陆区的的泥地发现了很多鞋印。一个班长说:“该死,完蛋了…。

”突然,走在队列头里的尖兵梅斯军士,没开口就突然把M16端上肩,打了一梭子。他转身高喊:“越共在道上!越共在道上!”

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倒下了。子弹直接穿透了他的胸部,砰!一场精心策划的伏击战就这样爆发了,如此喧闹,如此意外…我一瞬间惊呆了,心里只想着:“这TM是怎么回事…”

我知道我已经损失了很多人,我向上帝祈祷:“如果你要从我的排收更多的人,要我,别再要我的兵!”说了之后,我吓坏了:“上帝,我能收回这个祷告吗?”

整体氛围的出色营造:让一个局外人了解战争

片子节奏把控流畅,能让大量的历史画面“活”起来。特别是配乐更是十分走心,根据纪录的不同年代,播放不同时代的不同流行歌曲。

而且编导很会把握观众的情绪,一部严肃的纪录片,竟然会让军武菌“爆笑”好几次——一本正经的讲笑话。幽默也分级别,这种“高级黑”如观赏高分美剧般过瘾,一时忘记了好些国产喜剧片的尴尬式幽默。

▲这句Are you tring to Fxxk me实在经典

影片让总统政客走下神坛

揭露了战争期间他们一堆的黑历史

特别是影片采访了来自各方的近百位亲历者,包括美国前政府官员、学者、老百姓,劫后余生的越战老兵,还有几十位前南越官兵和北越军民。这些人遍布美越等国各地,有些人也许并不愿意回忆过去自揭伤疤,却能面对镜头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实属不易。这些采访不但串起了整个故事,更让人身临其境。

▲常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感觉

▲诡异的笑容和深沉的话语

大叔的表情真情流露,让人深思

约翰·马克斯:我很单纯的恨他们…很单纯。我非常恨他们…我非常的害怕他们…害怕到陷入恐惧…越害怕他们,我越恨他们!

我是一名18岁的海军陆战队步兵,高中文凭墨迹未干。我不想在同伴面前出丑,但是我很害怕…在那里我一直注意保持着我的自尊心…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但事实真相只有亲历者才知道

在以上两者基础上,不断有学术性的“硬知识”穿插进来,可见研究学术的严谨性,充实而不枯燥。

▲原来“越共”并不是指越南共产党

绝对中立的立场:“硬到”几乎“政治不正确”

对于描述战争历史的纪录片来说,是否足够真实而客观是对其评价的基本标准,虽然网上对影片的某些细节有争论,但整体的基调无疑是客观的,可以说是“研究无禁区”。

▲如此的评价“敌人”真的足够客观啊…

比如有关胡志明的章节片段,几乎看不到任何贬损的意味,特别是通过其早期的成长经历和革命生涯的描述,透露出本片对这个当时美国最大敌人的尊重。而对比片中对法国及南越“盟友”的描述,反而感觉是这片子是当时越共拍来“黑”对手的。

▲影片丝毫不避讳反映美国人的恐慌

由于越战不同于二次大战那么“黑白分明”,所以“自黑”的更加肆无忌惮、火力全开——面对历史执着的探寻与反思,即使“啪啪打脸成猪头”也义无反顾,不得不承认,正是他们强大的原因。

▲片中多次提到了美军使用的化学武器

橙剂对越南的恶劣影响至今依然存在!

类似的打脸情节还有很多:从约翰逊总统的电话录音中我们得知,他在出兵越南之前,已经觉得不可能撤军了…这与当时媒体的报道的风向完全相反!

约翰逊:昨晚我一直醒着想这件事,想的越多就越不懂…在我看来我们又卷进了另一个朝鲜…我相当担心,一旦承诺(出兵),我看不到离开的希望…我不认为(南越)值得为之而战…我不认为我们能脱身…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烂摊子…

我在想命令那些孩子(军队)去那里…去那里到底为啥?越南对于美国来说真的值得吗?

▲这几乎已经承认了虐待战俘!

这种黑料都敢播!

干货满满:最全的高清彩色越战影像

以“战争”为主题的纪录片,当然少不真实的战争场面,这也是任何虚构电影都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对于一些代表性的战斗,比如奠边府大捷,本片几乎是满怀敬意的讲述越南人是如何狠狠的羞辱傲慢的法国人的(一战后法军几乎一直不怎么给力,还总想到处恢复“帝国荣光”,文艺青年真心打不了仗啊)。

▲开始是这样的 …

▲结果…

还有美军顾问团带领南越“精锐”清缴“平嘉战略村”的越共却遭遇伏击,美军直升机飞来接走了自己人的遗体,却不顾“战友情”留下南越友军被北越围歼;

经典战役更少不了,比如第一次大规模运用机降战术的德浪河谷战役(后来拍成由梅尔吉普森出演的著名影片《我们曾是战士》),均采用双方当事人的采访回忆,配合当时的影像资料串成片段,现场感极强。

听着那些死里逃生的老兵,“平静”的回忆当年眼睁睁看着战友化为灰烬,看着影片好不掩盖的呈现残忍却真实的场景,似乎隔着屏幕都能感到死亡的气息。

▲片中AK47对比初代M16的叙述

背后是一具具尸体而不是玩笑

在此基础上,影片还在呈现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新闻片段和出名的摄影照片(很多还登上过中学历史教科书)之外,更把一些政府内部的秘密录音和新近解密的资料在片中解密,确实在难得。

▲经典照片,被镇压的反战学生

▲肯尼迪遇刺后约翰逊总统临危受命

这里曝光了他与国防部长的电话录音

录音中强硬的约翰逊总统精神几近崩溃

麦克纳马拉部长在0号线

约翰逊:鲍勃?我不想打扰你,但是…告诉我谁有军事头脑,能给我们一些打赢战争的计划…让我们在努把力,朋友。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我的心脏病会发作……

我们需要人去那里(越南)帮我们弄出更好的计划。因为现有的计划全都是54年的老东西…我们没能完成它(计划)…我们…我们在输…

麦克纳马拉:这就是我想回越南的原因之一现在敦促一下是有好处的。

约翰逊:没错,但是我现在想要的是指定些计划。逮住那些家伙,打掉一些…杀死一些,这是我想做的…

麦克纳马拉:我会试着带回一些东西,能达成这一目标。

约翰逊:好的,鲍勃……谢谢…

▲F-4攻击机从星座号航母上起飞轰炸

50年后的反思:不要忘记我们为何而战!

看到许多被访者难以自持间流露出的情绪,会让你庆幸自己作为一个傍观者,该是多么的幸运:只有没有参与过战争的人,或者把别人家的孩子推上战场为自己赢得勋章的人,才会歌颂战争的美好——“我不是针对谁,我是针对你们所有人,战争的始作俑者都是垃圾!”这大概是主创者最想说的。

无论是多么高贵的理想,都会沦为傲慢的误解与无知的偏见,最终导致比野兽还疯狂的仇恨,而仇恨裹挟所有人,没有所谓无辜的生命,如同雪崩中的每一片雪花,概莫能外——这就是越战:一场冷战的浓缩;也是人类史的浓缩。

▲你想要怎样的越南?

看到那些曾经恨不得徒手掐死对方的死敌,时过境迁在平静生活之中渐渐有了“共情”之感,为一部纪录片回忆过往,苍凉之感呼之欲出——年少时痴迷于热带雨林的打打杀杀,年长时不免探其究竟——美国作为越战的失败者,不仅伤亡巨大且黯然离场,却垄断了关于这场战争的“话语权”。

我们现在几乎看不到越南作为胜利者,发出的任何主流声音,反而是失败者把这场战争当做仅次于二战的“大事件”,即便被选择性遗忘,也不断的有各界人事从各种角度剖析反思。

▲这场意外如同是整场战争的缩影

美国人既炸了敌人又炸了自己

对于美国人来说,战争从开始就丧失了意义。总统的面子、冷战的表率、政治筹码、民众呼声亦或是民主自由;这些理由在数以万计被战争留下心理创伤的越战老兵面前,都已显得苍白无力。他们究竟为何而战,没人知道…随着时间的磨洗,连他们自己都已经不关心了…

▲花费巨大代价攻下山头

结果发现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这或许真的就是越战的苦难…

▲不禁让我想起了电影《第九连》

攻下阵地后苏联士兵也是同样处境

如果连胜仗和牺牲都不再具有意义

如同阿富汗和越南,这场战争是必败的

真正的强者思维,就是永远敢于面对真实的历史。美国人敢于在50年后再次揭开“越战”这块伤疤,同样显示出了足够的勇气!

对于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来说,或许我们永远都读不懂战争…但是历经20个小时刷完全剧,我是如此的热爱和平,前所未有…

▲颤抖的嘴唇欲言又止却足以说明一切…

▲想要观看的朋友

如图搜索 第一个网页就是哈~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