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美军激光制导炸弹初露锋芒,20年后海湾战争大放异彩
【军武次位面】作者:高得道

也许很多人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的时候才第一次听说激光制导炸弹这款利器的,它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不可缺少的大杀器。不管是1999年的空袭南联盟,还是如今的反恐战争,一切牛鬼蛇神都逃不过它的猎杀。其实,这款武器首次登场应该追溯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它的首次战场亮相就发生在1972年5月13日的美军空袭越南清化大桥。
清化大桥位于“胡志明小道”上的必经之路,越战期间,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正是通过“胡志明小道”穿越本土以及老挝、柬埔寨的,向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输送物资和人员。而清化大桥就在河内以南约110千米处咽喉要道。在当时美军拟定的“94个必须摧毁的目标”中,它排名第14位。在1965年3月,美国太平洋空军正式决定要炸掉清化大桥。

第一个承担这项任务的是“小斗犬”导弹。1965年4月3日中午时分,一支由79架美军飞机组成的多机种编队向清化大桥飞去。其中担任主攻的是46架F-105战斗轰炸机、担任对地压制的21架F-100战斗机、另有2架RF-101侦察机和10架KC-135加油机。46架F-105战斗轰炸机中有16架各携带了2枚AGM-12“小斗犬”导弹、15架各携带了8枚航弹,它们是攻击大桥的主力,其余15架F-105则携带普通炸弹,负责压制附近的防空阵地。
但由于F-105的火控计算机性能不足,飞机每次飞越目标时只能发射1枚“小斗犬”导弹,所以携带该导弹的16架F-105必须飞越目标上空2次。这必然增加了美军战机的攻击难度,因为需要掩护飞机持续压制地面防空火力,同时还要展开空中战斗巡逻,防范北越战斗机的袭击。就在美军空袭清化大桥之时,北越空军也派出8架米格-17PF迎击,但可惜的是,也许是北越的导航系统出了问题,双方战机居然没有发生接触。

虽然没有得到己方空军支援,守卫清化大桥的北越高射炮兵却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将百余门高射炮藏在马江两岸的密林里,只等美军轰炸机因俯冲而降低高度后再开火。更要命的是,攻击时,正好是正午,阳光照在河面上,使大桥周围笼罩上一层雾气,使得美军很难准确瞄准中央桥墩,尽管携带导弹的美机连续向大桥发射了导弹。据事后调查,也证明32枚AGM-12导弹都命中了大桥,但是因为弹着点不够理想,或者因为爆炸威力不够,这些导弹并未能摧毁大桥。
当然,美军是不会因为初次尝试的失败的,于是,“白星眼”炸弹出场了。1967年3月12日14时12分,在选定的瞄准点、阳光和桥梁将有最大的反差度(最有利于瞄准)之后。当天,第212舰载攻击机中队的3架A-4攻击机从航母上起飞,它们各挂载1枚“白星眼”,另有2架F-8E战机护航。

AGM-62“白星眼”滑翔炸弹是一种可以遥控滑翔的航空炸弹,炸弹前部有一台摄像机,它能将拍摄的景物传送到飞机座舱内的显示屏上,飞行员只需将屏幕上的十字标线压在目标上,“白星眼”炸弹就会在遥控信号的指引下飞向目标。这种炸弹的打击距离比普通航空炸弹远得多,而且十分准确,因此被称为“灵巧炸弹”。
当美军战机准时来到清化大桥上空时,3架A-4攻击机按照投射“白星眼”的要求,以5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目标俯冲。在越军的高射炮开始猛烈射击的情况下,A-4攻击机顺利找到瞄准点,投下炸弹。几秒钟后,3枚炸弹先后命中目标,战机显示屏上的清化大桥被一片白雾遮盖。侦察机很快确定了这次攻击成功——3枚“白星眼”全部命中,弹着点距离均在5米之内。但是,事后证明,“白星眼”炸弹仍然存在威力不够的问题,清化大桥在遭到攻击一周后恢复通车,这座大桥确定没有主角光环吗?
不过,美国人没有放弃,经过2年努力,终于研究出了2种激光制导套件,分别可以安装在340千克和450千克炸弹上。测试后发现,450千克激光制导炸弹的打击精度较高,以它为原型经过深度开发,最终成功研制出第一种激光制导炸弹——GBU-10,于是新一轮打击又开始了。

其实GBU-10炸弹在1968年底就已经可以使用了,但是,当时美国约翰逊政府受到国内反战情绪影响,被迫暂停了轰炸北越境内目标。所以,直到1972年美国与北越就战俘问题的谈判破裂之后,美国才决定再次发动空袭,切断北越与南方的物资联系,以迫使对手屈服。而清化大桥再次被列为重点打击目标。
1972年4月27日,美国空军8架F-4D“鬼怪”战斗轰炸机从泰国出发,其中2架携带了改进型AGM-62“白星眼-Ⅱ”电视制导炸弹,另2架携带着每枚重450千克的GBU-10激光制导炸弹。不过,由于当时的天气状况不利于激光照射目标,美军战机最终只投放了“白星眼-Ⅱ”,其中5枚击中了大桥并造成损坏,但不严重。于是在1972年5月13日,F-4D再次出击,一共有26枚GBU-10激光制导炸弹直接命中大桥,使西侧的桥段桁梁脱离桥墩落入河中。

在5月13日的战斗中,美空军F-4D飞行员将AN/AVQ-26激光指示器(“铺路钉”)和GBU-10激光制导炸弹搭配使用,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制导武器组合。“铺路钉”并非安装在战机内部,而是挂装在左翼挂架的一个大型吊舱内。装备“铺路钉”的战机可为自己或其他战机投掷的激光制导炸弹指示目标。
由于作战紧急,在空袭清化大桥过程中,部分来不及装备“铺路钉”的“鬼怪”战机只能配装笨重的AN/AVQ-9激光指示吊舱和GBU-10炸弹配合,不过两者分别由2架F-4D挂载,携带吊舱的战机向目标发射编码激光,紧接着携带炸弹的战机则向激光束围绕的区域投射激光制导炸弹。这种攻击方式的最大问题是装备吊舱的飞机必须保持飞行稳定,以便激光束持续照射目标,直到炸弹命中。这就意味着装备激光指示吊舱的飞机不能进行大范围机动,很容易成为防空火力打击的靶子。

经过不断的努力,美国的重磅激光制导炸弹终于把金刚不坏的清化大桥摧毁了,使其长时间无法通车,一直到1975年越南统一后才得以修复。需要强调的是,北越还有一座位于河内附近、跨越红河的桥梁——龙编大桥也是在1972年5月被美军战机用重磅激光制导炸弹重创,直到1973年3月才修复通车。虽然,美军最终输掉了越南战争,但是,激光制导炸弹的高效率的杀伤能力一举奠定了精确打击武器黄金时代的开始,最终在海湾战争大放异彩。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损失惨重,俄军一天之内4架战机被击落,“凶手”竟是自己人?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5月14日,国内外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俄军4架战机在13日坠毁的重磅消息。这份自俄乌交战以来,俄空天军单日战机损失最惨重的战报,在全球引发了剧烈反应。很奇怪的是,乌克兰和美国均表态未参与此事,再加上这4架战机损失的过于离奇,从而引发了外界对事件真相的诸多猜测。▲国内媒体的相关报道诺哈网2023-05-26 07:26:230000各国女兵走正步都是什么样?还是中国女兵最漂亮,委内瑞拉最搞笑
【军武次位面】作者:嘿喵正在表演的中国女仪仗兵正步,是指一种队伍行进的步法,意在展现军威,但训练费时费力,主要应用于阅兵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中行进的军人。每个国家都有礼兵的正步表演,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风格,只不过委内瑞拉的这个正步....我无法描述,你们自己看吧。她们的正步走起来挺整齐的,就是胳膊看起来跟顺拐一样。但却明明又没顺拐...下面看看其他国家的女兵的正步是什么样子的。诺哈网2023-06-16 01:33:280000中国075“两攻”舰载机部队曝光,海军陆战队“空突营”再现身!
近期,根据《解放军报》的报道,三月下旬,北部战区海军陆战队某旅空中突击营在其军史馆,举行了一场特殊而隆重的开馆仪式。根据报道可知,该海军陆战队空中突击营系由两个荣誉单位融合组建,分别是解放战争在开封战役、睢杞战役中立下大功的“攻坚模范连”,以及在淮海战役中立下大功的“碾庄圩突击模范连”,前身均系华野八纵某部。以这两个荣誉单位为基础,重组合并而组建的海军陆战队某旅空中突击营,自然也是兵强马壮。诺哈网2023-06-04 16:05: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