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皮卡和钢管,为何风行中东和非洲?
【军武次位面】作者:概略北方
在21世纪的今天,一提到战争,我们首先会想到呼啸的战机和轰轰的坦克,以及导弹、无人机、航母、太空战等先进武器高科技高信息技术含量的战争,好像这才是个打仗的样子。
然而令全球军迷们失望的是,近年来的一些真实的局部战争中,使用最多的,反而不是那些亮瞎狗眼的高科技武器,而是各种各样经过改装的民用车辆。无论是在烈日炎炎、广袤荒凉的利比亚沙漠,还是在屋宇纵横、人口密集的叙利亚、也门等国的街巷,都有它们的身影,成为这些热点地区战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媒体的报道中,皮卡车以成为利比亚内战的一个象征
其实,真正的战争是非常现实的,存在即合理,以非洲和中东落后的国防工业,根本就不可能支撑一场高科技的战争,那些并不富裕或者没有渠道获取先进武器的势力和军队,往往有什么用什么,把各种民品也派上了战场。
加装了各种武器的民用皮卡,就成为最为常见的“武装突击车”,用一个黑蜀黍的话说,它们(武装皮卡)就是没有装甲的坦克,迷你版的喀秋莎火箭炮,“裸奔”的运兵车、油料车、弹药车……,总之,它们就是不发达地区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
▲在不发达地区,武装皮卡成了战争主力
这里简单说说皮卡的来历——皮卡是英文Pick-Up的音译,最早诞生于美国。1925年,福特公司在T型2座旅行车基础上,经改进,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皮卡“先驱者”,底盘低,卸货方便,货箱不大,但日常使用完全没问题。“先驱者”推出后深受农场主青睐,很快就风靡全美,第一年就销售了34000多辆。从此,一个伟大的车型诞生了。
▲亨利·福特自己都想不到,皮卡会成为美国汽车销量冠军,每41秒钟就能售出一辆
再说了,民车上阵也是常有的事情。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双方都曾将蒸汽火车改造成简单的铁甲列车作战,抵御敌方骑兵对铁路沿线的骚扰。
▲南北战争期间改装的装甲列车
一战的凡尔登战役中,法军利用公共汽车、出租车甚至私家车运输兵员和补给,在一个星期内将20多万法军和2万多吨军火物资运至前线,但值得注意的是:出租车运送士兵时是打表的...
▲坐着出租车上战场,也只有浪漫、奇葩的法国人干的出来
把轻型汽车改装为火力突击工具的思路,最早倒也不是民间创意,而是正儿八经的军人想出来的。二战期间,英国特别空勤团(SAS)之父大卫·斯特林少校最早实践了这种想法,他将威利斯吉普的挡风玻璃统统拆除,在右后方加装了射速高达每分钟1200发的双联装维克斯K型轻机枪,把吉普车变成了一只火力强大、迅猛快捷的小怪兽!
▲二战中的英国特别空勤团SAS特种部队的前身
1942年7月26日的凌晨,L分队乘坐18辆吉普车袭击了位于Sidi Haneish的德军机场,德军飞机发动机轰鸣声和夜幕有效地掩护了他们。冲进机场后,18辆吉普车队形整齐,向机场上的飞机和设施疯狂开火。根据德军报告,共有12架JU-87俯冲轰炸机、2架JU-52运输机、6架JU-88夜间战斗机和一架BF-110被击毁。而英军只损失3辆吉普,牺牲1人——这一战例充分说明了轻型车辆加装火力后的实战价值。
▲二战时期英军用雪佛兰卡车改装的战斗车辆
当然,吉普虽说是“轻型”,但好歹还是正经的军用车,而纯民用车辆武器化改造的历史中,恐怕没有哪一种车能比得上皮卡。皮卡车在越野性、经济性、灵活性、耐用性方面的优点,成为这种车型胜任战争的理由。
▲英国“粉红豹”版军用路虎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发展,皮卡的武器化改造已经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在热点地区,“心灵手巧”的正规军或非正规武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皮卡“繁衍”出了一个叹为观止的战斗车辆家族。
▲山寨版武装皮卡,其实都可以在正规陆战武器中找到对应的类型
按理,民用车辆只要有点载重能力、动力性能凑合,都可以进行改造,卡车、中小型面包车等车型都可以。但是见得最多的,还是武装皮卡,这是为什么呢?
▲卡车改战车的事,其实中国也干过
首先,皮卡自身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是最适合进行武器化改造的民用车辆。皮卡介于轿车和微卡之间,多用柴油机,动力强劲。非承载式悬架,宽大的轮胎,使皮卡既有轿车的舒适性,也有微卡的承载能力和越野性能。车厢的货斗则是一个理想的“通用空间”,只要扛得起拉得动,就能在上面装上任何东西,装机枪架火箭,拉货载人都不在话下。
从媒体公布的图片中可以看到,从7.62到14.5,从单联装到四联装的各种机枪,从40毫米的RPG到107毫米的火箭炮,甚至武装直升机上火箭发射器都被装上了皮卡,不得不佩服这些武装人员的想象力。
▲当然了,最多的还是“皮卡背机枪”
因为有皮卡负重,所以架个重机枪是没问题的,至于架什么枪要看经济情况。在普通都不富裕的中东战地和非洲,价廉物美的中国产机枪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比如,巷战神器,由国产54式高射机枪(苏联德什卡M36/46式高射机枪的仿制型)发展而来85式重机枪,曾经向马里、象牙海岸、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出口过,成为德什卡机枪的替代型号,在海外销售一度供不应求。
▲《红海行动》中,伏击车队的恐怖分子用85重机枪打得政府军血肉横飞
85式重机枪口径为12.7毫米,使用弹链或弹箱供弹,配备简易光学瞄准镜,理论射速每分钟650-700发,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步兵武器,装在皮卡上可进行大范围机动,非常适合巷战和丘陵作战。
凭借大威力子弹、良好持续射击能力和远射程,85式重机枪可轻松压制住只有轻机枪、AK-47和40毫米火箭筒的对手。在遭遇战中,一般装甲车和汽车也扛不住12.7毫米子弹的密集射击,1分钟下来,即可轻易打乱对手整个车队,随后就可以跑路了。整个攻击过程非常短暂,也不用近距离接触,可以说,质优价廉的中国机枪和皮实耐用的皮卡简直是天作之合。
▲85式重机枪重量不大,适用于多种载具
另外,著名的国产游击神器107火箭炮也是皮卡上的常客,中国63式107多管火箭炮价廉物美,重量轻,火力猛,易于操作和维护,极其实用,在中东和非洲都有大量装备,在中东各次战争冲突中几乎都可见其身影。
▲皮卡版喀秋莎
其次,这是由武装皮卡使用方的工业基础决定的。无论是非洲落后国家,还是非政府军武装人员,几乎都没有工业生产能力。这决定了他们在进行改造时,只能把现役武器加装到皮卡上,而且这些武器必须是后坐力较小的武器,诸如机枪、射击时后坐力小的火炮、反坦克导弹等。
▲皮卡无法承受大后坐力,只能选择无后坐力武器
最后,武装皮卡使用方的经济基础和人员素质是武装皮卡大行其道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皮卡价格较低,购买一辆坦克的价钱可以购买上百辆皮卡了。很多武装分子也没什么军事素质,诸如步兵战车之类武器,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发挥效能,实在太过奢侈,他们更喜欢操作简便、人人能开,机动灵活的武装皮卡。
▲把车和火箭发射巢都喷成红色的逗逼武装分子,毫无战场伪装意识
日本皮卡一度是非洲黑蜀黍的最爱,这是丰田皮卡凭借赫赫战功赢来的口碑。1987年,利比亚与乍得因领土问题爆发武装冲突。当时,利比亚军队在乍得北部驻有8000兵力,拥有300多辆坦克、大量的火炮、米-24武装直升机和60架战斗机,装备之先进,号称“非洲第一”!
而乍得军只有一万多人,除了接收了前主子法国人的大量‘米兰’反坦克导弹,以及安装导弹的‘发射车’——400辆丰田皮卡以外,没有重武器。
▲这辆丰田“驴卡”充分说明了丰田在非洲人心中的地位
实战中,乍得军队采用钳形攻势,利用机动灵活的丰田皮卡,从各个方向发动突袭,大胆穿插,使用法国“米兰”反坦克导弹和大口径机枪,击毁了利军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反而将利军打得人仰马翻。
▲乍得境内的利比亚T55坦克残骸
这场战争中,皮卡战车大放异彩的是麦阿坦·比什拉空军基地之战。1987年9月5日,趁卡大佐的陆军防守松懈之机,乍得皮卡大军杀入机场,左突右冲如入无人之境,几个小时之内就将大佐的机场完全毁坏,26架苏-22、米格-21、米格-23、幻影被击毁,两架米-14 直升机在试图起飞时被击落——乍得黑蜀黍们凭借皮卡,居然再现了SAS的经典战例。
除此之外,皮卡大军还顺手摧毁了机场外60多辆利比亚T62\T54坦克,利军1700多人阵亡,300多人被俘,大批地空导弹等装备被缴获。由于缴获太多,乍得军队不得不将许多战利品销毁。卡大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的很多军事参谋因为这次惨败而掉了脑袋。
▲乍得军缴获的萨姆-6导弹和米24直升机
为了避免更大损失,卡大佐无奈撤军,但撤军很快演变为崩溃,很多利比亚坦克兵弃车徒步逃跑。仅1987年的前三个月,就有3000多名利比亚士兵被打死、俘虏或掉队,而乍得军仅仅损失了5辆皮卡与不足百人的兵员。
▲大批车舱盖呈打开状态的利比亚军坦克,成员已经弃车逃窜
利比亚的损失则是全国1/5的兵力,200辆坦克和装甲车被击毁或缴获,几十架飞机被击毁在地面。由于丰田皮卡表现抢眼,战果惊人,此次冲突也被戏称为“皮卡战争”。
▲第十五届上海车展上的“利比亚战车”,墙上的展板是这款皮卡的战绩
如果说卡大佐的惨败成就了丰田,那几年前的利比亚内战就可以说成就了中国的长城和中兴。现在已经具备全球视野的中国车企当然不会放过战乱国家这类市场,目前中国皮卡在非洲的畅销已经打破了日本皮卡在非洲市场数十年的垄断。
为了更好的创造销量,有些国产品牌主动适应客户,为出口到这些国家的皮卡进行了专项改造,在原本的车斗位置增加了机枪支架,车身涂上了阿拉伯文,连名字都干脆叫“利比亚战车”,不得不感叹中国车企的个性化定制能力!
▲出厂就自带机枪架,这服务相当贴心了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产品,中国的皮卡价钱便宜,皮实抗造,尽管细节仍有差距,但是这些优点已经足够打动并不怎么讲究内饰,更注重价格的欠发达地区人民的青睐。2011年利比亚内战期间,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长城和中兴皮卡高调出镜,横冲直撞、威风凛凛,为中国皮卡做足了活广告。
▲和丰田皮卡一起出镜的中国皮卡,国产货丝毫不差
除了中国皮卡,中国民品在非洲和中东也频频被改装为武器,小到无人机,中到无缝钢管,大到农用自卸车,让人在感叹中国制造威武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改装这些武器的山寨工程师们的奇思妙想,颇有当年八路土法造兵工的风范。
▲初级运用,中国产某品牌汽车成为叙利亚战场上的交通工具
▲常规运用,疑似中国某型农用小卡车被改装成武器平台
▲中级运用,不考虑隐蔽性的农用大炸B发射车
▲高级运用,隐蔽性超强的农用自行火箭炮发射车
▲顶级运用,钢管变弹,注意上方的蓝色生产厂家
2013年,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了几千枚自制火箭弹。直接造成了44人伤亡,致使以色列人人心惶惶,20万人被迫进行疏散分离。气急败坏的以色列人在未爆的弹体上,发现了几个中文大字——“山东XX钢管厂”,然后跑到中国兴师问罪。
▲网上流传的莱阳钢管厂关于哈马斯火箭弹事件的声明
当然,不管是“丰田战争”还是“中兴战争”,皮卡车在北非和中东那种武器科技含量低、兵员素质不强的战场的作用很大,而在对抗有高科技武器、兵员素质高的国家时,皮卡战术往往就不灵了,所以不会出现伊拉克皮卡打败美军,叙利亚皮卡干翻战斗民族的事情。
▲武装皮卡作用不小,但无防护能力冲击波都能掀翻
不过,皮卡这种装甲为零的纯民品也能上阵,一方面说明“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兵器机动性的重要,这种重要性甚至要排在装甲和火力之前,这也是为什么皮卡驼着一个威力远不如炮的机枪,插上几个RPG,也能在那些“简易战争”中大杀四方的原因。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俄军莫辛纳甘大战乌军MG42,这些古董都是哪来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紫电随着俄乌战争的继续,越来越多来自前线的照片和视频,特别是交战双方的武器装备图出现在了网络上。而观察分析俄乌两军的武器装备,对军迷而言也是相当有趣的。不过比较离谱的是,在21世纪的今天,交战双方依然大量使用老式武器装备。冷战时期生产的各种坦克和装甲车也就算了,甚至二战时期的武器都被抬了出来。比如这位抱着“大盘鸡”DP机枪的乌克兰老哥。▲手持DP轻机枪的乌军士兵诺哈网2023-06-01 01:47:430000一个星期踏平欧洲,曾经让整个欧洲颤抖的钢铁洪流是如何炼成的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冷战时期西方对于苏联的大规模装甲突击一直忧心忡忡,苏联上万辆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犹如一把悬在西方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斩下。根据北约的估计,一旦战争爆发,苏联的大规模坦克集群一个礼拜就能推平欧洲。那么当年令北约最忌惮的苏联钢铁洪流到底有多恐怖。▲苏联在二战中将大规模坦克集群作战玩的炉火纯青诺哈网2023-06-10 11:13:290000美苏两种造武器思路,谁更胜一筹?苏联士兵开过美国坦克给出答案
【军武次位面】作者:coingun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坦克,恐怕浮现在各位军迷脑中的坦克大致分布在3个不同水平的国家之中:首先是一流的国家:这类坦克国度不光起源正常而且日后超常发挥,典型例子就是德国与苏联。诺哈网2023-06-14 07:24:350000少见的巴西武器,印尼订购巴西火箭炮到货,性能可圈可点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印尼到货的"阿斯特罗斯"IIMK6型多管火箭炮(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4 07:38: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