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48

1933年苏联巨无霸轰炸机引发美国恐慌,任何国家都无法拦截

诺哈网2023-06-12 09:25:140

【军武次位面】作者:路芷

在人类漫长武器装备发展史中,总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设计思路,有的打开了新领域的大门,引领了后世的发展趋势,被称为先驱者;有的展现了与那个时代不相符的科技运用,或成功或失败,但都对科技发展以后的时代提供了许多借鉴与灵感,被称为黑科技;而还有一部分,他们无聊成功或失败,在科技的发展中都只是无数次的证明了那时一条没有前路的断崖,而这些则被我等吃瓜群众笑称为:脑洞。

现在,小编就以一个系列给大家讲讲那些人类武器发展史上的脑洞之作,来看一看本来以严谨为第一准则的设计师们是如何放飞自己的思想,让世人一次又一次的见识到人类的脑洞到底有多大。

闲话不多说,现在我们开始第一期——二战飞机篇(待续)

TU-2Sh“火刺猬”战机

对,我说的是战机,因为小编实在不知道要把它归属到哪一个战机类型中,为何?听我慢慢分解。

1943年,苏联新型的气冷发动机Ash-82FN投产,图波列夫将这种发动机改装在了1992年服役的TU-2轰炸机上,同时对飞机的电气、液压、燃料系统都进行升级,7.62毫米机枪也改为12.7毫米机枪,3叶螺旋桨改为4叶螺旋桨。改进后的飞机称为图-2S(ANT-61/Tu-2S),该机是TU-2系列中生产量最大的型号,于1944年初开始服役,是公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最好的中型轰炸机,比同时代的盟军和敌军的任何一种中型轰炸机都好。

▲Tu-2S轰炸机

就在这时,武器设计者拉杜什科维奇有了一个大胆设想——拆除TU—2弹舱的炸弹挂架,安装上88只当时苏联军队颇受好评的PPSh41冲锋枪(又称波波沙冲锋枪),这样这架飞机就可以对在5秒钟之内对地面打出全部6 248发子弹(每个弹鼓71发子弹)。当时苏联已经拥有号称二战最好对敌攻击机的伊尔—2“坦克杀手”,而这样一款战机刚好可以对没有装甲防护的敌方有生力量进行灾难式,于是很快就得到了当局的一致肯定,并开始进行改造试验。

▲一看就是大火力输出

在一番论证后,可以以200千米/小时的时速在100米超低空飞行的TU—2s完美的成为了这一计划的执行者,并确定编号TU—2sh1与1944年开始试飞。但是在试飞几次后,设计师们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虽然子弹是从上向下打,但要保证射程200米的PPSh41冲锋枪的杀伤力就必须把飞机保持在150m以下,但这个高度别说神器88炮和MG42通用机枪,就是一战就生产的毛瑟C96手枪和鲁格P08手枪都能把子弹怼到飞机上。而以轰炸机为原型的TU—2sh在装甲防护上又怎么可能和伊尔—2相提并论呢?

▲毛瑟C96,是不是很眼熟

▲鲁格P08,手枪打飞机不是梦啊

▲皮糙肉厚的伊尔—2

而且如果换装其他枪械比如轻机枪或重机枪的话,就会遇到许多问题,首先:枪支体积增大,重量加重,子弹加重,这一切都使枪支装备量大幅减少,从而降低杀伤力;其次,后坐力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发射托卡列夫手枪弹的PPSh41冲锋枪后坐力可以说很小了,但以后坐力较小的马克沁重机枪为例,虽然没有确切的后坐力数值,但空枪重27.2Kg的马克沁在加了冷却水和三脚架后都还需要一些辅助措施才能抵消强大的后坐力,那想想几十支机枪的后坐力会对飞机的正常飞行造成多大的影响?

▲虽然马克沁阵列使用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在种种不可抗因素的困扰下,TU—2sh胎死腹中,也证明了这种刺猬式的对地攻击战机的不可行性,算是对后世的对地攻击机的发展方向做出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别提AC—130“空中炮艇”,这两飞机有本质上的区别)

加里宁T7“毁灭者”——轰炸机?空中堡垒?空中战列舰!

大家对于苏联军武的印象是什么?简单粗暴?追求极限?有限的科技等级造出最强大的武器?易产易修?成群小兵怼翻大BOSS.........

曾经有一只怪物集合了所有毛系武器的特点,差点无敌于天下,却早早胎死腹中。现在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这毛系怪兽的风采

在1928年,一名一次大战时期的飞行员康斯坦丁·加里宁打算设计一款可以载几十人的洲际客机。而苏联军方对这个飞机也感兴趣,于是增加了军用的目的,并且对他进行投资。(载重可观,航程极远,体型巨大,超大改造空间,军方可能不心动?)

▲那个时代最大的飞机

于是一款翼展53m,高度12.4m的庞然大物被设计了出来。并于1931年在哈尔科夫开始建造。

1993年8月11日,K7进行了首次试飞,试飞虽然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发动机共振,为了将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送上天,飞机上一共安装了7台当时苏联最强劲的Mikulin AM-34F V12 活塞发动机,采用6拉一推的布局。

这7台发动机产生的发动机共振不仅严重干扰机组人员的正常工作,甚至对机身结构强度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于是在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后,又先后进行了11次试飞和改进。

但在1933年11月12日的第12次试飞时,K7一号原型机坠毁,至于坠毁原因有两个说法,一是:升降舵被卡住;二是:因为输油管太过狭长,导致燃料泄露起火。但无论怎么说,这样的事故对于一架新型试验飞机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加里宁在事故后立刻着手制造另外2架K-7以继续项目,但直到1935年苏联政府取消了K-7项目也没有一架新的K-7被制造出来。1938年加里宁因为大清洗而被捕。他的设计局也因此而解散。

虽然此项目被苏联设为最高机密,但无孔不入的美国情报机构还是调查到了一些大致情况,在消息传回美国后,引发了军方的密切关注,甚至引起了不小的恐慌。因为在哪个年代,这样的怪物几乎可以摧毁世界上任何地面目标,而且近乎无法拦截,因为那时候美军装备的战斗机都是这样的:

▲FB-1战斗机

▲PW-9“追击者”

▲格鲁曼F2F,和K7一比简直身轻体柔易推倒啊

K7可以说是一款足以被称为黑科技的设计,为此我们用10年后1943年定型的同类型轰炸机B—29“超级空中堡垒”来做一个简单对比(记住,这是以二战的武器发展速度进过的10年)

▲相差10年啊

武器配置:

K7:8挺7.62mm重机枪,8门20mm机炮;

B—29:12挺12.7mm重机枪,1门20mm机炮;

规格大小:

K7:翼展53m,高度12.4m;

B—29:翼展43.05米,高度8.46米;

作战半径;

K7:2400KM

B—29:2,896 KM

载弹量:

K7:6,000kg;

B—29:9000kg

可以看出,哪怕和十年后的美军顶级轰炸机比起来,科技等级低下的K7也没有输太惨(升限和急速我就是不说),是不是很像纯钢机身的МиГ-31(米格—31)和钛合金碳纤维机身的YF-12(SR-71“黑鸟”战斗机型号)飚速度。虽然胎死腹中,但K7确实是一款惊人的设计。不过由于当时苏联的保密和后来的相关文件销毁,关于K7的消息是在太少。

顺便提一下,现在大家看到的K7彩色照片是一些K7爱好者做出来的模型(和原型有不小差距),而有的人在介绍这飞机的时候都会说一句:“可携带8-10枚核弹”,大家想一想1933年K7试飞时核弹在哪?要说的话,哪世界上所有轰炸机只要载重够谁不能带个几枚核弹?所有要是大家再听见有谁在说K7时扯上核弹,给他一个关爱智障的眼神。

▲谷歌3D库中的K7模型的3D模型

▲爱好者制作的K7模型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