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52

清朝时造出加特林机枪的中国兵工厂如今哪去儿了?

诺哈网2023-06-11 20:08:450

【军武次位面】作者: 铁板照烧机

百年奋斗,今朝圆梦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被列强敲开了大门,终于放下“天朝上国”的身段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内忧外困之下,中国开启了工业近代化的道路。而军工企业作为在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环,得到了大力支持,一大批赫赫有名的兵工厂出现在了中华大地上,但却仍然没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境况。经过近百年的战乱后,许多当时名震一时的兵工厂似乎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如今他们在哪里?

“抄底捡漏”得来的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中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机构,也是晚清时期最为重要的军工厂。作为当时最早的新式工厂,江南制造总局规模庞大,涵盖了从轻武器制造到船舶制造的多个品类。

这样一家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企业,却是源自一次“捡漏”。当时美国人科尔在上海创办了一座旗记铁厂。这座铁厂因为曾为清军生产过枪支大炮,被其他外国人所排斥。被长时间的“针对”自然不好受,于是这座工厂被以四万两白银的价格出售。

其实清政府早就想收购这家工厂,但当时美国人一张口就要价十万两白银,双方对于价格争执不下,最后此时作罢。现在四万两白银的价格的确算得上“良心”,这件事经由丁日昌上报给了李鸿章,李鸿章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捡漏”机会。李鸿章拍板后买下了这家工厂,并将这家工厂与当时几家洋炮厂合并,成为了江南制造总局。

经过逐年的发展,江南制造总局成为了拥有十多个分厂和两千八百名雇员的大型企业。这时的江南制造总局不愧为中国第一的军工厂,一年可生产九万发子弹、两百枚地雷、两千支步枪。这里还诞生了中国第一艘铁甲舰“金瓯”号。

为了更好的引进西方的技术,江南制造总局还开设了专门的翻译馆来翻译西方科技著作,还建立了兵工学堂来训练军事人才。

江南制造总局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却因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和落后的衙门式管理方式,导致产品质低价高。

后来,这家企业在1937年停办。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国家的大力建设,成为了如今在军工业享有盛名的江南造船厂。随着人民海军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伴随着各型新锐军舰的“下饺子”,江南造船厂的名字再一次为大众所熟知。

命运多舛的汉阳兵工厂

汉阳兵工厂由清末洋务运动名臣张之洞创立,原名湖北枪炮厂,这座兵工厂最为有名的产品当属在抗战中大名鼎鼎的“汉阳造”步枪。但汉阳兵工厂的建立可谓是一波三折。

1894年4月工厂刚落成,6月就发生了大火,房屋设备和前期囤积的材料被付之一炬。清政府后拨付200万两白银购入新设备重新投入生产,并开始仿制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并定名为88式步枪,这也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汉阳造”。据传当年德国商人为了迎合中国人对于毛瑟步枪的喜爱,将1888式委员会步枪说成是毛瑟步枪,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很多人误以为“汉阳造”仿造自毛瑟步枪的原因。到了1901年,为洋务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徐建寅在试制成功棉质无烟火药后,正准备大量生产,却在配药时发生了爆炸事故,徐建寅与其他16名员工不幸遇难。

虽然建立过程并不顺利,但汉阳兵工厂的枪炮产量却不低,仅是1895年至1908年期间就生产了步枪马枪11万多支、弹药4000万发、985门火炮和98万发炮弹。自此后的很长时间,几乎每场发生在中国的战争中都会出现汉阳兵工厂产品。

抗战全面爆发后,汉阳兵工厂拆分为兵工署第一、二兵工厂,迁至湘西辰溪,后迁往重庆,未能迁往重庆的部分并入了第十一兵工厂。

抗战胜利后,第十一兵工厂于1947年迁回武汉准备重建汉阳兵工厂,但因国民党败退太快最后作罢,为重建兵工厂而准备的设备和材料被运往台湾。到了1948年,第十一兵工厂迁往湖南株洲,在解放后被中央人民政府接收,到了1951年,建设为了新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国营三三一厂。作为新中国“一五”期间的重点项目,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台地面燃气轮机、第一台涡桨发动机。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大典中,受阅飞机中有三分之二都使用了三三一厂出产的发动机。

开创先河的安庆内军械所

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最早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企业,于1861年由曾国藩创建。当时主要为了供应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武器弹药消耗而创建。

最早时叫安庆军械所,名字中的“内”字是后来添加的,这个内有两层含义。第一是为了避嫌,当时湘军作为一只强悍的地方武装力量让清政府非常忌惮,自建兵工厂更是让清政府紧张,在名字中加入一个“内”字以示这家兵工厂只是供湘军内部所用,消除清政府的猜忌。另一个原因则是源自安庆军械所的构成。与当时其他的近代工业不同的是,安庆内军械所“全用汉人,未顾洋匠”,集合了当时一大批杰出的中国技术专家,在当时普遍雇佣外国技术人员的时代算得上是当之无愧的民族企业了。为了突显这一特点,“内”字也算加的理所应当。

安庆内军械所创办时规模不大,且多为手工制造,但制造的工艺和技术却能代表当时中国的最高水平。当时的安庆内军械所不仅能仿制开花炮、弹药,还能制造轮船。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和中国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都是出自这里。

在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安庆内军械所被迁往南京,后并入了金陵机器制造局。金陵机器制造局在当时也拥有这极强的仿制生产能力,在1881年时就仿制出了美式的加特林机枪。在之后爆发的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中,金陵机器制造局生产的军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华民国成立后,金陵机器制造局改建成金陵兵工厂,当时主要的产品为由德国所提供图纸仿制的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和82迫击炮。

在淞沪会战爆发后,金陵兵工厂迁往重庆,更名为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

这座兵工厂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共生产了弹药3000多吨、手榴弹三十万枚和各类枪械五十万支,是抗战时期最大的兵工厂,抗战中60%的武器弹药都是由这座兵工厂所供应。

在全国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接收了这座兵工厂,1951年改名为长安机器厂,并于1953年开始了汽车的研制。于1957年成功试制成功中共第一辆吉普车--长江牌46型吉普车,而这批吉普车正是在建国十周年大阅兵时的受阅装备。

改革开放后,长安机器厂于1984年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小型汽车,正式进入汽车领域,后于1994年于江陵厂合并成立了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而这就是现在为人熟知的长安汽车。

如今的长安汽车虽然已经全面步入民用汽车市场,但百年的军工基因却早已经融入了长安汽车的血脉,成为了长安汽车追求卓越产品质量的动力源泉。六十年的造车历史也为长安汽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成为了长安汽车在自主创新时的有力支撑。

最低的品牌投诉率和最高的用户满意度就是消费者对于长安汽车百年军工品质的最好肯定。

长安汽车并不满足于作为潮流的跟随者,那股由安庆内军械所流传下来的“自主自强”精神让这个自主品牌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从绿色环保到智能驾驶,长安汽车的全球设计团队推动者长安汽车在国际市场上从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迈进。

长安汽车也与其他那些有着浓厚军工基因的现代中国企业一样,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让那些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下汗马功劳的百年军工企业在新时代里再度振兴!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