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飞机发动机后面有多危险,1吨重的汽车竟都能被吹飞
【军武次位面】:路芷
最近一张运20的新图又引起广大军迷的注意,据称这架运20使用了新的发动机,但是具体型号还没得到证实。大家都知道,最适合运输机的发动机当然是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并且装有格栅式反推装置。但是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领域,中国还和美国欧洲有不小的差距。

▲疑似运20更换发动机的照片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有多强大呢,我们从这样一个侧面就能看出来,那就是推力庞大的发动机能将汽车轻易吹翻。这事还得从波音747开始说起。

▲747-8是目前最新的型号
波音747研制于上世纪60年代,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00吨,比今天的运20和C17都要重,也自然要安装推力比这两架运输机更强大的发动机。经过一系列周折后,波音747选择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发动机之一,普惠的JT9D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

▲JT9D在当时是非常强大的发动机,虽然问题不断
JT9D能产生200千牛的推力,747总共安装了4台,总推力接近80吨。747服役后不但成为民航市场的标志形象,也是各种电影的道具。2007年的皇家赌场就出现了两架不同的747,如果大家看过这部电影,一定会记得那架正在降落的747。由于跑道很混乱,这架飞机选择了复飞,但是这四台发动机产生的尾流直接将一辆警车吹翻,类似的镜头在速度与激情7中也出现过。那问题来了,这样的镜头到底是真的还是导演在瞎吹?

▲007皇家赌场里747吹翻一辆警车
英国的BBC是全世界最财大气粗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旗下有很多有名的电视节目和电视剧。著名的汽车节目Top Gear就是BBC旗下的王牌节目,这档节目曾经借来了一架波音747,并且找来了旧车进行吹气测试。这架747是400型,400型换用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分别是普惠的和通用电气的CF6以及罗罗的RB211,这三台发动机的推力比之前的JT9D大了不少,全部都超过了270千牛,而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已经超过了400吨,几乎和C5运输机相当。

▲747-400最显著的识别特征就是翼尖的小稍
节目组将这架飞机停在跑道上,测试车为一辆旧的福特轿车。汽车没有驾驶员,使用外力将车推向发动机后方,当汽车经过右机翼下内侧发动机后方时,强大的气流直接撕掉了汽车的包围,重量超过一吨的车被吹起来,重重砸在地上,车顶凹下去一大片,如果里面有人的话,估计伤的不轻。

▲此时飞机还没有动,强大的气流就把车吹了起来
然而节目组并没有停下来,又将一辆绿色的雪铁龙2CV拉出来测试。这辆车重量更轻,在经过飞机后方时,顶盖像纸一样被撕开,整辆车被吹起来翻滚,变形很严重,零件四散。

▲对于雪铁龙2CV这种小车,747的气流能把蒙皮直接撕下来
也正因为如此,波音747这种大家伙起飞后,小飞机必须等尾流的影响减小到安全级别后才能起飞。很多小型公务机的重量都很小,比如本田的HA-420 HondaJet,最大起飞重量还不到5吨,在地面静止的飞机都能用尾流将一辆1吨多的汽车吹翻,起飞时满油的四发大飞机会产生非常强的尾流,本田这种小飞机根本不敢起飞。

▲公务机的尺寸比较小,经受不了大气流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性能是非常强悍的,因而研制的难度也非常高。不仅如此,这类发动机的核心机都很先进,可以改进成舰用或者工业用的燃气轮机以及发电机。世界最著名的LM2500燃气轮机就是用C5上面那台TF39衍生而来的,其功率不断上涨,不但安装在美军和其他国家的驱逐舰上,还被泰国西班牙意大利以及印度的航母使用,其超凡脱俗的性能可见一斑。同样在747上使用的RB211也衍生出了强大的燃气轮机。也正因为此,有了能把汽车吹翻的超大号大涵道比发动机,就一口气解决了很多动力上的问题,绝对是国之重器。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美国总统大选突现黑马!华裔候选人排名急剧飙升,力压一众老政客
【军武次位面】:风满楼2019年已过半,距离2020年美国总统竞选越来越近,究竟美国这把头等交椅花落谁家,各界都在关注。▲美国总统选举被称为驴象之争▲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全胜希拉里诺哈网2023-06-05 12:49:510001中国外交部:全球190多个国家,只有3个没有被美国军事干预过!
《军武次位面》作者:捷联初制导“在联合国承认的190多个国家中,只有3个国家没与美国打过仗或受其军事干预,这3个国家能够幸免于难,是因为美国没有在地图上发现它们。”这段话来自2月20日中国外交部网站上发布的一篇名为《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的报告中,这篇报告全文语气强硬、措辞激烈,网友们称这是一封真正的“讨美檄文”。诺哈网2023-05-27 10:21:470000中国天眼发现宇宙重大秘密,震撼国际天文界,可惜他永远看不到了
【军武次位面】作者:红色星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仁东诺哈网2023-06-15 08:08: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