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网暴 国家出手 五种情形应当从重处罚
■ 记者6月9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为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正常网络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公众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信件等途径提出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3年6月25日。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1。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实施的;
2。组织“水军”“打手”实施的;
3。编造“涉性”话题侵害他人人格尊严的;
4。利用“深度合成”技术发布违法或者不良信息,违背公序良俗、伦理道德的;
5。网络服务提供者发起、组织的。
A
准确适用法律
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
《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对网络诽谤、网络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准确适用法律。
关于网络诽谤行为,《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在信息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
关于网络侮辱行为。在信息网络上采取肆意谩骂、恶毒攻击、披露隐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以侮辱罪定罪处罚。
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组织“人肉搜索”,在信息网络上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
关于线下滋扰行为。征求意见稿指出,将网络暴力延伸至线下,对被网暴者及其亲友实施拦截辱骂、滋事恐吓、毁坏财物等滋扰行为,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征求意见稿指出,依法惩治借网络暴力事件实施的恶意营销炒作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基于蹭炒热度、推广引流等目的,对于所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符合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规定的,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实施网络诽谤、侮辱等网络暴力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B
坚持严格执法司法
切实矫正“法不责众”错误倾向
《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坚持严格执法司法,对于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应当依法严肃追究,切实矫正“法不责众”错误倾向。要重点打击恶意发起者、组织者、推波助澜者以及屡教不改者。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应当体现从严惩治精神。
《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实施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1)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实施的;
(2)组织“水军”“打手”实施的;
(3)编造“涉性”话题侵害他人人格尊严的;
(4)利用“深度合成”技术发布违法或者不良信息,违背公序良俗、伦理道德的;
(5)网络服务提供者发起、组织的。
征求意见稿指出,依法做好民事维权工作。针对他人实施网络暴力行为,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被害人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准确把握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定标准。通过信息网络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或者违法违纪行为,只要不是故意捏造事实或者明知是捏造的事实而故意散布的,不应当认定为诽谤违法犯罪。针对他人言行发表评论、提出批评,即使观点有所偏颇、言论有所过激,只要不是肆意谩骂、恶意诋毁的,不应当认定为侮辱违法犯罪。
C
畅通诉讼程序
及时提供有效法律救济
《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畅通诉讼程序,及时提供有效法律救济,落实公安机关协助取证的法律规定,对实施侮辱、诽谤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应当提起公诉。
征求意见稿指出,落实公安机关协助取证的法律规定。被害人就网络侮辱、诽谤提起自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被害人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人民法院要求和案件具体情况,及时查明行为主体,收集相关侮辱、诽谤信息传播扩散情况及造成的影响等证据材料。经公安机关协助取证,达到自诉案件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立案;无法收集相关证据材料的,公安机关应当书面向人民法院说明情况。
征求意见稿指出,准确把握侮辱罪、诽谤罪的公诉条件。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实施侮辱、诽谤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应当提起公诉。对于网络侮辱、诽谤是否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应当综合侵害对象、动机目的、行为方式、信息传播范围、危害后果等因素作出判定。
实施网络侮辱、诽谤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
(1)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的;
(2)随意以普通公众为侵害对象,相关信息在网络上大范围传播,引发大量低俗、恶意评论,严重破坏网络秩序,影响公众安全感的;
(3)侮辱、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4)多次散布诽谤、侮辱信息,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大量散布诽谤、侮辱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情形。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刘德宾
将军南下!天津警备区政委李军,已赴广东履新
撰文|余晖政知君注意到,天津市委常委、天津警备区少将政治委员李军,已南下广东。1月22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广州开幕。北京青年报2024-01-25 19:51:260000美国“债务上限”也要碰瓷中国?!
日前,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告诉媒体,如果美国联邦债务违约,将是美方送给中国等竞争对手的礼物,届时这些国家将“着眼于利用可乘之机”。显然,在白宫看来,美国债务违约对中国有好处,因此中国乐见美国发生债务违约。只是,这番碰瓷式尬聊,连基本常识都不顾——试问,哪有债权人盼着债务人到期还不上钱的道理?新华网2023-05-13 17:19:420000寒潮、暴雪、大风三预警齐发,这些地区将迎“速冻”模式
今天早晨,中央气象台寒潮、暴雪、大风三预警齐发。受寒潮影响,11月21日至24日,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6至10℃。寒潮来袭,哪些地区会遭遇断崖式降温?明天是小雪节气,哪些地区将迎来强降雪?暴风雪天气如何避险自救?大风、暴雪、寒潮三预警齐发中央气象台今早6时同时发布暴雪、寒潮黄色预警和大风蓝色预警。受寒潮影响,从今天开始一直到24日,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将出现明显大风降温。新京报2023-11-21 15:58:200000西藏、浙江、吉林三省份相继迎来新任省级党委副书记
西藏、浙江、吉林三省份近期相继迎来新任省级党委副书记。澎湃新闻记者10月11日查询发现,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官网“领导介绍”栏目更新信息显示,刘江已经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0000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工商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资料显示,张红力,1965年生,曾任德意志投资银行亚洲分行副董事长兼中国区总裁等职,2010年4月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2018年7月,张红力向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提交辞呈,辞去副行长职务。(资料源自长安街知事)责任编辑:祝加贝央视新闻2023-11-04 15:34: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