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1

中国潜艇遇死亡断崖被救回,挪威战舰近海被撞沉,为啥差距这么大

诺哈网2023-06-09 23:44:350

【军武次位面】:无限建制

好好的一艘军舰,咋说沉就沉呢

军事圈最近除刚刚结束的珠海航展吸引了一波眼球外,可能最让中外军迷关注的就是挪威海军的那艘护卫舰了,11月8日挪威海军南森级英斯塔号在参加北约多国演习返航途中与一艘油轮相撞,最终导致英斯塔号水线以下遭受重创。

▲早些时候还在抢救中的英斯塔号

挪威海军尽管使出浑身解数挽救这艘价格不菲的宙斯盾护卫舰,欲使其坐滩而不至于沉没...但不幸的是,这艘舰最终还是在劫难逃,

▲损管:“救不了,等死吧,告辞”

根据11月13日挪威媒体公布的最新照片显示,这艘船还是因伤重不治抢救无效身亡。

▲现在还露出海面的只剩下四座宙斯盾雷达了

可谓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这艘护卫舰确实挺倒霉的,刚跟着美国大哥在挪威附近海域进行了北约“三叉戟2018”联合演习,对俄罗斯展示了肌肉,可风光没几天就遭此厄运。最秀的是挪威军方还在对船抢救时,维基百科就把挪威现役该级舰从5艘改为4艘(看来该小编从一开始就没对抢救成功抱希望)。

▲英文维基百科上标注“lost 1”

(1艘已损失)

提前宣判了英斯塔号的死刑,此番沉船也让挪威海军背上了一堆恶名包括“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沉没的盾舰”、“北约数十年来首次下达全员弃舰命令的军舰”、“世界最弱宙斯盾战舰”等等,实在有些惨。

▲这样的场景以后只会存在于CG动画中了

因为水线下被开了个大洞,所以导致舰体内进入了大量海水,整个军舰被海水浸泡多时,里面的设备尤其是动力系统和电子系统,肯定是不能继续使用了,即便捞起来也免不了被提前退役,因为大修换设备可能比买新船更花钱。

▲水线下被撞出的大洞

不过英斯塔号所属的南森级在没出事前名声也不太好,虽说每艘造价高达5亿美元,装备了SPY-1F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和MK-41垂发系统,却根本不具备宙斯盾应有的区域防空能力,因为该舰的SPY-1F雷达为缩水版本。

▲英斯塔号生前“英姿”

MK-41垂发系统也仅有8个单元,发射的是先进海麻雀防空导弹,外加上一门76毫米主炮和8枚NSM反舰导弹,在5000吨级排水量的护卫舰中火力算最弱得了,因此也被戏称为“远海渔船护航巡逻舰”

说起来,近两年北约的军舰撞船事故确实很频繁。就拿美国来说,从2017年以来,先后就有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张伯伦湖”号导弹巡洋舰与一艘韩国渔船在日本海相撞。

▲被“毁容”后自行返回基地的“菲茨杰拉德”号

阿利伯克级的“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在日本海域与菲律宾籍货轮发生碰撞造成7名水兵死亡,“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在新加坡海域与一艘商船相撞导致水兵10人死亡5人受伤。“本福德号”在日本相模湾演习期间,被一艘日本商用拖船撞击。

▲两艘被撞的阿利伯克号在被半潜船运送

的路上相遇“好巧啊老弟,你也被撞啦?”

这些相撞事故,无一例外都以商船、油轮的完胜告终,甚至有的民船在撞了大名鼎鼎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后身上连个擦痕都没留下,而美舰则破相挂彩还死伤数名水兵,这是为啥呢?

▲水线以下被撞大洞的美舰

个中原因也不难理解,二战之后的海战进入了超视距作战时代,长程反舰导弹代替了传统的大口径火炮。为追求更好的机动性,装载更多武备,各国军舰都不再为舰体安装厚实的装甲。简单来说,军舰已经从“重甲武士”变成了“薄皮大馅”。

▲二战德国著名战列舰“俾斯麦”号正面像

两侧装甲清晰可见

造舰材料也以轻质材料为主,甚至英国战后的一些驱护舰大量采用铝材料,导致这些舰艇在英阿马岛海战中抗打击能力非常差,被阿根廷战机轻易击沉。英国后来痛定思痛吸取教训,还是用回了钢材。

▲马岛战争中被阿根廷战机

重创的英国护卫舰

其次相比于二战动辄万吨以上的巡洋舰、战列舰、航母,现代战舰的吨位都缩小了很多,即便是美军阿利伯克级(出事三艘阿利伯克级都是I型),也不过是8000-9500吨的满载排水量,与万吨巨轮互怼相当于拳击的轻量级打重量级,后果可想而知。

▲本次“击沉”宙斯盾舰的涉事油轮

不过话说回来,同样是与万吨巨轮相撞,同样是水线以下受损严重,为啥美国海军这么多艘军舰都没沉一艘,挪威海军不撞则已,一撞就沉呢?

军武菌认为,这次事故之所以后果如此严重,天灾只占一小部分,最大的原因还是”人祸“。舰上包括舰长在内的人员全得背大锅。

▲在此事件之前,挪威海军给人的印象

是一支小而强的精锐之师。现在来看嘛……

首先是英斯塔号撞上油轮,完全是自己无视航行风险、操作失误的咎由自取。两船行驶的峡湾航道又窄又浅,5万多吨的油轮在这里是很笨拙的,两船交汇时应当保持信息互通,全程开启AIS系统(船只自动识别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

▲AIS系统可以保证岸船、

船船间信息的互通,可降低航行风险

然而军舰却没有开启AIS,导致海事部门发现两船航线交错时已经很晚。两船在相撞前1分半钟才建立了联系,民船多次警告军舰规避,但是军舰均没有采取有效规避措施,最关键的时刻,英斯塔号还做了一个错误转向(本来应该向左转舵,英斯塔号却做了右转)致使剧烈相撞不可避免。

▲左侧为英斯塔号航迹,中间直线为油轮航迹

英斯塔号盲目右转导致与油轮相撞

相撞后挪威舰员的处置应对也令人遗憾,两船相撞15分钟后船员就放弃了损管控制而任船向滩头飘去,凌晨时舰长就下达了全员弃舰的命令,撤退之匆忙居然连海军旗都忘了带走,很多舱室都没有封闭任由海水涌入,实在是丢人到家了。

▲左边的救生筏,和右边的军旗

是整场事件中最为尽责的海军“成员”

▲军旗就这样一直挂着,难道是故意的?

也许是相撞后舰体的状态并没有恶化太快让船员产生迷之自信,但根据公布的事故后录音来看船员的反应相当迟钝笨拙且散漫,事故尚未查明,挪威海军却宣布船员们在被短暂问询后都回到了自己家中,心也是挺大的(换中美海军,舰上主要责任人怕是要军事法庭警告了)。

▲原本救援人员打算用钢缆固定住

但不知是钢缆太细,还是计算失误

后来有几条钢缆崩断了……

▲9日凌晨时的英斯塔号,

可见船身还是挺正的

最后一点,这款南森级护卫舰的设计也为英斯塔号的沉没埋下了隐患,这5艘宙斯盾护卫舰几乎是挪威海军的全部家当,是被挪威当做主力舰用的,然而为了节约经费南森级居然使用了民用船的建造标准。

▲在欧洲用民用标准建造的军舰

还有很多,比如这艘法国造的花月级巡防舰

这就意味着南森级相比于美国阿利伯克级,不但吨位要小很多,使用的钢材也更薄,同时隔断舱室也少很多,一但舰体进水抗沉性远比阿利伯克级差。

▲相比将“盾”安在头顶的方式,

中美这种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大角度倾斜后的英斯塔号

很难再摆正了

南森级和很多欧洲宙斯盾驱护舰设计一样,将四面宙斯盾放置在全舰的最高点(集成桅杆)上,虽然看的能远点,但也让船体重心偏移,得了头重脚轻的病。一旦舰体发生倾斜很难被纠正。注意,这点在其他国家驱护舰上也存在,你们可要当心啦!

▲说的就是你!印度的加尔各答级!

如此看来,和平年代让军舰安全平稳的度过一生也并不容易,不但需要成功的舰艇设计,也需要船员具备高水平的处突能力。

▲和平年代的每一个一等功

都十分具有含金量

2014年,中国海军某潜水艇支队372艇,在南海潜航时突然遭遇“水下断崖”(从海水高密度区域驶入低密度区域,浮力顿减,如同疾驶的汽车掉下悬崖)。

▲1963年美国新锐的“长尾鲨”号攻击型核潜艇

在300米潜航时突然浮力大减,被压至2700米

深度沉没,右边是后来拍摄的“长尾鲨”残骸

8分钟内从正常潜航深度连续“掉深”70.2米,第五舱1/8容积进水,主电机舱管道破损,部分重要设备被淹,全艇几乎瘫痪。

▲在狭小的潜艇内冒着漏水损管

其危险性和难度都比水面上要大

在这种情况下,372艇官兵不但通过及时封闭隔舱,损管堵漏等方式让潜艇成功自救上浮,后来还自行修好了大部分受损设备,继续下潜执行任务去了(有关372艇详细事迹,大家可以自行在搜索引擎中搜索“372艇”了解。)

▲中美两军交流海上损管经验

宁肯备而不战,万不可战而不备。只有平时的作风足够扎实严谨,才能在危险来临时尽显英雄本色!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