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接连发射卫星 一成一败折射两国航天竞赛激烈化

韩国发射“世界”号火箭四天后,朝鲜发射“千里马-1”新型运载火箭,折射两国航天竞赛激烈化。
6月6日,据韩国媒体报道,由韩国自研运载火箭“世界”号(KSLV-2)送上550千米轨道高度的8颗卫星中,有6颗卫星运转正常,其中包括主星“新一代小型卫星2号”的初期运行顺利。
上个月月底,朝鲜半岛上演了一场航天发射竞赛,先是韩国第三次发射“世界”号火箭(5月26日),四天后朝鲜“千里马-1”发射新型运载火箭,颇有隔空较劲的意思。
韩国抢得先机
在这次航天竞赛中,韩国为了让朝鲜承受更多的国际社会压力,一直对外宣传“世界”号是一次民用卫星发射,而朝鲜一直对外宣传将发射“军事侦察卫星1号”,当然,朝鲜现在也无所谓了,洲际导弹、潜射导弹、高超声速导弹,都按照自己的计划实施发射,军用卫星发射也就不再遮遮掩掩了。
然而,笔者要说的是航天领域是军民两用色彩最难以界定的领域之一,以此次韩国发射的“新一代小型卫星2号”为例,该卫星由韩国高级科学技术研究院卫星技术研究中心(KAIST SaTRec)研制,是一颗重180千克的遥感试验卫星,主要载荷是一台X波段的合成孔径雷达天线,其验证的技术未来可用于研制小型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此前,韩国已经发射多颗军民两用的“阿里郎”系列光学遥感卫星,若提高全天候侦察能力,未来势必研制雷达成像侦察卫星。
目前,韩国已经全面启动其高分辨率监视卫星“425项目”,以应对地区安全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425项目”是指确保韩国自主拥有5颗侦察卫星,包括四颗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和一颗光学侦察卫星,雷达卫星在气象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也可进行侦察,弥补光学侦察卫星的不足。
“世界”号是韩国研制的一款三级运载火箭,与“罗老”号火箭使用俄罗斯发动机不同,“世界”号使用国产发动机,并且最大运载能力达到1.5吨,因此被寄予厚望,该火箭在曾在2021年10月进行了首次发射,但首飞以失败告终,2022年6月第二次发射获得成功,此次发射是该型火箭的第三次发射,而且此次发射的是应用卫星,而前两次发射的是模拟载荷,因此此次发射成功对于韩国来说意义重大。
根据朝鲜之前公布的信息,“千里马-1”计划在今年4月发射,但可能是技术原因推迟到5月,但还是遭遇发射失败,而韩国在朝鲜发射之前进行“世界”号首次应用卫星发射,并且获得了成功,在这次竞赛中抢得先机。

朝鲜将继续发射卫星
在韩国“世界”号第三次发射成功后四天,朝鲜在5月31日进行军事侦察卫星发射活动,但发射以失败告终。根据朝鲜官媒的报道,军事侦察卫星发射活动发生意外,卫星运载火箭第二级发动机失灵并丧失动力,坠入朝鲜西部海域。
根据报道,5月31日 6时27分,朝鲜“千里马-1”新型运载火箭搭载“万里镜-1”号军事侦察卫星,在平安北道铁山郡西海卫星发射场按计划发射升空。运载火箭起初飞行正常,但在火箭第一级分离后,第二级发动机失灵并丧失推进力,后坠入朝鲜西部海域。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说,事故原因在于运载火箭上的新型发动机系统缺乏可靠性和稳定性,燃料特性不稳定,相关科技人员和专家已着手对事故具体原因展开调查。
6月1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当天发表讲话,宣布朝鲜将继续推进军事侦察卫星的发射。朝中社在发布的金与正讲话内容中刊发了5月31日发射卫星火箭升空的照片,朝鲜新型火箭首次对外公布。以往,朝鲜导弹或火箭发射失败,几乎不会向外界发布相关信息或照片。笔者认为,朝鲜卫星发射失败还向外界公布火箭发射升空的照片,一方面是为了向外界传递朝鲜将继续发射火箭和卫星的决心,捍卫其所说的利用太空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展示航天发展的自信,航天是高风险事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即使此次首飞遇到失败,但依然会继续推进航天事业。
朝鲜并没有公布“千里马-1”新型运载火箭和“万里镜-1”号军事侦察卫星的技术信息,只能从朝鲜公布的照片和以往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千里马-1”应该是一款三级液体运载火箭直径,芯一级配备了两台发动机,火箭直径2.4-2.8米,起飞重量超过100吨,最大运载能力应该超过1吨。航天分析人士认为,“千里马-1”火箭芯一级应该采用的是“3·18革命”发动机。根据朝鲜媒体2017年3月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称视察大推力发动机时表示,新型发动机的研制和完成,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堪称“3·18革命”,外界分析认为是80吨级液体发动机,由苏联时期研制的RD-250发动机仿制而来。

朝鲜从1998年开始发射运载火箭,直到2012年才获得成功。1998年8月,朝鲜曾宣布使用“银河1号”火箭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卫星“光明星”-1号,但外界根据监测结果称发射未获得成功。2009年4月,朝鲜宣布“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升空,随后向地球播放了两首朝鲜革命歌曲。不过,英国、美国、俄罗斯、比利时、韩国等研究机构的专家随后评价认为,朝鲜第二次发射活动也是失败的。2012年12月,“银河”-3号发射才获得成功,将“光明星”-3号卫星送入轨道,朝鲜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成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银河”-3是一型三级运载火箭,长30米,直径2.4米,发射重量为91吨。芯一级采用了4发并联设计,直径2.4米,每台发动机大约有30吨推力,并联实现了约120吨的起飞推力,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约500千克。“光明星”-3号卫星重量只有100千克左右,很难搭载先进的观测设备。据朝鲜方面称,其安装有摄像头,能够向卫星控制综合指挥所传输照片等观测资料,卫星寿命为两年。
对比“银河”-3火箭,“千里马-1”具备更大的运载能力,实用性更强,可搭载重量更大的应用卫星,更大的整流罩也意味着可容纳尺寸更大的卫星,在小卫星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千里马-1”未来甚至可进行一箭多星的发射,因此,“千里马-1”火箭对朝鲜意义更大。

“万里镜-1”号军事侦察卫星应该是之前金正恩多次视察的军事侦察卫星一号,从命名看,应该是一颗光学侦察卫星,相对于雷达侦察卫星或电子侦察卫星,光学侦察卫星的门槛相对于低一些,一些光学载荷仪器可以从国外获得。
去年12月,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发布消息称,其在位于平安北道铁山郡东仓里的西海卫星发射场进行了侦察卫星开发收尾阶段的重要试验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发言人称,此次重要试验的目的是评估卫星拍摄及传送资料与地面控制系统的能力。试验中将一台20米分辨率试验用全色摄像机、两台多光谱相机,以及影像传送机、搭载操控装置和蓄电池等卫星试验品搭载于载体,以500千米高度的高仰角发射卫星后,在模拟宇宙环境的最佳环境下,对各种拍摄装备进行了拍摄和姿势操控指令等验证,并对资料传输装置的处理能力和安全程度等重要指标进行评估,顺利完成了侦察卫星发射的最后一道关卡。
目前,朝鲜只公布了全色摄像机的分辨率,没有公布多光谱相机分辨率,考虑到目前商业级小型光学遥感卫星已经达到亚米级水平,朝鲜若从国外获得相关设备,研制出具备一定详查能力的侦察卫星还是有可能的,比如分辨率达到5米的水平就可以满足不少军用需求。
朝鲜和韩国这对宿敌在武器发展上一直是针锋相对,军备竞赛已经展开了几十年,近年来,随着两国在导弹和火箭武器方面技术水平的提高,两国展开了激烈的导弹和航天竞赛,此次一成一败的火箭发射折射两国航天竞赛已经摆上台面,将日益激烈。
责任编辑:张迪
英媒:美75亿美元补贴新规反让充电桩厂商放慢脚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制造商和运营商正在承受成本上升以及发展缓慢的压力。据路透社21日报道,拜登政府于上月出台了美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厂商申请联邦政府本土制造支持资金的细节。按照拜登政府的计划,总额75亿美元的联邦资金支持将推动美国在2030年前建成“充电友好型”高速公路网。不过,上述政策细节公布后,一众美国企业却叫苦不迭,甚至认为有关政策会导致美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放缓。环球网2023-03-23 09:27:220000泰国新总理即将产生,还是继续“难产”?
泰国政党筹组新政府有了新进展。据《曼谷邮报》报道,泰国为泰党领导人8月2日下午宣布,该党已决定退出远进党主导的八党联盟,将组建自己的联合政府。这意味着下议院第一大党远进党将不会上台执政,而是成为在野党。为泰党同时提名地产大亨社他(SretthaThavisin,前译斯雷塔)为总理候选人,参加新一轮总理选举。此消息引起远进党支持者不满,曼谷爆发示威,抗议者聚集在为泰党的办公楼前,场面混乱。新京报2023-08-03 19:32:560000日本核污水,与这个家族有关
来源:环球人物作者:刘潇日本开排核污染水后,一个名字重新引起关注。东京电力公司(以下简称东电)从24日开始,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一批核污染水。其实,除了“排污入海”外,还有蒸汽释放、氢气释放、地下掩埋以及注入岩石圈4种方式来处理核污染水。东电之所以选择“排污入海”,是因为这种方式最省钱。新浪新闻2023-08-30 16:51:230000亨凯:此次缅北冲突,缅甸主流社会对民地武的观感在发生转变
缅北冲突爆发已逾半个月,战火仍在延烧,局势依旧扑朔迷离。10月27日,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或称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发表声明,联合德昂民族解放军、若开军、克钦独立军等民族武装,对缅甸掸邦东北的腊戍、贵概等地的缅甸军政府武装部队发起攻击,代号“1027行动”。这篇檄文,指责军方2021年发动政变后导致国家陷入无序,对大缅族主义表示强烈不满,同时宣称将清剿盘踞果敢的电诈团伙。观察者网2023-11-15 08:37:420000中国博士被炸死在美国实验室?背后灰色产业惊人
一名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化学系的中国博士生于上周突然死亡的消息,最近在国内网络上引起大量关注。尽管校方没有通报他的死因,但有熟悉这名博士生的人表示他的死或许与工作压力或精神压力有关。也有一些国内媒体宣称,有“国外媒体”说他是“在实验室里被炸死”的。这直接导致不少人怀疑他是不是遭遇了实验室事故,甚至是不是被“谋害”了,学校是不是在“隐瞒真相”?环球时报2023-11-24 09:32: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