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斯大林如何扭转乾坤,半年损失700万大军后竟奇迹般反败为胜
【军武次位面】:路芷
在俄罗斯的近代历史上,经过了由沙皇统治的沙俄到列宁创建的苏联,最让深入人心的就是就是俄罗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领导人,一战中沙皇领导的沙俄参战确得到了失败的苦果,而二战中斯大林领导的苏联不仅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还确立的世界大国的国际地位。面对德国来势汹汹的闪电战,苏联在前线连连受挫,在半年之内竟然损失了700万大军,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军民是如何奇迹般反败为胜。

▲斯大林和列宁
那么就让我们揭开历史的迷雾,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去探究斯大林是如何领导苏联军民进行卫国战争。首先先从数据方面进行简要的对比,战争爆发的时候,双方的人口差异并不算大,沙俄约有1.67亿,而苏联那是也就2亿人口,这并没有什么悬殊的地方,但是单论作战人口来说的话,差距还是有点的。论战前军队,苏联超过了500万,而沙俄当时只有140万,就算爆发战争后的动员和后续的继续扩充,也就450万左右,不会再多了,但是苏联之后大概扩充了3400万人有加入了战争,这其中的差距也是十分悬殊。

▲二战苏联的生产能力惊人
死者战争的深入,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沙俄有三分之二的人员战死,这样的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当时的沙俄将士的军心,不再相信沙皇,面对这种兵败如山倒的败局,沙俄也没有应急之策。更是有许多像海军上将高尔查克和邓尼金这样的沙皇忠心捍卫者也早已站上了其他政权的山头。但是在二战时苏联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他们虽然在前面抵挡不了希特勒的铁骑,但是能够安定军心,一直保持军心的稳定。斯大林也一直能牢牢掌握政权,这也是两人之间的差距所在。

战争爆发时更应该是全民皆兵。但是沙俄政府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在当时的时候,大约有150个民族,但是政府之动员到了俄罗斯族的人员参战,其他的民族都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保卫战中,包括其中沙俄早已经占领的中亚地区(其实这部分人也是相当的落后,在就内战时还在实行旧的封建制度,这也是当年沙皇统治下的一个错误的决定)。当后期严重感到自己的兵力不足时也是为时晚矣,其人数与二战相比,已经不是一个档次了,其中还包括后期的女战士。

▲沙俄的领土面积非常夸张
但是苏联当时就做的比较好了,他们可是真正的全名皆战,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势力,据统计,除本国外,其中亚地区就有不少人员入伍参战并作为后勤,中亚还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接受了大量受伤人员和落难的人。一定程度上支持者苏联的后勤输出,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手持托卡列夫手枪的苏联指导员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当时它们的国家实力和经济发展。还是先从沙俄说起,只能说沙皇领导下的沙俄发展太缓慢了。从当时的工业革命开始,它们修建一条铁路居然需要80年,要知道,它们当时可是号称自己为世界第五大工业国,这显然是不称职的。交通不发达,加上当时的军需也非常少,说他们有的三人一支枪,一点都夸张。作为一战中的协约国,英法捐赠了约三万门火炮,250万支步枪,在此之前,还有其他国家为其提供巨额贷款,以便提高军事实力。但是统计结果显示,沙俄和德国的军需数量依旧相差悬殊,援助也是杯水车薪。一战中的其他分属小国都可以和沙俄相提并论,这样的情况是直接导致当时沙皇政权的瓦解,也为后来的内战埋下了伏笔。

▲T34至今还有部分国家装备
但是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就相比好多了,其经济实力大大提升。二战前,斯大林的三个"五年计划"将苏联的经济提高了十个百分点,跃居到欧洲首位。完善后的重工业体系使得苏联的铁路网更加的密集,达到了铁路长度的里程碑,长达十万公里的铁路更是不容小觑。经济实力的提高,维持了军需的充足。就在战前,苏联飞机,坦克,高射炮,装甲车无所不有,其数量更是多得惊人。在希特勒闪电战的突袭下,苏联被打的措手不及,但是苏联在斯大林的带领下,实力也是相当的雄厚。再有盟国的支持,可比一战时的沙俄高了很多台阶。德国的军官也不得不感慨,"我们辛苦在战场上打了一个星期坦克,还不如高尔基工厂一天制造的呢"。(高尔基工厂即著名的嘎斯汽车厂)

▲冷战的苏联非常强大
与一战相比,二战死亡的人数更多,其坦克,飞机更是损失超过八万多。枪支火炮等数不胜数,但是一战让沙俄直接解体,爆发内战。反过来看苏联,不仅赢下了战争,更站上了世界第二的舞台,成为美国目前为止最强大的对手。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越战老兵将警察一枪爆头!美国警察在什么情况下会开枪?
【军武次位面】:竹子《军情晚报》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价值的军情新闻近日,美国洛杉矶警察局公布了一段警察同时击毙人质和劫匪的视频,专业程度堪比俄罗斯“反恐部队”,引发了老美网民的激烈讨论。▲人质是任务的关键,当劫匪不再拥有人质时任务也就完成了诺哈网2023-06-11 19:20:380000挪威神盾舰已经泡三个多月了,还有修复的必要吗?
▲被打捞出水的“英斯塔”号护卫舰(图片来源于:网络)去年,挪威“英斯塔”号护卫舰因为其舰员的操纵不当,导致其与油轮相撞,冲岸失败后沉没,此后经过了一段时间抢救工作,终于于前段时间被打捞出水。▲“英斯塔”号护卫舰全貌、以及其与油轮相撞过程和即将彻底沉没前的照片(图片来源于:见水印)诺哈网2023-06-07 19:39:490000你喜欢在秋冬季运动吗?运动后汗湿衣服穿着真难受,不妨试试这款
秋冬季运动,保温除湿秋季和冬季都是运动的季节,尤其是秋季,很多人喜欢在凉爽的秋日早晚时分进行慢跑,或者在周末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登高远眺,在运动的过程中,总免不了出汗,尤其是在太阳下山,气温骤降之后,身上穿着用来保暖的衣物就成了一套冰甲。这种汗湿又冰冷的衣服如果不及时换下,很容易让人感冒发烧、冻伤甚至出现低温症现象,在严寒的环境里还可能致人死亡!诺哈网2023-06-15 22:18:260000这条路荒凉又没水,为什么中国人要开拓2000年?
黄沙漫漫,中国人坚持走了两千年丝绸之路,中国人都知道,在西方的名气也很大,因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最早就出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这位德国贵族是现代地理学的先驱,小伙伴们对这个名字可能会感到有点熟悉——德国一战中的“红男爵”就是他的侄子。诺哈网2023-06-06 16:09:480000魔鬼的细节:深度分析“加勒万河谷之战”视频画面
2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军事频道在晚间《军事报道》栏目中,对2020年6月15日夜间、16日上午爆发的加勒万河谷之战进行了深度报道,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冲突现场的视频等也进行了全景式展现。诺哈网2023-06-03 11:35: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