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有恶报!日军战俘被苏军抓到西伯利亚挖土豆后,有怎样的报应?
【军武优选】:狼天行
1945年8月6日——9日,在日本连续两次“招核”的同时,苏联也于8月8日正式对日宣战,并于次日动员150万兵力发动“8月风暴行动”,占据东北长达14年之久的近70万关东军迅速崩溃,其中有约60万余人被苏联人抓到了西伯利亚挖土豆!

大家肯定好奇,这群曾经不可一世的鬼子们在那边挖土豆是怎样一种体验呢?对于这个问题,曾经在关东军陆军航空兵服役木内信夫深有体会,他将自己“挖土豆”的经历以及在劳改营亲眼目睹的景象用漫画形式记录,并在回国后整理出版了《关东军战俘苏联拘留画集》,下边和诸位分享其中比较有趣的!

在西伯利亚劳改营,日寇关东军战俘们发现自己终于和远在欧洲的其他轴心国盟友(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等)“胜利会师”了!那么日军战俘其他战俘的关系处德如何呢?木内信夫记载很详细!

▲漫画注解::
:苏联人、捷克人、波兰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和日本人一起摔角。我(指作者木内,后同)很努力,和他们拼死搏斗,最终发现,
到最后所有人都怕我这个小矮个了。

▲漫画注解:
日本战俘有时候和德国战俘组织乒乓球赛。
可能由于握拍方法比较奇怪,日本人经常轻易取胜。

▲漫画注解:
你每时每刻都会发现德国人觊觎你的盘子,因为日本人的盘子比德国人的要大些。德国人吃面包和浓汤,日本人吃米饭和豆酱,所以德国人很不爽我们!

▲漫画注解:
日本人喜欢米饭,米在苏联很少见,所以劳动营专门给日本人开了一个小灶。有时候,饿极了的德国兵也会试图冒充日本人去要些米饭,结果可想而知......
小编PS:汉斯呀,你长点心吧,你当苏联人眼瞎吗?

▲漫画注解:
苏联人有时指派德军战俘管理日本人,这之中有1个严谨偏执的德国老头,他经常给日本战俘分配繁重任务。
小编PS:严谨的德国人.......

▲漫画注解:
德军战俘因营养不良病死后,
很多时候还要让日本战俘帮他们挖坟!

▲漫画注解:
匈牙利人对待日本人是最友好的,我们刚来营地就敲锣打鼓欢迎我们!

▲漫画注解:
匈牙利人非常快乐开朗,他们称自己是“亲日派”,有些人甚至极度亲日,比日本人还了解日本。虽然大家都讨厌苏联,但匈牙利人干活最马虎。
他们还经常嘲笑干活最卖力气的日本人。
当然,相较德军战俘,日军战俘的待遇稍好,但苏联人可不会像我军那样仁慈,西伯利亚不养闲人,不好好挖土豆,要你何用,所以这些曾经在东北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鬼子也备受折磨,不过,这些相较于他们曾对我国军民犯下的累累罪行,这点惩罚实在太轻了!

▲漫画注解:
“苏联士兵一直守在旁边,有时侯他们会打磕睡,有时侯他们会读书。我们将碎石装上手推车拉上山,我平生第一次干建筑工,累得死去活来。”

▲漫画注解:
被苏联看守强迫远距离行军,有人已经因劳累过度而呕吐。

▲漫画注解:
“尽管景色很美,但是那些日子我们遇到了暴风雪,我们不得不在黑暗中干活。能见度只有一臂的距离,很多人受伤了。我真怕自己死在这里!

▲漫画注解:
苏联女看守虽然漂亮,身材又丰满,但性格都很泼辣,经常罚我们擦地。
小编PS:擦地就觉得虐待?呵呵

▲漫画注解:
不干活的就不准吃饭。我们立即投入到采石场的工作中。我拿着一根翘棒工作,每天的产量是1立方米,多次被斥责。

▲漫画注解:
“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这里…太愚蠢了…我们喊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再也回不来了…”俄国的冬天气温会达到零下30度!有时候一早醒来,发现有几个朋友已经被冻死了。

▲漫画注解:
又有人在我眼前死去了,我无法控制眼泪,哭了一天。我发誓如果我能回家我将告诉他母亲所发生的一切。
终于聊到本文的主题了:在西伯利亚的那段日子里,日寇战俘们最魂牵梦萦的不是那些漂亮的苏联妹子,而是土豆!土豆!土豆!

▲漫画注解:
帮助农妇们干活,有丰厚的土豆奖励,每次都馋的流口水!

▲漫画注解:
土豆常被对方在仓库里。
一些无法从事重活或生病的人常被安排在那里干活,
你可以乘机偷吃一些生土豆,这真是个好工作。

▲漫画注解:
在乌克兰的农场,和苏联妇女们一起热火朝天干了一整天挖土豆。
干完活后,大家挥手告别。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鬼子吃的裤头还是不够,毕竟苏联人没有像对德军战俘那样对待日军,60万关东军战俘仅死亡1/10,甚至还有人在被俘期间欠下风流债,本子的本性永远如此!

▲原著漫画注解:
"二战结束后男男女女们都在忙着重建,
很多苏联女性也在从事最危险的工作,这在日本是无法想象的。
有些苏联妇女甚至和日本兵谈起了恋爱,那真是美好的时刻."

▲原著漫画注解:
"我还记得曾经交往过的一个叫娜塔莎的女孩,过去了这么久再未相见,
现在的你怎么样了?"
PS:(本子终究是本子,把人家的肚子搞大,拍拍屁股就走了……)

▲原著漫画注解:
虽然苏军女看守很严厉,但实在是漂亮,总是忍不住多看几眼!
终于,在1956年起,日本战犯被分三批无条件释放回日本。直到1964年3月6日全部释放完毕,苏联人对这些关东军战俘总体是满意的,认为其是“最听话,最好使的战俘”!

▲原著漫画注解:
回国前,一些士兵信仰了马克思主义,决定留在苏联,在我们回去之前还不停的宣传。

▲原著漫画注解:
终于看到了长满树木的日本岛.一些人大叫"好啊!"这些退役士兵已经有10年没有回家了,

▲原著漫画注解:
回到日本的第一件事就是被要求在入境前洗澡和消毒,方式很粗暴。
对于作者木内信夫来说,最终的结局还是幸运的,回到家起码有几个弟弟和父亲来迎接,只是,对于其他很多归国的原日军人员来说,自己的祖国已经变得陌生,自己已经无家可归!

尾声
虽然日本已经投降快74年了,但现在日本军国主义却大有死灰复燃之势,但愿日本人能记打,否则就不是去挖土豆这么简单了!

▲1945年9月2日,日本特使在停泊东京湾的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文案/编辑:狼天行

最后,小编为大家推荐一部以苏日战争为背景的经典抗日片(绝非神剧)——《紫日》!这部由冯小宁自编自导,富大龙、前田知惠、安娜·捷尼拉洛娃联合主演的战争剧情片,该片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背景,讲述三个不同国籍的青年,在经历了重大的生死考验后,如何从敌对变成朋友的故事。

在如今抗日神剧泛滥成灾的今天,这部电影很好的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代价与和平自由渴望,片中那冬天的旋律也成为许多80、90后心中难以忘却的经典!

比导弹还准…为啥还叫火箭弹?说说中国750mm火箭弹背后的秘密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近日,我们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北方工业向阿联酋出口AR-3型远程火箭炮和配套的火龙-480型精确制导火箭弹的相关消息。文后有读者表示不解:这个火龙-480型火箭弹,长得像战术导弹、射程像战术导弹、打击精度也像战术导弹……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它都比美军的ATACMS、陆军战术导弹更像战术导弹。可咱们为什么赋予了它一个“火箭弹”的名称呢?分明是兔子不讲武德嘛。诺哈网2023-05-27 10:27:440000钢铁洪流袭来!今年的“东方-2022”,为何要比之前更为重要?
【军武次位面】作者:leon在本月的17日,根据国防部发布的消息,我军将确定会参加俄军举办的东方-2022军演,作为一种大规模的作战形式的延续,在中俄军队相互协作水平的不但提高下,今年代表着全球“钢铁洪流”的总体规模恐怕会比之前更为突出,当然,作为全球国际局势发生较大转折的一年,今年的东方-2022军演和往年比或许也是有所不一样的。诺哈网2023-05-31 21:48:14000059最新魔改——中国的火力支援车QN-506怎么样?
▲车模这是一款验证型的车辆,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很正常,所以这款车的粉丝看到了不要生气啊!高德红外作为一个新近进入军品市场的民营企业,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搞出来的东西我们应该多肯定多鼓励。但是这个东西的实用性确实可疑——诺哈网2023-06-08 10:38:450000难以想象!二战坦克通信要靠信鸽和旗语,现在的坦克兵恐怕要笑掉大牙
【军武次位面】作者:杨树陆地上的坦克对战,如同古代世界的骑兵对砍,从来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话题。1916年,英国首先发明了坦克,尽管最初的设计只是把坦克当作一个用来掩护步兵冲击的移动机枪堡垒,技术也很粗糙,但这种前所未见的陆战兵器还是充分显示了威力,刚一上阵就让德军大惊失色,溃不成军。吃了大亏的德国很快也搞出了自己的坦克,这样一来,坦克对坦克的有趣局面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诺哈网2023-06-16 11:19:560000印度狂喜!阿琼坦克成功试射新型炮射导弹,性能已达到顶尖水平?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上月28日,印度武装部队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及国防部的代表共同进行了阿琼主战坦克120mm炮的炮射激光制导导弹发射试验。实验结束后,印度官方信心满满地表示这次试验大获成功,炮射导弹的成功试射表明了印度国防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将探讨在其他武器平台上装备该款导弹的可能。▲此次测试中坦克射击及命中靶标瞬间诺哈网2023-05-31 23:33: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