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90

中国的“载人航空”事业究竟发轫于何时?说出来让你想象不到

诺哈网2023-06-08 10:30:220

【军武次位面】:枪骑兵

说起"航空",可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只是驾驶飞机翱翔战斗的兵种,其实航空是泛指人类借助各种"飞行器"实现升空目的的行为。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就有的风筝、孔明灯等,都可以算飞行器,但它们的升空不能算作航空,航空是专指可以载人升空的行为。

▲氢气球|热气球的发明,第一次使人类飞上天空的梦想成为现实

飞机发明之前,人类其实已经实行了航空梦想,不用说,那就是热气球飞行。虽然中国早在晚唐五代时期就发明了利用热空气升空的"孔明灯"。但真正实现热气球载人飞行则是18世纪末法国人蒙哥尔费兄弟完成的。后来又出现密闭性更好、依靠比空气更轻的氢气氦气升空的氢气球,以及形态各异犹的"飞艇"。

由于气球和飞艇具有显而易见的军事价值 ,所以它们一经诞生便很快应用于军事。成为侦查、测绘、指挥地面军事行动、指引炮火等军事行动的"有利武器"。在美国南北战争、普法战争、以及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一系列19世纪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气球一经诞生,就很快被应用到战争中

▲在气球上,敌方阵地任何情况都躲不过侦查员目光,对于炮兵部队,再没有这样高度测距更精准的了

当时的满清政府,在西学东渐、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多重影响下,对载人航空这一军事价值极大的事务产生了兴趣。

1905年,屡开中国"风气之先"的洋务运动发起人之一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从已经完成明治维新许久、初具工业文明基础的日本购进两个"山田"式侦察气球。该型气球为雪茄型,直径三米米、长十余米,不能放任飞行,必须由地面一根粗缆控制住,靠士兵摇动绞盘实现升降。气球下有吊篮。可以载人升空,对远方进行瞭望侦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气球运抵后张之洞便在检阅新军之际,在阅兵场进行气球升空演示,成为轰动一时的热闻。

▲气球上加装武器的话,如此居高临下可以极大提高杀伤距离

▲巨型飞艇的出现,又使得运载能力大大增强,成为最早的"轰炸机"

有了香帅的带头,湖北、江苏、直隶等各地新军纷纷成立"气球侦查队",这其实可以看做中国空军的雏形。

航空队多了,就需要规范指导和管理指挥 于是1909年,清廷军咨处、海军处、陆军部三部联合颁布了《陆军气球预备法》,统一制定了向国外购买气球、培训应用人才、以及如何组织气球侦察队等规定。陆军大学堂还编写了《气球学》,对军队航空队的训练作战提供专业教材。

1908年10月,让满清最后大长一把脸的军事演习"河间秋操"、"彰德秋操"举行,之后清廷又在安徽太湖筹划了更大规模的"太湖秋操"。这次演训中的一大"亮点"就是首次在军事演习中增加了气球战术演练。

晚清出现一种"革新"的假象,军队广泛采取西式练兵方式,军服也采取西式,但可笑的是官兵脑后还是有一根辫子(本图是西方插图,细节不够准确)

引起观阅将佐、朝廷官员浓厚兴趣,随着令旗一挥,气球升起高空,气球队的信号兵按照地面将佐的指示,不断地挥舞着令旗,发出各种战术指示,指挥地面各部。

地面上齐齐仰望气球的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根据气球信号兵的各种"旗语"命令,整齐有序地进行进攻、撤退、设伏等各种战术队形的演变切换。

如此神奇而高效的指挥方式,令许多习惯了千百年古老指挥方式的将官们大开眼界,无不称赞。演习场周围也挤满十里八乡闻讯而来的百姓驻足观看"西洋景",盛况空前。

▲大清气球队

1910年2月,清廷派人员出国进行军事考察。在日本考察团成员还特意乘坐日本可以自由操控飞行方向无需固定的军用侦察气球,成为最早自如飞行的中国人。

然而,这一切貌似"进取"的态度,其实依然掩盖不住满清保守腐朽的本质,因为1903年就已经诞生的飞机,经过对之高度重视的各国的不断完善,已经初步具备远比气球汽艇这种原始笨拙飞行器更具深远意义的军事、民用价值。可是清廷再一次显露出其无知守旧的嘴脸,宁可花大价钱购买列强马上就要淘汰的气球,也没有改弦更张大力发展飞机的意图,从一个细微末节显示出其注定覆亡的命运。

▲飞机马上就要彻底取代气球之际,清朝却"淘到宝"一样,这样的目光呆滞短浅,焉能不亡

▲不过,气球虽然被飞机取代,但二战中,它的笨拙却发挥了用场,被大量作为"空战屏障"阻碍敌方轰炸机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