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激战“极端武装”接近崩溃,叙利亚只换回残垣断壁!
【军武次位面】: 端平入络

战争前后的叙利亚商场对比图
随着代尔祖尔、阿勒颇大马士革郊区和帕尔米拉古城上空的硝烟逐渐,曾在西亚乃至整个中东地区肆虐数年的恐怖组织“极端武装”终于走上了穷途末路,在各方势力的直接或间接打击下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留下了无数破碎的家庭与城市。持续8年之久叙利亚战争也终于有了告一段落的希望。

▲展开反攻的叙利亚军队
自叙利亚从2011年底进入“内战”以来,“温和反对派”、“极端武装”、叙利亚政府军、库尔德割据势力、土耳其、以色列、美国、俄罗斯等叙利亚境内外势力展开了战线如麻花的拉锯战。

▲武装外卖渐渐成了战区常态
2012年到2013年.这场“内战”从原先的小规模交火演变为各派割据势力的大混战。尽管此时西方媒体仍大力宣传“温和反对派”的“战争正义性”,但各类极端组织也正是在此时滋长起来,渐渐成了当时叙利亚战场上最可怕的势力。许多打着刚刚接受西方外援的叙利亚“温和反对派”突然摇身一变,公开投入了恐怖组织阵营。其中最著名的战例,莫过于阿勒颇中央监狱战役。

▲阿勒颇曾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2011年底,阿勒颇中央监狱就遭到了反政府武装分子的围攻。起初,这些自称“自由军”的武装分子的旗号和进攻方式还相对“文明”,宣称仅仅是为了“解救无辜囚犯”,也并没有采用“自爆车”、“人肉炸弹”的方式进攻。但由于中央监狱地势险要且驻军都是叙利亚精锐,尽管武装分子切断了水电供应并发起多轮突击,中央监狱主体部分仍牢牢掌握在政府军手中。

▲阿勒颇战役还拍成了电影
2013年下半年,阿勒颇城中出现了许多操着北高加索口音的“叙利亚反对派”,很快,他们公开宣称自己是“支持战线”的一部分,已经加入了“极端武装”。他们联合(甚至是直接收编)了城中的大多数反对派武装,打算“一举消灭城中政府军势力”。

他们先是改装了几辆轿车和客车。给它们焊上了一圈钢板(防止守军机枪火力拦截),并塞进了数百公斤炸药,做成“自爆轿车”,炸毁了监狱外的几处政府军据点。其它“温和反对派”也撕下了“文明”、“自由”的面具,开始使用“人肉炸弹”等极端手段袭击城内政府军,最终于2014年2月彻底合围了中央监狱。此时由于以色列空军突袭叙利亚境内,欧美国家也正向大马士革(叙利亚首都)磨刀霍霍,阿萨德已经没有任何后备力量解阿勒颇之围了。

▲根据幸存者回忆复制拍摄的“装甲自爆车”
但叙利亚守军并未放弃,顶住了反对派(尤其是“支持战线”)一次又一次的自爆车袭击和迫击炮轰炸。最惨的时候,监狱守军两天才能吃一顿饭(空投补给远不能满足基本需求),但仍死死守住了这座占据城市制高点的监狱,直到2014年五月政府军主力解围,避免了阿勒颇地区政府军全面崩盘的局面,也极大消耗了该地区极端组织的有生力量。中央监狱战役因其激烈程度之高、意义之重大,常被称为“叙利亚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战后的阿勒颇街区,满目疮痍
与此同时,2014年的叙利亚重镇代尔祖尔也陷入重重包围,且更糟糕的是,包围代尔祖尔的大多是“极端武装”属下的恐怖组织及其仆从军,堪称穷凶极恶。正是在这一年6月,这支由亡命之徒和被裹挟难民组成的极端组织,以不足千人的偏师轻松攻克了有数万伊拉克军队驻守的摩苏尔(伊拉克第二大城市),而代尔祖尔周围,有着上万极端武装兵力,似乎沦陷只是个时间问题。

▲美军也“火上浇油”
用白磷弹袭击了代尔祖尔“藏有恐怖分子”的居民区
然而在叙利亚共和国卫队的伊萨姆·萨拉丁将军的指挥下,这座城市扛住了一次又一次的黑色浪潮,从2014年一直坚守至2017年11月,持续时间甚至超过了列宁格勒保卫战,创造了近代以来城市保卫战的时长纪录。

▲2017年初形势图,黑色为“极端武装”控制区
蓝圈内的孤城代尔祖尔是其控制区薄弱环节的一颗楔子
在地面交通被“极端武装”彻底封锁的情况下,坚守此地的叙利亚军队经历了四次大规模达尔祖尔战役,武装分子曾一度攻入市区医院并杀害了所有来不及撤走的医护人员和伤员,并几乎将城内政府军截成两段,却因为始终无法占领机场而被政府军打了回去。

▲代尔祖尔守军与援军会师
很可惜的是,就在2017年代尔祖尔周围“极端武装”土崩瓦解,即将彻底解围之际,守城最高司令,老将军伊萨姆•萨拉丁不幸触雷身亡,倒在了胜利的前夜。

▲伊萨姆将军生前照片
2014年下半年至今是各类极端组织全线溃败的阶段,政府军连续收复了阿勒颇、代尔祖尔、德拉等经济和军事重镇,曾被两度被攻占的帕尔米拉古城也终于重归平静——然而其中无数的古董珍宝、建筑遗存都被“极端武装”炸毁或贩卖一空。这座比罗马帝国历史更悠久的“沙漠新娘”之城遭到了近代以来最可怕的损害。


▲上图为有两千年历史的“黄金狮”雕像
下图为将其砸碎的“极端武装”成员
截止目前,持续8年之久的叙利亚战争已经让60多万家庭支离破碎,造成了至少35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计。尽管现在叙利亚政府军收复了大多数核心地区的城镇,但库尔德地区却已经事实独立,加之土耳其军队的干涉。这意味着,刚刚“收尾”内战的叙利亚,又要面对痛失领土的屈辱现实。叙利亚的未来之路,仍是一片灰暗。

▲遭到英法空袭的叙利亚科研中心成了一片废墟
除了文化遗产、经济和领土的巨大损失,满目疮痍的城市和随处可见的炮火更是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叙利亚战争难民。大多数底层难民由于财力和外逃渠道有限,只能试图跑到叙利亚境内较安全的地方,但由于叙利亚国内各派战线犬牙交错,大多数难民根本无法到达安全区,许多人不得不被迫留在战区,甚至沦为极端组织的“免费劳动力”乃至“人肉炸弹”。

▲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给战区平民
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部分经济状况较好,运气不错的中产阶层则有机会逃出叙利亚,进入约旦、黎巴嫩、埃及等邻国。但它们毕竟容量有限,且对从叙利亚出逃的难民怀有戒心,大多数逃到这里的难民实际上也过着亡国奴一样寄人篱下的生活。因此,部分难民甚至试图从地中海偷渡直欧洲。

▲穿越多国边境的偷渡也是个技术活
此前的利比亚战争、埃及危机已经让欧洲接收了数以百万计的难民,而随着叙利亚和伊拉克战事愈演愈烈,欧洲的“难民高福利”政策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质疑与考验,西欧和南欧社会对难民的态度也急转直下。

▲德国反难民游行
渗入难民潮的恐怖组织和保守宗教主义者更是逆向激发了欧洲右翼势力,虽然现在成功“闯入”欧洲的叙利亚难民还有机会享受比当地国民还好的“生活福利”,然而一旦欧洲极右翼真的上台,他们的命运恐怕不会比叙利亚国内同胞好多少。


▲80年前的中国,也曾是这幅光景
看完叙利亚,大多数人应该明白了。我们能享受和平,并不是因为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仅仅是因为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上个世纪的中国,也曾是被列强肆意凌辱、国土四分五裂、人命如草芥般成片湮没于战火的悲哀国度。正是祖辈绝望的战斗与父辈辛勤的劳动,才缔造了今天和平而兴盛的中国。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别以为印度很弱,打起仗来和日本一样狡猾,当年居然这样欺负巴铁兄弟
【军武次位面】作者:红色星空1947年,伴随着世界民族独立的大潮,被英国主宰了200余年的印度终于获得了独立。大英帝国像一个寿终正寝的老骑士,随着他的一命呜呼,原本和睦的一家人立刻显现出了矛盾。两个儿子(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争斗逐渐露出水面,弥留之际的大英帝国只得含糊的按照地形划了一条线,但很显然两个儿子对这条分界线都不满,于是战端骤起。▲随意性极大的边境线线造就了如今的印巴对峙诺哈网2023-06-22 21:42:580000中国最受崇拜人是谁?30000庙宇供奉23次封神,却有一个致命弱点
如果要在中国历史上找出一个最受崇拜、形象出众、祭祀不绝,被各行各业广泛接受,甚至奉为职业吉祥物或保护神的神人,会是谁呢?答案是关羽。据统计,历史上有16位皇帝23次加封关羽,封号有王侯,有天尊,有大帝。关羽得到的最后一个封号,是清光绪五年(1879年)的“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长达26个字,要知道统治中国47年的慈禧太后,封号也才25字,比关羽还少一个。诺哈网2023-06-01 05:28:590000乌克兰“赫尔松大反攻”来势汹汹!俄军会坚守到底,还是撤退?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目前,俄乌军事冲突已经爆发238天。昨天,最大新闻是乌军山地128旅、机械化步兵60旅出动2个营,在赫尔松以北的杜德恰尼等地又发动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后来又动用了坦17旅、机28旅的部分部队作为第二梯队。此次进攻和前天乌军在赫尔松方向的进攻相似,很快以失败告终,乌军部队的死尸又躺了一地。赫尔松方向,乌军集体冲锋后的场景,遍地都是战死的士兵……诺哈网2023-05-29 06:09: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