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为何被视为中东小霸王,一国挑战五国仍能获胜,战斗力强悍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
在遥远的过去,巴勒斯坦这片沙漠环绕的土地,曾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共同聚居地。这个多种文明交接的地带,一直战乱不已,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罗马帝国的征服者都先后来到这里。在罗马帝国统治期间,巴勒斯坦的绝大部分犹太人离开了他们的家园,流散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16世纪后,巴勒斯坦成了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直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占领巴勒斯坦,中东延绵不绝的流血冲突升级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圣城耶路撒冷
19世纪末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批向巴勒斯坦迁移。起初,他们从阿拉伯人和统治巴勒斯坦的土耳其人那里购买土地。但是,当地的阿拉伯人很快便看清了他们建立一个犹太民族国家的图谋。于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开始为争夺土地而不断发生流血冲突。1922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地"。英国殖民势力需要苏伊士运河和拥有石油的阿拉伯人的善意。为此,自30年代末起,他们便用武力限制犹太移民迁入巴勒斯坦。但是,英国人也需要西方国家犹太人的支持。因此,外交大臣阿瑟·詹姆斯·鲍尔弗于1917年向伦敦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保证支持建立一个"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民族之家"。犹太人阿瑟·凯斯特勒说,这是"一个民族将第三个民族的土地赠送给第二个民族。"

▲1947年联合国通过巴以分治决议,以色列建国
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领导人戴维·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宣布成立以色列国,犹太人兴高采烈地在特拉维夫的大街上载歌载舞。就在同天夜里,爆发了以色列同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等5个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战争的第一回合有利于阿拉伯人。但是,战争拖延的时日越长,以色列人的优势越大,在反对英国托管国的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军事经验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对战争的最后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交战双方的政治状态,阿拉伯人四分五裂,没有有效的军事总指挥,而犹太人则团结一致,斗志昂扬。最后,犹太人不仅抵挡住了阿拉伯军队的进攻,而且大大扩大了领土。它占有的领土已不是联合国分治计划规定的巴勒斯坦的56.4%,而是这块土地的77.4%,包括耶路撒冷西部的新耶路撒冷。

1948年至1949年战争的失败成了阿拉伯人心灵中难以弥合的创伤。1954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称,要把阿拉伯世界从"西方帝国主义"的监护下解放出来。1956年7月,他公开冒犯大不列颠这个前殖民大国,断然将当时由英国人管理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拒绝实行运河的国际化经营。英、法两国政府担心它们在中东的利益受到损害,就秘密策划由以色列进攻苏伊士运河,而英、法则诡称中立,出兵干涉,令双方脱离接触,从而保护运河,推翻纳赛尔。10月29日,按预先的策划,以色列发动进攻,占领加沙地带、沙姆沙伊赫等要地。接着,英、法政府命令以色列和埃及停火,并从该地区撤出。以色列按计划执行,但埃及予以拒绝。于是,英法联合部队向埃及进攻,苏伊士危机演变成了苏伊士战争。尽管以色列取得了军事胜利,但1956年战争政治上的胜利者毕竟是纳赛尔。苏联和美国力图限制和尽快结束这场冲突,以最后通牒形式迫使以色列和英法撤退。西奈驻上了联合国部队,美国保证以色列船只通过蒂朗海峡。但是纳赛尔把这一保证扫除了,埃及人封锁了海峡,并要求联合国从西奈撤走部队。此举立即得到阿拉伯世界雷鸣般的掌声。

▲阿拉伯世界领袖——纳赛尔

▲苏伊士运河战争
1967年6月,以色列第三次对阿拉伯人发动战争。6月5日,以色列空军突然袭击阿拉伯国家的24个机场,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的400多架飞机毁于一旦。接着以色列地面部队入侵并占领西奈半岛、耶路撒冷老城、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戈兰高地。6月10日,由联合国主持实施停火,战争结束。阿拉伯人觉得自己蒙受了奇耻大辱,以致他们的领导人看不到以色列在战争结束后向他们提出的建议中所包含的机会:以色列人愿意从他们占领的西奈半岛、约且河西岸和叙利亚边境的领土上撤退,以换取同阿拉伯国家签订全面和平协定。对于以色列人的建议,在喀土穆首脑会议上,阿拉伯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用3个"不"来回答:不同以色列媾和,不承认以色列,不同以色列谈判。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6天横扫西耐半岛
之后,等到联合国安理会于1967年11月22日通过著名的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部队撤出所占领的地区,这一切已经为时太晚。以色列人改变了态度,既不愿意暂时地、也不愿意全部地交出所占领的土地。自1967年起,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它的军队主要用来镇压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抵抗。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修筑了坚固的巴列夫防线
在取得了1967年"六日战争"胜利后,以色列人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这产生了严重的后果。1973年10月6日赎罪日战争爆发,以色列人措手不及。阿拉伯人同时从两条战线上发动进攻。埃及军队在50多个地段越过苏伊士运河并在西奈半岛站住了脚。叙利亚装甲部队突破戈兰高地的以色列阵地,占领了战略要地谢赫山。

战争开始后的一个星期,美国人向以色列提供了包括喷气式战斗机和装甲车在内的大量军需品。几乎每小时都有巨型运输机着陆,运来备件、火箭、火炮和大量弹药。一个星期后,以色列人反败为胜,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埃及总统萨达特提议停战,并谋划让超级大国推动以色列从所占领土上撤退。1979年萨达特作为第一个阿拉伯当权者同以色列媾和,埃及因此而收复了阿布鲁代斯油田所在的西奈半岛。阿拉伯国家在赎罪日战争后表现得空前团结。它们第一次拿石油作武器,震惊了西方,从而在国际上发挥了它们的政治影响,后果之一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被承认为巴勒斯坦人的正式代表,在许多地方受人尊重。

如果说赎罪日战争成了以色列的心灵创伤,那么,下一次交火便是一场灾难,这就是1982年以色列出兵黎巴嫩。1982年6月6日,几万名以色列军人开进了黎巴嫩。繁荣一时的黎巴嫩南部成了一个大瓦砾堆。交战中有1万多平民丧生,远远超过前四次中东战争的总和。1992年,来自工党的国防部长拉宾出任总理,他出人意料地提出了和平倡议。他手下的人同巴勒斯坦谈判代表在中立的挪威进行了14次会谈,拟定了西约旦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暂时自治"计划,这是关于以色列人逐步撤出大部分占领区的一个框架计划。


▲巴以冲突永无止境
1995年拉宾被以色列极端分子刺杀,2004年阿拉法特去世,如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交火的枪声仍然不时传来,中东和平之路依然坎坷遥远。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2018年最受军迷关注的十大军事事件!哪一件最令你心动?
【军武次位面】:杨树2018年十大军事新闻,还记得哪些?2018,如同过去的许多年一样,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有些新闻却在一年中备受军迷关注。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一下过去一年里最受关注的十大事件。1、国产电磁炮初露峥嵘诺哈网2023-06-09 00:40:310000太提气!中俄演习正式开打,网友直呼:解放军的“凡尔赛”之旅
8月9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俄罗斯军队联合实施的“西部联合2021”军事演习在我军西部战区驻宁某训练中心正式展开,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上将担任演习总导演,我军西部战区副司令员刘小午、俄军东部军区副司令诺苏列夫分别担任联合指挥部副指挥员。诺哈网2023-06-01 19:08:320000外国男子造出巨无霸左轮手枪,中国当年用的抬枪比这还夸张
【军武次位面】作者:风满楼近日,一名名为RyszardTobys的外国男子在网络上展示了他制造的一把巨型左轮手枪。这把手枪是仿制RemingtonModel1859型左轮手枪制成的,堪称“左轮之王”。诺哈网2023-06-13 16:25:170000巨大蘑菇云直冲云霄,乌军弹药库被炸,当地辐射值瞬间飙升?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目前,俄乌军事冲突已经爆发445天。当地时间5月13日凌晨,位于乌克兰西部赫梅利尼茨基的一处关键基础设施突然发生大爆炸。根据现场拍摄的视频画面显示,该“基础设施”被摧毁后,巨大的火球直冲云霄。强烈的爆炸一直持续到13日上午,还在不断地发生剧烈殉爆,爆炸的烟云形成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直达上千米高空,甚至还形成了云帽。看到照片的军迷们纷纷感慨,“战术核武器也不过如此了”。诺哈网2023-05-26 07:16:480001扎波罗热之后,切尔诺贝利被战云笼罩!乌克兰核电站还安全吗?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3月9日,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在其推特上发文表示,目前已在俄罗斯控制下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其冷却系统的唯一电力来源遭到破坏,而独立于电网的备用柴油发动机,只能保证约48小时的电力供应,以确保冷却系统继续工作。因此,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将可能备用发动机失效,也就是48小时之后发生核泄漏。这条消息一出,再加上切尔诺贝利这个有些禁忌的字眼,顿时让外界舆论一片哗然。诺哈网2023-06-01 02:43: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