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越卖越贵?也要看消费者“买不买账”
在饮料的市场里,被称为“快乐水”的可乐,价格向来“稳重”。然而,近来关于可口可乐不同程度涨价的消息受到业内关注。不少人走访多家商超、便利店,试图找寻其中的定价逻辑和商业策略。其实,不只是可乐,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饮品企业对旗下产品进行提价,“5元以上的产品正在占据饮品区更多位置”。

炎炎夏日,不管是口渴难耐走进超市,还是有备无患在线网购,琳琅满目的饮品都是消费者“难以割舍的爱”。从矿泉水、苏打水、电解质水,到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运动饮料……饮料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价格却也越来越“膨胀”。有媒体在某便利店发现,低于5元的饮料有32款,5元以上的则达70款。尽管样本容量有待商榷、对照变量有待控制,但“饮料越卖越贵”,的的确确成了很多人的现实感受。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这是经济学里的一个基本概念。“敢于提价”的底气,往往来自产品本身。或是精密巧思的包装设计,或是天然纯粹的食材原料,或是独特先进的生产工艺,或是安神养胃的健康功效……在同质化产品愈加饱和的市场竞争中,诸多饮品企业在品类、口味、包装、体验上力求打造差异化和多元化,瓶瓶罐罐、花花绿绿,市场细分、新品涌现,尽可能满足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的个性需求。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水平营销的叠加效应下,“加价”似乎也就势在必行。
此外,价格的起伏同时也受到供求的影响。饮料作为终端产品,本身价格就不会太高,上中游任何一个环节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酿起一场左右价格与销量的“风暴”。一家知名饮料公司的董事直言,成本压力已经“超过企业单方面可以去消化的水平”;也有公司表示,产品提价“也是由于近年来原材料价格等经营成本持续上升”。事实上,近期食品饮料行业的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人员管理成本等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企业通过“调价”以应对不断攀升的成本压力,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一种表现。

甚至,一瓶饮料的价格走势,也可以是遍览天下大事、纵观国际风云的一个介质。针对此次可乐的调价,有一种说法是,阿拉伯胶是碳酸饮料的重要原料,苏丹持续的武装冲突对阿拉伯胶产业链造成了巨大冲击。与此同时,有上市企业在解释饮料产品毛利下降时,将其归咎于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导致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采购成本提高,而PET正是塑料瓶的主要原料。事实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核实印证。但是,食糖成本目前的确显著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食糖价格指数今年4月平均为149.4点,环比上涨17.6%,连续三个月上行,创2011年10月以来的新高。浪奔浪流、潮起潮落,经济全球化的海洋里谁都不能置身事外。
只不过,价格波动有其规律,消费者买不买账也有其权利。倘若价格上去了,品质下来了,那自然也就容易无人问津。很多时候,消费者都能理解厂家生产之复杂、商家经营之不易,却无法忍受漫天要价、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不端行为。讲清楚产品的含金量,说明白涨价的必要性,消费者自然乐意买单。如果只是抱着“别家涨价我也涨”的跟风心态,那么结果只能是让消费者反感、被市场反噬。
毕竟,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喝不喝很重要,喝没喝明白也很重要。
责任编辑:薄晓舟
山东滕州东站一男子跳轨,120出车医院:男子已死亡
新京报讯(记者熊丽欣赵敏左琳)9月4日,网传山东滕州高铁东站疑似有人跳轨自杀。网传视频显示,列车驶进站台时一男子突然从站台上跳下。4日中午,滕州东站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现在公安已介入调查,后续会有专人发布,其他情况不便透露。滕州东站票务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车站正常运行。0000儿童重症监护室里,有关舒缓、陪伴和最后的时光
正值暑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下文简称“儿中心”)医疗医技楼里人头济济,哭闹声、谈话声、嬉戏声等交织在一起。乘电梯上三楼,世界突然安静,来人的心情也跟着沉重起来——这里是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顺着浅蓝色的走廊向里走,透过透明玻璃窗,可以看到10间“单人间病房”,床边监护系统和治疗仪器接在病床上,重症儿童可与家属共处一室。澎湃新闻2023-07-06 07:31:480000梵净山金顶寺庙被改色,需有严肃追责
近日,有游客发布视频称,梵净山金顶释迦殿和弥勒殿外墙被涂成了粉红色,而此前这两座殿外颜色为灰色。梵净山景区工作人员称,粉红色外墙系7月初粉刷,为防止外墙老化和被雨水冲刷。新京报2023-07-26 03:50:030002中国是梅西福地,坐实了!
6月15日晚上8点,梅西领衔的阿根廷队亮相新工体,结果在国际友谊赛中2比0轻取澳大利亚队。万众瞩目的梅球王这几天在中国引爆舆论,抢尽眼球。成都商报2023-06-16 07:44:060000如何看待青藏高原正从“高冷”变“湿暖”?
2023年5月,我国的珠峰科考队员再次攀上地球之巅,开展科学考察研究。作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这片高原对全国、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气候变化影响深远,但各项研究都表明,我们的青藏高原正在从“高冷”变“暖湿”。“高冷”的“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有一个响亮的称号,叫“世界屋脊”,因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但是青藏高原并非生来就是高个子。海外网2023-06-24 23:26: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