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战:三国》火爆,为什么最好的三国游戏,却是外国人做的?
【军武次位面】:gh000

世界上最好的三国游戏,竟然是外国造?
这几天一部游戏频频登上热搜,军武菌的朋友圈被“无心上班,匡扶汉室”所淹没,有网友评称这是全世界最牛的三国游戏,水墨的风格、写实的画面,磅礴的音乐,大场面大制作!

然而骤然出现在古风水墨界面的字符却有些刺目,英国制作,日本发行,我们引以为傲的三国游戏怎么就让老外编排了?

▲由英国Creative Assembly开发
并由日本世嘉发行
做三国游戏,日本人无疑是“前辈”,日本人对三国故事的热爱甚至不亚于中国人,有些作品还成了经典,比如三国志系列,十几年间成为三国最好的代表元素,而随着《三国无双》系列的推出,某些形象甚至成了范本,日本“光荣”也因此走上神坛。

▲三国志11中的游戏画面

▲《三国无双》吕布和赵云的经典对决
而爆款游戏《全战:三国》对中国古代战场的理解更为深入,古朴浑厚的中音、中国韵味的音乐,”诺“、”遵命“的反馈音效,极大地提升战场代入感。
更难得的是对细节的把控和史实的考究,官员服饰的纹路、合乎历史的称谓,连过场中孙坚所持玉玺缺失一角额细节都还原了出来。

▲西汉末王莽篡汉,太皇太后怒掷于地毁一角
这一史实很容易被忽略
相比国内或夸张或露骨的“穿越”图片再配上“绝世貂蝉”点击就送的文案,不得不承认,老外对三国历史的用心程度、了解程度比国人要好的多。
曾经我们也制作出像《傲世三国》、《三国群英传》这样品质优良的作品,遗憾的是随着时间逐渐夭折断代,最终只能停留在记忆里。

▲1999至2000年同期依次:日本光荣《三国志6》
英国CA《幕府全面战争》
中国台湾宇峻奥汀《三国群英传2》
为什么外国人能做出《全战:三国》这样的大作?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却迟迟交不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最大的原因是做游戏的态度,国内绝大多数的厂商只是在做快销品。

▲CA《全战:三国》的部分制作人员
据采访《全战:三国》制作组为了做好这款游戏,一群老外硬是把关于三国的文献啃完了,还专门对这段历史进行各种考究、论证,力图做到真实还原。
反观国内某些做三国游戏的厂商,连三国演义看完的都屈指可数,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研究恐怕是少之又少了。

▲这哪是群英争霸,分明是群魔乱舞
做文化作品需要耐性,而国内的某些制作者们缺少的正是这份应有的诚意。在挣快钱、捞一笔就走的思想主导下,很少有人去关心创意、品质、细节。
他们心心念念的只是流水、利润、变现,至于创意,有的地方去抄,“借鉴”、“复刻”、“致敬”的成功案例比起可能失败的创新,这中间可以规避多少风险,省下多少成本。

▲对三国志11的“致敬”很到位
游戏口碑的疲弱有着很大影响,反正“换皮”的成本在巨额的利润面前微不足道,大不了另起炉灶,流水线加工几个月,又是某知名制作团队,再打上耗资X万,历时数载诚心制作的标语,名利双收不敢说,最起码是财源滚滚。

受众问题也是某些人的遮羞布,“中国传统文化做出来没有受众,这届玩家不行做出来也没有钱赚”也是某些人的常用论调,不过《全战:三国》这次用事实狠狠打脸了这一批人。
随着这部大作的走红,我们的三国历史也“假借他人之手”在国外掀起了一番小热潮。

▲老外们开始讨论游戏里的经典战役
但是,三国不过是全面战争系列的一个版本,说难听点,不过是披了一层皮,这层皮下面的底色是西方的惯性逻辑,游戏做的再精致、再写实,不可避免的带有西方人的偏见、狭隘、桎梏。

▲我们的眼睛也没这么小吧
《全战:三国》中不那么符合”亚洲人审美“的角色们,高颧骨小眯眼长得非常“蒙古”的吕布,仔细端详勉强还算英武,至于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她的”西方美“确实有些一言难尽,还有关二爷,果然是“忠义无双”的云长。

▲关羽:什么忠于旧主,还是小命要紧
《三国演义》描写吕布:“剑眉俊目、笔如玉柱”
文化壁垒的存在最终决定了,外国人是无法做出中国人心中真正想要的三国游戏。这种带有主观偏见的游戏在国外热卖,会造成什么后果?
那些缺乏辨识度、绝大多数的西方人真的会认为自古至今我们中国人就是张这样,我们的价值观就是如此。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从本质上来说游戏不过是披了一层伪装的文化输出。

▲结果你看看吕布这长相
或许在《全战:三国》身上,最多就是固化某些思维认知,不过,有些游戏的出现却足矣抹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用鲜血换来的荣誉功勋。

▲使命召唤中的部分人物
这一点从现代战争题材的游戏就可以清楚看出。目前绝大多数关于二战题材的游戏,基本是由西方人主导制作,享誉全球的经典著作更是如此。
《使命召唤》主体剧情以西方人的二战故事展开,《荣誉勋章》系列大部分作品讲述的二战背景下欧美人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

▲荣誉勋章中的美国大兵
无一例外这些作品全是对英雄事迹的歌颂,而且这些“英雄”清一色的“欧美范”,他们正在有意的营造一种假象,二战全是靠西方人打赢的,因为游戏自始至终少有亚洲面孔的出现。

▲曾经的抗战经典也早已经断代,后继无人
令人遗憾的是至今为止,我们没有能真正拿得出手关于二战抗日的游戏,畅销全球更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某些西方人不是不懂中国历史,不是不知道伟大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争之一,只是他们不愿更不想提及。
“灭一国之志,必先去其史”,一旦我们在民族历史面前丧失“演绎”的能力,乐意效劳的“热心人”就会“填笔着墨”纷至沓来。
苏丹内乱愈演愈烈!政府军装备的中国武器遭殃,不断落入叛军手中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4月27日,国内多家媒体纷纷报道海军第43批护航编队,抽调部分军舰前往苏丹撤侨的消息。虽然这次行动对舆论的冲击,没有前两次撤侨那么大,不过在同行的低水准衬托下,还是掀起了不小波澜。而比较特殊的是,就在目前一片混乱的苏丹腹地,早就有一批中国制造的武器出现,只不过其出现的方式多少有些尴尬。▲海军舰艇赴苏丹撤侨现场诺哈网2023-05-26 10:19:340000打仗时将军又不用上前线,为啥还要和普通士兵一样练体能呢?
【军武次位面】:杨树真正将军,即使扛上了将星也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通常来讲,人到了六十岁,无论男女都得退休,去安度晚年了。然而,有些人即使到了这个年龄,还得像年青人一样去摸爬滚打。2018年7月30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罗伯特·内勒(RobertB.Neller)上将通过了武装泅渡考核,他多大年龄了呢?65岁。诺哈网2023-06-08 18:23:300000中国外贸坦克被外国发动机卡脖子,虽然很不甘心,但也必须承认人家技术牛
【军武次位面】作者:路芷现代坦克的发动机基本被柴油机统治,这是因为柴油机扭矩更大而且相对省油,这点在民用车上也一样。二战的很多坦克都使用汽油机,比如著名的打火机M4坦克。但是苏联人却整出了五对大负重轮的柴油T34坦克,大家看老纪录片时会发现,T34跟飞一样跑,而德国的虎式坦克却在蠕行。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柴油机低转速大扭矩的特性,很适合坦克装甲车辆以及重卡和工程机械。▲大脑袋T34诺哈网2023-06-16 09:29:420000畅销多年,堪称最成功的法国单兵防空导弹,性能超过美国同类装备
【军武次位面】:路芷美国的毒刺导弹是目前全世界最知名的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不仅被单兵广泛使用,还可以安装在部分车辆和其他载具身上,用途非常广泛。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但是这当中有一款导弹却非常的与众不同,这就是法国研制的西北风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一款不怎么便携的便携式导弹。诺哈网2023-06-03 19:44: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