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陆军应是什么样?美军20年前的这个答案究竟靠不靠谱?
【军武次位面】:骑猪骑士
1991年6月23日,戈登·R·沙利文将军宣誓就职陆军参谋长,时任训练与条令司令部部长弗兰克斯就劝说沙利文进行数字化部队试验。美军于1992-1993年进行了一系列小规模数字化实验,实验的结果让人振奋,沙利文随即成立了数字化办公室。1994年1月陆军推出了战场数字化计划。1994年3月8号,沙利文参谋长正式宣布"21世纪部队"筹建活动开始。1995年,雷默接任陆军参谋长,继续推行数字化计划。

▲戈登·R·沙利文
在数字化改造中,陆军进一步认识到传统的师级结构在未来战争中仍然太迟缓、太笨拙。先行部队结构反映的是传统思维模式。指挥结构是垂直的而且层级较多。从集团军、军、师一直到作战旅。补给制度分为师、军和集团军三级,每个旅自身并没有后勤机构,只能由师来调配相应单位构成旅特遣队。一个师有一万六千人左右的作战部队,而战斗勤务支援部队同样高达一万六千人。一个重型师的物资超过30万吨,而一个军将达到100万吨,严重影响了海外部署能力。这对冷战后大量削减海外军事基地的美军来说是不能接受的。雷默要求进行"后天陆军"项目,强调在2020年前拥有能够快速部署的轻型部队,能够与重型部队无缝衔接。

▲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摧枯拉朽般击溃了伊拉克军队,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996年,美军印发了论文《打破方阵——21世纪陆战理论的新设计》。论文批评了当前的师编制,建议陆军采用21个机动战斗群来组建陆军数字化部队。美军在兵棋推演中尝试了各种组织构架,形成了目前旅级战斗队的前身。通过一系列兵棋推演,最终形成了"机动打击部队"概念,比重型更容易部署,较轻型部队生存和打击能力更强,产生了"中型"部队的概念。

▲装备大量"悍马"高机动车的轻装部队一度成为美军的象征
1999年6月,日裔美国人埃里克·新关接任陆军参谋长。美国陆军认为当时的重型部队"过重",轻型部队"过轻",希望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装备来建立新的过渡部队。10月,新关宣布组建5个"中型旅",装备新型轮式车辆。2002年,美军发布第一版转型路线图,从"传统部队"、"过渡部队"和"目标部队"三个方面阐述了陆军转型和装备发展战略。不久,"传统部队"更名为"当今部队",中型"过渡部队"则命名为"斯崔克旅"。"当今部队"装备传统的M1坦克、M2/3步兵战车,"过渡部队"则装备轮式装甲车,而未来部队将装备全新的未来战斗系统(FCS)平台,重量在20吨上下,按照时间表,2010年左右,这3支部队就能合一,共同发展。

▲FCS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庞大的信息化网络

▲FCS项目的核心MGV车族
新的中型部队平台重量限制在24吨,可以由C-130空运。此前,美军对中型车辆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由于陆军更偏重重型车辆,没有什么产出。冷战结束后,美军开始承担大量低烈度的任务,美军希望装备中型的地面平台,1999年,陆军对35种中型装甲车辆进行评价,对加拿大通用汽车防务公司的LAV-3(轻型装甲车)有很高的评价。2000年,陆军与通用公司签订了合同,开始生产以LAV-3为底盘的各型车辆。2002年,LAV-3装甲车被正式命名为"斯崔克",中型"过渡部队"也被命名为"斯崔克旅"。整个旅的战斗车辆都采用相同的底盘,主要有步兵战车、侦察车、105毫米机动火炮、120毫米自行迫击炮、指挥车、火力支援车等。"斯崔克"装甲车配备了专门为其改进的陆军指挥作战系统(ABCS),原本为"21世纪部队"开发。
"斯崔克旅"正式编制有4千多人,每个连有14辆车,共有108名下车作战的步兵,远大于81人的机械化连。"标枪"反坦克导弹配置到班,每个班都有数具发射器,有力保证了"斯崔克旅"的攻坚和反装甲能力。
抢市场?俄罗斯自己都用不起的装甲车被批准出口,前景不太乐观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参加阅兵的俄罗斯"回旋镖"轮式装甲车,图为其步战型(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5 03:43:450000400米障碍跑比5公里还难?听听当兵的兄弟都怎么说
【军武次位面】作者:红色星空部队里流传着一句话“宁跑5公里,不跑400米”,其中400米就是知名度与5公里相当的400米障碍跑。400米障碍跑看起来距离短,实际上需要耗费巨大的体力,因此成为很多新兵口中的“魔鬼训练”。国际运动员的400米成绩基本在40秒左右,身体条件正常的普通人一分钟也能跑完,部队中400米障碍跑时间要求是两分半,那么这两分半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令大家叫苦不堪呢?诺哈网2023-06-12 13:38:470000中国军迷和俄罗斯精锐来了一场真刀真枪的对决,结果会怎样?
【军武次位面】作者:嘿瞄双头鹰行动终于来到了最高潮部分,中国军迷与俄国军迷的PK,到底谁会获胜?▲先猜一猜他们的表现如何由腾讯游戏《使命召唤OL》从游戏玩家中挑选出来的十几名中国队员不远万里抵达莫斯科某训练场,他们将会在这里进行为期数天的培训,然后和俄罗斯战斗民族来一场大比拼,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经历吧。▲顺利抵达莫斯科正在欢呼的队员们诺哈网2023-06-14 18:08:530000打响反攻日本第一枪,首次轰炸东京,功勋航母80年后重现世人眼前
【军武次位面】:FriedrichLau前不久,电影《大黄蜂》的上映在国内掀起了一场观影热潮。然而,随着太平洋上传来的一则报道,使得军事迷们开始将目光向另一个“大黄蜂”的身上聚集。在一月份的一次水底搜索中,一个勘探小组宣称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找到了二战期间的美军航母大黄蜂号(USSHornet)最终的沉没地及舰只的残骸。诺哈网2023-06-07 23:34: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