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输入病例最高!面对病毒,俄罗斯反应神速,为何还是失守?
【军武次位面】:杨树

俄罗斯战斗机引擎消毒都用上了,为什么还没防住?
近期,湖北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东北地区的防疫形势又陡然紧张了起来,4月13日全国新增89例,其中79例都是在黑龙江,只有8万人口的边境小城绥芬河压力山大,好在已经有了武汉的经验,迅速调集全国各地的医疗力量进行支援,局面能够得到控制。

▲绥芬河已施行交通管制
为什么远离湖北的黑龙江会新增这么多呢?因为这些病例都是从俄罗斯输入的……目前,俄罗斯已经成为我国输入病例最多的来源地,除了东北,上海也确诊了不少俄罗斯输入病例,这至少说明了一个情况——俄罗斯的疫情,已经处于爆发状态。
其实,回顾疫情的历程,俄罗斯曾经反应神速,早在1月30日就推出了关闭中俄边境口岸、停发签证的措施,2月又派出军机撤侨,远比不拿病毒当回事的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国更加硬朗,“俄范”十足。

效果如何呢?最初还是不错的。
当时新冠疫情的重灾区还是中国,一刀切下去,的确起到了马奇诺防线的作用。直到3月24日,俄罗斯仅有不到500个病例,而此时病毒已经在美国、西欧、南欧蔓延,相比之下,俄罗斯的疫情几乎都被忽略了,还被冠以“防控最成功国家”的光环。
然而,俄罗斯的疫情最终还是失控了。

▲无论哪国,一旦失控,疫情数据就是飙升
根据俄罗斯抗击新冠病毒中心的统计,4月13日,俄罗斯24小时内新增确诊病例2558例,增幅16.2%,到15日,又创下单日新增3388例的新高,累计24490例。有1250万人口的莫斯科累计确诊超过11500例,属于重灾区,目前莫斯科施行了电子通行证制度,颁布了居家令,军警已经开始上街盘查,控制人员流动。

▲一周前与普京零防护见面的医生
丹尼斯·普罗佐科已确诊,普大帝危险了
这可能还只是个开头,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发出警告,“有人说,似乎高峰已经到来。我可以肯定地告诉您,高峰还没有到来,我们正处于这一高峰的山脚下,甚至还不到中间。”
大量患者涌入医院,“莫斯科的医院正在极度紧急状态下运转”,甚至连救护车运送疑似患者都要排长队,有的甚至排了15个小时,另一座大城市圣彼得堡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

▲上喷气引擎消毒!然而这次俄式操作失效了
为什么早早做出有效反应,却还是沦陷了?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犯了二战法国那样觉得有马奇诺防线就万事大吉的错误——以为防住了正面,侧翼却被打透,最后措手不及。
俄罗斯病毒学家Sergey Alkhovsky在接受《科学》杂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的大部分确诊患者来自欧洲,虽然很早被迫切断了与中国的人员往来,但限制欧洲航班“太晚”,而“当时意大利和其他国家已经疫情暴发”。
直到病毒把意大利打趴,西班牙确诊达到8000的3月16日,俄罗斯才开始限制往来欧盟、瑞士的航班,但到欧洲各国首都的航班不在此列。
什么时候才开始限制所有航班呢?3月27日。根据俄旅游署公布的数据,3月中下旬共有16万俄罗斯人从43个国家返回俄罗斯,而且俄罗斯虽然禁止聚集性活动,但标准是5000人以上,5000以下不管……根据已知的疫情规律,要是不爆发才怪了。

▲军警戴口罩,普通人就是不戴……
另外,早期防疫的成功也使俄罗斯老百姓产生了麻痹思想,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病毒都在国外呢,咱这没事,形成了上紧下松的防疫局面——很多人不愿口罩,因为觉得不舒服;为了减低病毒的传播速度,俄罗斯从3月28日起全国放假9天,本意是让“居家”,没想到事与愿违,反倒有大量民众出游,放飞自我,结果纷纷中招。
不过,俄罗斯疫情严重,我们最关心的还是在俄同胞的安危。

▲防成这样,还是携带病毒,说明在俄已被感染
4月10日,俄航SU208班机由莫斯科飞抵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架客机上载客204人,主要为在俄的华商。13日,经过两轮检测,上海市政府宣布有60人确诊,鉴于几乎每个乘客都做了充分的防护,极可能在登机前就被感染。
俄罗斯的华商集中在柳布利诺和萨达沃市场,这两家位于莫斯科的市场可以说是整个俄罗斯乃至东欧最大的批发市场,两家市场合起来大概有一万名华商。受到疫情影响,他们的生意无法继续、没有收入、在俄无医保、只会简单俄语、就医不便,而且面临感染风险,华商们自然想回国,还有一部分是从其它国家经莫斯科中转回国。

在俄罗斯有多少华人呢?根据外交部的数据,在俄中国公民约接近10万,但具体数量并不确定,因为在俄华人主要从事商贸,部分是留学生,流动性很大,拥有长期居留身份的只有一万人左右。
所以,在俄华人基本可以用“俄漂”来形容,他们很难在俄罗斯扎根,也就不可能有唐人街出现。
华人最早出现在俄罗斯可以追溯到晚清,但那却是一段非常屈辱的历史。1860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北京条约》,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被割让——这片土地上的定居的中国人怎么办呢?

《北京条约》规定,当地居民可以原地居住生活,仍是大清国籍。于是,这一万多中国人,根本没有动,就莫名其妙的成了第一批俄国“华侨”。20多年后,俄国意图大力开辟远东地区,但欧洲部分的俄国人很少愿意移民到艰苦的东方,反倒是吸引了不少中国北方的穷苦农民,俄国也只能顺应形势,放开移民的口子。
吃苦耐劳的中国人给俄国远东地区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远东地区的华人华侨数量也激增到约10万人。然而,随着八国联军侵华和1911年的鼠疫大流行,俄国掀起了一股排华浪潮,华工华商被殴打驱赶,甚至惨遭杀害。

▲停泊在海参崴的“海容”号巡洋舰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军事护侨行动
在后来的俄国革命引发的内战中,在俄华人华侨再遭劫难,只有1918年北洋政府出兵海参崴护侨是一个亮点(因此中国还成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之一)。但此后在俄(苏)华人的命运仍然凄惨,到二战结束时,苏联远东地区几无华人存在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才有了与外国平等交往的基础,中苏关系密切的时期,中国派遣了留学生到苏联学习,但数量不多,随着中苏关系破裂,华人的面孔又几乎见不到了。

▲中国商人牟其中用500车皮轻工业品换回了4架图-154
华人再次出现俄罗斯,还得等到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与中国的民间经贸开始猛增,大量中国“倒爷”涌入俄罗斯,1993年一度达到75万人之多,他们将中国的丰富的轻工业产品带到了俄罗斯,又将俄罗斯的皮毛、工艺品、木材、钢铁、甚至是飞机换回到中国
除了商人这个主体,还有留学生(2万多人的规模)、游客、公务人员等性质的华人,他们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可以说,从九十年代开始,因为两国国力国势的逆转,中国人才真正有了在俄罗斯正常存在的可能。

▲莫斯科萨达沃市场有大量华人聚集,目前已被关闭
不过,尽管中俄关系良好,但俄罗斯传统上不是移民国家,在民族特性上仍然是比较排外的,民间对中国人多少有防范之心,华商也遭遇过“灰色清关”、敲诈勒索、货物被扣的窘境,好在这种情况在两国政府的努力下已经有所改观。

▲这个标语很有人情味
此次疫情来袭,在俄同胞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国外艰难度日,总没有在家好,拥有中国公民身份的同胞无论感染与否,选择回国都是他们理所当然的权力,我们应给予这些回家避难的同胞以应有的关怀和照料,绝不可给他们贴上“千里投毒”之类的标签——这样实在太没人性了。

其实,俄罗斯疫情的起伏,说明不是防住一个方向就能管用的,大家统一认识,一起行动,才能最后战胜病毒。疫情初起时,俄罗斯送来了大笔援助,现在俄罗斯疫情告急,中国又给予了人、物两方面的大力回援。
这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有的样子。
“世界最大飞机”安225被毁,能不能让中国造一架新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紫电▲电影《2012》里这架大飞机的原型就是安2252022年3月4日,对于全世界所有航空爱好者来说,无疑是黑暗的一天。随着俄乌战争局势的进展,位于基辅北郊的安东诺夫机场成为了俄乌两军争夺的要地。一座机场的得与失,或许没什么大不了,但这座机场不同:世界上最大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安-225“梦想”运输机正停靠于此。诺哈网2023-06-01 02:38:570000太意外!俄军无人机取得亮眼战果,还“击落”了乌克兰米格-29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目前,俄乌军事冲突已经爆发233天。最近几天,由于乌克兰天气转坏,传说中的秋雨季节正在到来,俄乌两军已经暂时停止了大规模军事行动,只有“瓦格纳”雇佣兵部队在阿特木斯克继续展开进攻。截止14日,阿特木斯克前线战况(图源:蜗牛柯基)诺哈网2023-05-29 08:33:140000有钱就是好,史上最强F15现身,美军自己都用不上专配中东土豪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首飞当日的首架F-15QA战斗机,该机为一种先进的双座双发四代改重型战斗机(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4 17:35:050000曾一夜急行军72公里,当今解放军的体能还能吊打美军吗?
【军武次位面】作者:黑喵现代解放军士兵的体力还足够强悍吗?与美军比如何?去年7月份德国国防军进行6公里的常规徒步行军训练,但刚刚行军3公里就有四名士兵突然失去意识昏倒,其中一人被送至医院后死亡。现在士兵体力已经变的很差吗?▲联邦废宅有句老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中国军队自建军以来一直都很注重士兵体能的训练,从那时起我军就有了“铁脚板”的称呼。▲飞夺泸定桥中,红四团徒步一昼夜诺哈网2023-06-13 05:08:410000俄罗斯空降兵喜获坦克级火力,125毫米火炮竟能塞进飞机空投
【军武次位面】:C·C▲2S25M1空降自行反坦克炮(图片来源于:网络)近日,俄罗斯空降部队指挥官安德烈·谢尔久科夫上校向相关媒体透露,由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工厂为俄空降部队生产的2S25M1(又名"章鱼"SDM1)空降自行反坦克炮即将于今年12月份开始进行验收试验。▲涉水上岸的2S25M1空降自行反坦克炮(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10 13:08: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