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竟有214万人吸毒?为何他们被称为“活在马赛克后的警察”

向缉毒警察致敬
毒品的起源曾经也是治病救人的良药,但如今却像是一颗难以治愈的恶性肿瘤,成为人类社会难以根除的顽疾。
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毒品更是留下了一道道永不淡化的伤疤,也只有中国明确地将这些极易成瘾的所谓“药物”称为“毒”。以至于在一些国家甚至推行毒品合法化的当今,中国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禁毒力度最大的国家。

▲中国的禁毒力度可以说是世界第一
中国的禁毒力度到底有多大?
2007年9月12日凌晨,英国人akmal shaikh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入境时,被边检人员在其行李箱夹层中发现了4030克的海洛因。尽管英国驻华大使馆、领事馆多次出面交涉,甚至时任英国首相布朗也为此求情,akmal shaikh依然被按照中国法律判处死刑。

▲在中国贩毒只有死路一条
无独有偶,2003年12月,日本毒贩森胜男因走私1250克冰毒被缉毒警抓获,2004年便被沈阳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不论日本媒体如何以“司法差异”为题大肆渲染也无法改变中国对毒品的零容忍态度,即便是时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谈及此事时也只能表达:“十分遗憾”。
对于可能引发外交纠纷的案件,我国都从未有所容忍,只要毒贩踏入中国,不论其肤色、国籍最终都将被绳之以法,而构筑起这堵禁毒高墙的,是无数缉毒警的汗水、鲜血乃至即便倒下仍不屈的身躯。

▲去年被判死刑的加拿大籍毒贩
中国禁毒手段之严厉、中国人民对毒品之深恶痛绝,皆始于1840年的广州虎门,237万余斤荼毒国人的鸦片,在石灰倒入盐池之时溶解并最终归于海洋,但接踵而至的是英国人的47艘舰船陈兵珠江口,以及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割地赔款的城下之约——《南京条约》。
“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中国的近代史始于禁毒,中国的屈辱史也启于禁毒,鸦片将东亚病夫的耻辱冠于中华民族的头上,而后又经百余年泣血化作一部尤为惨烈的民族禁毒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
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为稳固统治、防止白银外流而大举禁烟,却因触及西方列强利益而遭炮轰国门;民国初期,为改变国民体质颓势再次大力推行禁烟,但即便颁布禁烟军令仍收效甚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则再次打断了禁烟运动的推行。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禁烟斗争才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1952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仅三年后,我国正式宣布成为“无毒国”,荼毒中华大地百余年的鸦片才总算在大范围内禁绝,“东亚病夫”的帽子也被一脚踢掉。

▲没有人再能称中国人是东亚病夫
但毒品的种类远非鸦片这一种可以概括,高额的利润致使不断有新型人工合成毒品大肆流行,而新中国又毗邻世界三大毒品源头其二。一为东南亚地区由泰国、缅甸、老挝三国边境地区形成的“金三角”地区;二为形似新月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交界地,俗称“金新月”地区。而拥有全世界约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自然成为这两大毒源的首要销售目标,新中国也因此再次面临极为严峻的禁毒压力。

▲世界三大毒源之一——金三角
冰毒、海洛因、摇头丸、K粉无一不让毒贩们赚得盆满钵满,但又无一不让多少原本美满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在中央电视台一部长达300分钟的禁毒纪录片《中华之剑》中,有一位名叫张福娟的女性,曾是一个在上世纪80年代便拥有十几万存款的成功女性,穿着周边人无力购买的一线时装。
但自从染上毒瘾之后,不仅家财散尽,她看着身边同样吸毒的朋友一个个死去,而自己也已然堕入地狱,血管硬化、身上布满黑斑,就连骨头都已经变黑。

▲曾经的成功女性现在的吸毒者
那时的张福娟同意摄制组拍摄下自己毒瘾发作的样子,以期能够警醒世人,她流下的泪里满满都是后悔,但仅仅几年之后,张福娟被发现在缅甸给自己三岁半的女儿喂着混有毒品的糖水,一旁的丈夫也在用针管为自己注射着毒品。

▲我们很难想象这个小女孩的未来
我相信她面对摄制组时的眼泪是真诚的,但对于那三岁半的女童而言,这样一位母亲是多么可怕的一个魔鬼,毒品摧毁的不仅是她原本富裕的家庭,也同样摧毁了她曾渴望善良的内心。
而这般血淋淋的例子,在我国的西南边境还只是冰山一角。
也正因如此,缉毒警察肩上所担负的责任也尤为之重,所面临的危险也远高于普通警察。据统计,在公安系统中,每年牺牲的缉毒警察是普通干警的4.9倍,负伤概率是普通干警的10倍,平均寿命更是只有41岁,在2016年一年中便有362名缉毒警因公牺牲,说是天天有流血、有牺牲都毫不为过。

▲真实缉毒一线
为了缉毒,他们练就了异常敏锐的观察力,轮胎里、油箱内、人体中、看似实心的木质家具、一口平平无奇的炒锅的手柄内,都有可能是毒贩们运毒时的藏匿方式。
为了执行抓捕任务,缉毒警察们每每都需要与狡猾奸诈的毒贩们斗智斗勇,化装侦察、潜伏待命,在满是蚊虫的边境丛林中翻山夜行数公里前往埋伏地点,不乘车、不开手电,只怕暴露行迹引起毒贩的警觉而致使任务失败。

▲真毒贩藏匿毒品的方式五花八门
由于工作任务的特殊性,不少缉毒警察都需要隐姓埋名,即便是牺牲之后也不能公开他们的容貌,甚至不允许被公开祭拜,当宣传他们的英雄事迹时,能提供的配图也只有一张背向镜头的敬礼照,因此缉毒警也经常被称为“活在马赛克后的警种”。
甚至为了防止毒贩恶意报复,有时他们的家人也不得不远离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去到一个完全陌生但是安全的地方居住。缉毒工作不仅对缉毒警是一场责任的担当和生死的考验,对警属更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万般苦楚。

时至今日,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其实会感觉毒品离我们还有些遥远,而正是因为有无数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缉毒警为我们筑起了保护墙,如果只是看我的文字描述,体会恐怕还不够深刻。恰好在今天,电影《幽灵毒枭》正式上线开播,大家有机会直面缉毒警察和毒贩之间的激烈交锋。

▲精彩的打斗画面
今天电影一上线我就看完了,让我第一时间感受最强烈的就是精彩的打戏。《幽灵毒枭》的导演魏玉海不简单,4岁习武,15岁被选入深圳武术队,2007年又被选入洪家班,担任了很多部大片的动作指导,《幽灵毒枭》的打戏自然不会差。
电影遍布紧张刺激的枪战,缉毒警察装备精良,室内CQB动作相当专业。而毒贩这边也不甘示弱,AK47突击步枪、M1911手枪等经典武器在手。而且片中毒贩的制毒工厂都是主创团队一比一搭建,制毒实验室也是真实还原,据说负责搭建制毒实验室场景的工作人员跑去找导演说:“导演,赶紧拍吧,不然我怕我被抓进去了!”



▲真实还原制毒工厂
电影的剧情设计也令我耳目一新,毒贩头目一改以往人们印象中凶神恶煞的形象,而是变成了一家茶餐厅的面容姣好的林姓女老板。更加精妙的是,这位林姓女老板还有一个长相一样,而在外界认知中早已死亡的双胞胎妹妹,两姐妹一道成立了贩毒集团——幽灵组织。
可姐妹俩除了长相一样,其他方面大不相同。姐姐是名牌大学化学专业优秀毕业生,行事十分谨慎,却在一次实验中不慎伤到眼睛,变成一个盲女。而妹妹从小混迹在社会帮派中,过惯了打打杀杀的日子,练得一身好身手,性格又大大咧咧。

▲著名演员甘露挑战一人分饰两角
两姐妹互相配合,共用姐姐的身份和警察大玩障眼法,制造各种不在场证明。而同时两姐妹对于贩毒集团未来的走向又各自心怀鬼胎,姐姐想洗清证据,干最后一票走人,而妹妹却想继续把贩毒生意做下去...

警方也不甘示弱,安排在毒贩中的卧底竟然是一名打过黑拳,而神经如钢丝一般坚强的女缉毒警察。
然而警方的对手并不止幽灵组织,来自境外声名狼藉而又威风一时的大毒枭巴青也在暗中蛰伏,等待合适的机会入境取走幽灵组织的最后一批毒品,巴青早已是警方的眼中钉肉中刺。

▲卧底直面境外毒枭
整个案情扑朔迷离纷乱如麻,警方怎么才能看清两姐妹的迷魂阵?卧底女警究竟能不能完成任务全身而退?怎么才能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将境内外贩毒分子一网打尽?
现在,电影《幽灵毒枭》已经上映,前往腾讯视频搜索“幽灵毒枭”即可观看,缉毒大战,究竟鹿死谁手?
土耳其新型模块化步战车,可选装105mm火炮,机动防护性俱佳!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在5月17-19日于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FEINDEF国际防务及安全展会上,来自土耳其的陆地装备制造商奥托卡公司向公众展示了其最新研制的TULPAR步兵战车。作为土耳其最大的私营国防公司,据公司总经理SerdarGörgüç的表述,该公司始终致力于向全球推广其研制的各类国防产品,同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针对性改进。诺哈网2023-05-26 02:52:350000印度成功试射布拉莫斯后乐疯了,殊不知只是俄罗斯给的猴版货
【军武次位面】作者:红色星空“布拉莫斯这一飞行速度最快的超音速巡航导弹今日再度载入史册:11月22日,苏-30MKI多用途战斗机成功试射布拉莫斯,命中位于孟加拉湾的水上目标。”印度国防部于11月22日发布的公告如是说。此消息预示着印度的布拉莫斯导弹空射型已经试射成功,虽然对中美俄来说司空见惯,但这次成功试射对印度来说的确意义非凡,对布拉莫斯导弹与苏30MKI来说都意义非凡。诺哈网2023-06-14 18:40:070000“山东舰”最新照片曝光!网友热议,歼-15D电子战机上舰实锤了?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近日,有在大连旅游的军迷,拍到了中国海军“山东”号航空母舰完成维护,解缆离港的照片。从照片中看,“山东”号航母全舰似乎被涂装一新,飞行甲板的部分标线和信号装置进行了重配。山东舰离港(图源:微博@梁无咎)诺哈网2023-05-31 23:25:270000台海演训!解放军抵近台湾岛仅10余海里处,花莲火电厂清晰可见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根据东部战区官方微博消息,8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按预定计划,继续在台湾本岛周边海空展开实战化联合行动,检验战区部队联合作战能力,其中:东部战区海军组织10余艘舰艇在台湾本岛周边海域,展开联合封控,组织昼夜模拟对陆攻击和联合攻防、反潜演练等,多艘护卫舰、导弹艇和岸导火力对重要海上目标实施火力追瞄,展开模拟突击;诺哈网2023-05-31 22:18:560000敦刻尔克预计撤走5万人,实际撤走30万,英国是怎样创造奇迹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FredrichLau(接上文)四.希特勒的“仁慈之举”催生扩大版“发电机计划”,英国倾全国之力展开生死大营救诺哈网2023-06-15 22:10: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