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疯狂抢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风”的影响力一年不如一年?
支撑国风崛起,一个《唐宫夜宴》还不够
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的时候,大概也没想到,一种名为“韩国起源论”的全新学说百年后会在东亚诸国内异军突起,向其地位发起冲击。
“人类的祖先并非是猴子而是韩国人,而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乃至世界文化正统皆起源自朝鲜半岛......”
搁在平时,这种匪夷所思的理论,大家笑一笑也就得了。
但韩国人可能有点当真了,为了证明韩国文化源远流长,一手开启了万物皆源于韩国的时代。当国内底蕴不够,怎么办?只能从国外抢或者自己创造。
隔壁有着几千年历史、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中国,自然成了韩国的“借鉴”对象。端午节、农历春节、灯会到最近的中韩泡菜之争,韩国都要抢过来变成自己的传统文化。
前段时间,一位中国漫画创作者在网上发布了一组漫画,并附上了“古风混搭”四个中文大字,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漫画创作者的推文
漫画中角色服饰借鉴了明朝时代的穿搭风格,以及一些国内汉服文化活动展品,从中创作出来的漫画。
结果却大量韩国网友的声讨,说中国作者抄袭了韩国古装,漫画中的人物穿着的是朝鲜服饰。
▲韩国网友:这才是中国古装
但事实是,朝鲜皇帝的衣服都是当时中国大明天子赏赐的,称作大明“赐服”,后来韩国服饰借鉴了明朝服饰的诸多特色,也就是说,韩服起源自汉服!
▲韩国影视剧里的国王形象
明明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却被韩国公然“偷走”,不禁让人疑问,难道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力真就到了国外无人知晓的地步?
在以前,还不是这样的。
我们常说,“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文字作为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重要性可见一般。
早在3000年前的商朝时期,中国就有了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随后经历千年的发展,演化出了隶书、楷书、宋书、行书等等。
而东亚文化圈诸国,早先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于是,长期作为中国藩属国的韩国和长期向中国看齐的日本,不约而同地学习起了汉字。
汉字刚传入日韩时,只有贵族、官员才会使用,普通平民仍然只能用口语交流,谁会写汉字、能作汉诗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前韩国总统李承晚、朴正熙
都会写正儿八经的中文毛笔字
直到近代,韩国开始推行韩语,进行“去汉字”运动,结果却由于汉字根深蒂固的影响,导致韩国推行的韩语存在很多表达不清的地方。
于是,韩国人就改变了下思路,想直接宣称汉字是由其祖先东夷族发明,甚至计划将汉字申遗。然后,就被联合国多次警告,如再将他国文化申遗将被取消申遗资格。
不仅中国汉字名扬海外,就连中国的绘画、音乐也是如此。
从三国时期开始,朝鲜绘画就开始受到了中国绘画的影响,通过借鉴中国主流画家技法,出现了一批擅长山水画,以及擅长画梅、兰、菊、竹等的画家,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乃至于外行根本无法分辨朝鲜山水画和中国山水画的区别,哪个才是真正的国风?
▲左为唐寅(唐伯虎)的《看泉听风图》,
右为朝鲜李朝画家姜希颜的山水画
而唐朝时期,日本的绘画风格也多受中国影响。
▲唐开元末,
陕西西安南里王村韦氏墓壁画六扇屏
▲日本鸟毛立女屏风六扇画
除了在视觉语言上对中国进行像素级借鉴之外,在代表听觉语言上的音乐上,中国对东亚诸国的影响也是十分突出。
唐朝中日交流时期,就有包括尺八、鼓、筝等大量中国传统乐器流入日本,日本更是雇佣了唐乐师来日本本土教授唐乐,掀起风尚。
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至今还保存着我国唐代传过去的八支唐式尺八。
可惜的是,南宋以后尺八在中国就逐渐没落,已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失传,如今已成为了日本的演奏乐器。
▲中国传统乐器--尺八
不仅仅是尺八,众所周知,“三国”和“孙悟空”作为中国四大名著里的两大关键词,是历史和神话故事的象征。
但是真正让绝大部分外国人认识这两词,并非中国的《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而是日本一家游戏公司和一本名为《龙珠》的漫画。
还没有开始对外进行输出,中国文化的部分高地就已经被别人占领。
而相反的,外国对中国文化输出却是有目共睹。
从韩国的小鲜肉,到日本的二次元,再到美国迪士尼、好莱坞,我们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已经充斥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当然,并非是说我们要抵制外国文化,而是说,我们要反思为什么外国文化到了今天能大行其道。
其中一点尤为重要,就是国民本身要重视、保护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如果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汉服是起源自中国还是韩国,怎么能奢求韩国人明白呢?
如果中国人自己的毛笔字都没有外国人写得好看,弘扬中国文化又从何谈起?
这一点,日本值得我们学习。
日本十分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尤其是传统节日,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里,总会在街道欣赏到隆重的花车巡游。
在围观群众的欢呼声中,在抬花车的伙计吆喝中,节日的气氛烘托的恰当好处。
▲日本花车游行,庆祝节日
日本的游戏和漫画,更是将日本刀、水手服、武士、忍者等传统传播到了全世界,成为了日本在世界各国的名片。
▲著名电影《杀死比尔》的一幕
导演昆丁特别喜欢日本刀和李小龙
值得欣慰的是,近几年来,“国风”文化正在年轻群体中逐渐崛起。
这一代95后、00后们,甚至都开始穿汉服,学汉礼,作古画。
▲中国湿地博物馆汉服文化展览
以前在中国地铁、公园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cos动漫角色的朋友们,如今,那些穿汉服的小伙伴也逐渐多了起来。
▲镜头拍下的有趣一幕,
司机也太会了
在这样一个个小片段里,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再只是纸面上的单薄色彩,鲜活了起来。
去年春晚黑马,河南台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更是将一群“唐朝胖妞儿”搬上了舞台,火遍全网,在口碑上更是吊打一众其他春晚。
▲《唐宫夜宴》节目
这支舞蹈节目,运用了5G AR的现代技术,让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捣练图、备骑出行图等一众国家级文物宝藏,传送时空,在舞台上一一呈现。
在妆容、服饰都贴合唐朝独特风尚的舞蹈演员的曼妙舞姿中,在国风音乐搭配下,国宝、国风、国潮融为一体,在舞台上盛放。
▲都是国宝啊!
看到这个节目的观众,谁又能想到其灵感来源,是博物馆里的玻璃罩里那些平日看起来枯燥平凡的绘彩陶乐舞俑。
▲博物馆里的绘彩陶乐舞俑。
事实证明,国风不是土玩意,不比日本动漫、美国大片差,只要主创搞出创意、搞出亮点,中国网友就一定会大力支持。
而《唐宫夜宴》也只是国风崛起大潮里的一朵小浪花。
近年来,中国的文娱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口碑爆炸的国风作品,比如《雾山五行》《哪吒》等。
▲历经千年的中国敦煌壁画“飞天”
尤其是《雾山五行》,这部剧情取材于《山海经》志怪传说的国风动漫,浓郁的国画意蕴仿佛要跳出屏幕,直冲观众脸上扑来。
▲《雾山五行》里的山水画面
其中,部分影视剧作品更是走出海外,在东南亚走红的中国古装影视剧作品《琅琊榜》《长安十二时辰》。
▲国外网友看过《琅琊榜》评价,
以前只看韩国电视剧,现在也会常看中国电视剧了
▲《长安十二时辰》复原了唐朝的建筑、服饰
而风靡日本的中国硬派武侠漫画《镖人》,更是3次登上日本央视NHK,被盛赞为“世界级的中国漫画精品”,就连《蜡笔小新》前主编看一眼后,就决定来中国帮忙推广。
而在游戏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口碑不俗的国风游戏,《天地劫:幽城再临》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款国风奇幻武侠RPG手游,《天地劫:幽城再临》采用了中国经典文化背景:
女娲开天,
蚩尤御地,
罗睺藏幽,
妖魔群起的乱世,
一群天命之人踏上探寻真相之旅。
在扎实的游戏剧情基础之上,再搭配主机级画质以及国风浓郁的立绘,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观看一部动漫电影般酣畅淋漓的感觉。
在音乐配音、服饰、乃至建筑方面,更是使用了大量中国传统音乐元素。
比如主角随身携带的乐器就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尺八,为了更好地呈现游戏内的尺八要素,更是请来了演奏家,专门谱写了尺八原创曲,试图还原中国这门失传乐器的精华。
同时,在角色外观、皮肤设计时,借鉴了中国戏剧文化的诸多特色元素。
▲虎头娃娃和凤冠
除了在视觉、听觉艺术方面坚持国风打造之外,在战斗部分,游戏主创们也是花足了心思。
大刀、短剑、弓箭等中国大量传统冷兵器的运用,凸显的是一招一式之间的短兵相接、拳拳到肉、酣畅无比的打击感。
不同于以往RPG回合制玩法,《天地劫:幽城再临》采用经典战棋的玩法,强调策略与智慧。
而属性克制与天赋克制,更是极大提高了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保证了玩家对阵容多样性的需求。
在战斗时,还要考虑己方英雄的天赋特性,巧妙运用连击、 援护、追击等战术,才能以少胜多,持弱胜强。
总的来看,这绝对是近年来不可多得国风武侠手游上乘之作!
《天地劫:幽城再临》现已开放公测,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了!
英军纯正的“传家宝”,这件装备从二战北非用到如今的阿富汗
▲二战北非战场英军装束和武器(图:战地2Mod《失落的希望2》)搁二百年前,纵观世界只有英国军队会拿着放大镜在地图上边找边问:普天之下,焉有我大英未征之地乎?▲曾经征战四方的英国军队诺哈网2023-06-05 23:35:010000中国075型“两攻”2号舰下水,对中国海军来说这只是开始!
据澎湃新闻报道,今天下午13:30左右,伴随着悠长的汽笛与缓缓开启的船坞大门,中国海军075型两栖攻击舰2号舰,在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中国船舶工业沪东中华造船集团船坞完成下水工作。正如咱们在上个月月初预测的那样,075型两栖攻击舰的二号舰真的来了。画面来自澎湃新闻诺哈网2023-06-04 15:09: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