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镇嵩军创始人,为了生存依靠各地大军阀,被称为第二个石友三
镇嵩军是民国军阀刘镇华统率的一支武装,因驻地靠近嵩县,故名镇嵩军。这支军顶峰时期兵力人数达到10万,但是,他们战斗力比较弱,里面的成员大多都是刀客,土匪,红枪会,民兵组建起来的。肯定不能与直系,皖系,晋系,奉系等各地大军阀相比。
虽然,刘镇华的镇嵩军实力不是很强,但这支军却存活了20年。在这20年时间里没有被消灭,吞并确实很难的。其实更主要原因与它领导人刘镇华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他是如何在各地大军阀之间左右逢源,又为何被称为第二个石友三!

刘镇华,河南巩义市人,他本人是秀才出身,由于当时哪个混乱的年代,秀才并不是很吃香。因此他考入保定北洋优级师范学堂,从戎了。要知道百无一用是书生,在乱世,书生并没有什么价值?除非你有安邦定国之策。
不过刘镇华也看出当前形势,觉得清廷早晚都要完蛋。于是他加入同盟会,开始在豫西一带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最终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刘镇华觉得时机到了,在嵩县羊山,拉起了一支武装力量,参加反清斗争,这就是被后人誉为镇嵩军。这支武装也是刘镇华发迹的资本。
在武昌起义成功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此时的清廷也成为傀儡,实际上掌权人就是袁世凯。后来袁世凯在南北议和时,谋取清廷的江山,皇帝退位。改国号为中华民国,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作为民国首任大总统的袁世凯,之前跟着他小站练兵的那些将领,个个都封为省会督军或者是陆军总长。
而在豫西混了多年的刘镇华也受到袁世凯的封赏,成为豫西观察使及豫西剿匪总司令,就这样,刘镇华在豫西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从此,开始了他的军阀生涯。

由于刘镇华的镇嵩军大多都是土匪出身,军纪较差,战斗力不用说了。这些人等有了自己的地盘也干了不少坏事,当地百姓对他们可以说是恨之入骨。但是没办法,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谁手上有枪,谁说了算?加上刘镇华被袁世凯也十分忠心。在二次革命爆发后,黄兴派人联络刘镇华反袁世凯。但是刘镇华不但没有答应,还扣押了信使,把他交给袁世凯,老袁很高兴,赏大洋10万元,并且被袁世凯授予陆军中将。
不过后来在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时代。但是刘镇华会审时度势,左右逢源。他见谁是当时最强的,就依靠谁。他本人与镇嵩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活了下来。为了生存依靠各地大军阀,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谁强势,谁强大,谁实力最强。刘镇华的镇嵩军就依靠谁投降谁?因此,世人也把他成为第二个石友三。

在大军阀中夹生存的刘镇华,在袁世凯死后,就投降了段祺瑞、然而在直皖大战后,直系得势,刘镇华又转投了直系军阀麾下。然而在二次直奉大战时,直系吴佩孚最终失败,刘镇华又转投了冯玉祥。然而刘镇华最后的归宿是投靠了蒋介石。
1928年二次北伐结束后,刘镇华的镇嵩军改投蒋介石,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一路军,所辖两军压缩为两师,归阎锡山节制。镇嵩军番号就怎么取消。
不过在1936年10月,刘镇华突发病状,从此神经上有点失常,从此脱离政治舞台。在抗日战争时期,刘镇华居住陕西城固养病。1949年,刘镇华去台湾。1955年11月18日在台北家中病逝。
第四野战军,下辖四个兵团,为何只有第12兵团司令员是大将军衔
第四野战军的前身就是东北野战军,在取得辽沈战役胜利后,我党为了方便指挥。特意将全军进行了改编,而东北野战军被改编成第四野战军,司令员还是林总,政委罗荣桓,第二政委邓子恢,参谋长萧克。与此同时第四野战军还有司令部,后勤部,政治部。同时下辖四个兵团,每一个兵团三个军,共计12个军。外加特种兵司令部,如战车师,炮兵师,工兵指挥所,炮高射炮指挥所,骑兵师,运输部等部门,都是属于第四野战军编制。诺哈网2023-06-01 02:22:320000邓华任15兵团司令员的时候,是谁接替他的位置,成为44军军长
1948年11月,原东北野战军改编成第四野战军,之前下辖的12个纵队,按照数字顺序排列。就比如第一纵队改称第38军,以此类推,到了第12纵队,部队番号应该就是第49军。新成立的第四野战军,由于我军总部督促快速入关作战,暂时下属的12个主力部队,只编成了两个兵团,其余部队还没来得及调整,就匆匆入关,投入平津战役。诺哈网2023-05-27 17:48:540000林总麾下12位战将,除这六位是上将军衔,还有谁也够资格授上将
诺哈网2023-05-29 15:56:020000这位国军上将,边打仗边做买卖,最后成为民国时期的湖北首富
在国军将领中,也有专业的军事人才,也有打酱油的,同时还有不务正业的,就比如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徐源泉。他就属于一种不务正业的国军上将,军人只是他的兼职,实际上他是一位商人,作为一边打仗一边做买卖的徐源泉,是怎样一个人?为何又能成为国军上将?诺哈网2023-06-02 01:40:400000传奇将军李聚奎,红军时期的骁勇悍将,解放时期的后勤专家
诺哈网2023-05-31 22:21:470000